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2
1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张文阁、刘兴林、张冰华、李玉亮徐洪昌、张冀华、张颂华摘要急性流行性传染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本发明是在历代前贤得失的基础上,历经四代人参与,七十余年探索凝聚而成。主旨即是控制高热,护住脏腑,清泻内毒。具体的做法是,用“扶正平瘟液”使患者的高热迅速降至38℃并予以维持三天左右,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以三个膏贴护住肺脏、心脏、肾脏及多处要穴,不使邪毒在脏腑间传变;再以“五枝石膏汤”分期清泻内毒。这一方法可迅速控制病情,使患者逐步康复。在康复过程中,会自然使机体增强并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本发明功效迅疾,多数症状如高热、咳喘、胀满、疼痛、血压不稳等皆可立止或缓解,超过了一般注射剂药物,表明了中医药不是慢郎中!即使遇到世界末日式疫情,也可使其降至普通感冒的防治水平。每年因高热而致的千百万聋哑儿、痴呆儿、神经损伤所致的残疾人,也不会再发生。我们牢记祖训:“大疫来袭,万人发病,不可以猎奇。避用生僻稀缺贵重药材,要以简便方法治之”。本发明虽然用药繁多,但皆为普通药材。主药四海皆有,可随手摭拾,即使遇到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流行时,全球10亿人同时发病,也可从容应对。本发明简便廉验,可大幅度降低人类死亡和社会综合防治费用,也避免了如以往之社会纷扰崩溃。关键词急性流性传染病中医药防治2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是人类的大敌,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繁衍生息。古人有一种说法,称五年一小疫,十年一中疫,三十年一大疫,百年一特大疫。回看人类的发展史,基本符合这一规律。数十年来传染病频发,距1918年西班牙流感大暴发,已近百年周期。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家对世界末日的预测,无一不包含超级病毒、超级细菌对人类的袭击。战争狂人,科学流氓,实验室不慎,这些超级病毒,超级细菌,都会成为毁灭人类的利器。为了中华民族长远的繁衍昌盛,阔步走向美丽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设法应对。探索出一种简便廉验的防治方法,以保证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永久的强大繁荣。一、祸害人类无与比俦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急性流行性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中国历史上称为“瘟疫”、“疫疠”。祸害人类之惨烈,翻开历史,任何天灾人祸无与比俦。东汉末年,王粲之“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曹植之“家家有僵尸之痛,户户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说疫气》);《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家族三百余人死亡“十之七”;吴又可《温疫论》诞生的时代,《崇祯实录》记载,“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至于“疫疠一过,十室九空,村镇为墟”,历史上类似记载,比比皆是。二十世纪以来的百余年间,科学虽已发展,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仅西欧北美,死亡即达5000多万人,超过了一战死亡人数的总和。有文称加上亚非南美死亡人数过亿。1957年3的“亚洲流感”,死亡达200多万人;1968年的“香港流感”,死亡达100多万人;2000年的“英国流感”,仅卫生条件优越的英国,即死亡2.2万人。以至记忆犹新,令人刻骨铭心的SARS,相继出现的2007年的H5N1型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常见的H3N2、H2N2型流感,毒性更大的H7N9、H10N8型流感,中东呼吸综合症(MERS)、登革热病毒、马尔堡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最近引起全球关注的埃博拉病毒,其死亡率、死亡人数皆已远超SARS,有科学家担忧,倘若病毒基因突变,如SARS般能空气传播,其后果不堪设想。而引发这一证候群的病毒又频于变异,在我国历史上,有两个明显而又著名的事例。宋代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记载苏东坡在黄州时(1080-1084年),蜀人巢谷有一“聖散子”方,“凡伤寒不问证候如何,一以是治之,无不愈。子瞻奇之,为作序”。“天下以子瞻文章而信其言,宣和后(1119-1125年),此药盛行于京师,太学诸生信之尤笃,杀人无数”。“用药一失其度,则立死者皆是”,“今医者悟,始废不用”。另一是清代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记,明末之张景岳、吴又可,都是在当时的瘟疫治疗中有所创新和做出重大贡献的大医家,可是到了“乾隆癸丑(1793年)春夏间,京中多疫。以张景岳法治之,十死八九,以吴又可法治之,亦不甚验”。这时有常州桐溪人余霖,“以重剂石膏治冯鸿胪星实之姬,人见者骇异,然呼吸将绝,应手辄痊,活人无算”。其石膏用量“有一剂至八两,一4人服四斤者,虽刘守真之《原病式》,张子和之《儒门事亲》,专用寒凉,亦未敢至是,实自古所未闻矣”;而在余霖所著的《疫疹一得》一书中,有病例用石膏过六斤者,这是我国医药史上,根据病情灵活辨证的光辉范例。也是我国医药史上,面对病毒变异后的病症现实,灵活应对的光辉范例。二、中华民族在与疫疾斗争中繁衍昌盛人类有史以来,所有死亡万人以上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感染者无一不从高热开始,属中医温病范畴。自《黄帝素问》,华佗《中藏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千金方》,皆有所论述;宋代朱肱《活人书》,庞安时《伤寒总病论》;元代张从正《儒门事亲》,朱震亨《丹溪心法》;明代陶华《全生集》,李梴《医学入门》,赵献可《医贯》,张介宾《景岳全书》,陈士铎《石室秘录》,吴又可《瘟疫论》;清代余霖《疫疹一得》,叶天士《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皆有独到的见解和发明,在临床中也做出了重大贡献。198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热病协作组,主持修订了《外感高热疹疗规范》,以卫气营血为基础,参考六经辨证,体现了中医特色。此外,以山本岩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对外感高热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前人认为此病的病机:“伤于寒,则为病热”(《素问·热论》)。其患者每伴有高烧,病因为“寒甚则为热也”(《素问·水热穴论》)。经历代医家探索,清代叶天士认为:“温邪上受,5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指出“上焦(心、肺)病不治则传中焦脾与胃”,“中焦病不治则传下焦肝与肾”(《温病条辨》),治则不能等到“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应“知邪之所在,早拔去根”(吴又可《瘟疫论》),不要等到患者发展到高热神昏,邪毒传变于多个脏腑,再倾力诊治。那时纵然“热病已愈”,也会“时有所遗”,留下一些后遗症。生不如死的SARS后遗症患者可为镜鉴。我们必须及早“视其虚实,调其逆从”,不能放松治疗和生活不节,方能“可使必已矣”(《素问·热论》),历代医家跨过艰难曲折,一心赴救,在不断探索中前进,使我国人口稳居上升趋势。有史以来,一直是人口第一大国,彰显了中医药防疫抗疫优势。三、承前启后,走自己简便廉验的防治道路急性流行性传染病虽然证型纷繁,但正虚邪实是其基本特征。本发明即是控制高热,从多角度强力保护五脏六腑,不使邪毒传变,更以强大医药阵容,对邪毒进行全方位多靶点攻击,或提而出之,或消而散之,使人类机体在和邪毒作斗争中,壮大,雄起,使人类的每个人体都成为一个制药厂,筑成真正的卫生长城,这才是人类真正的伟大的“卫生事业”。在防治急性流行性传染病方面,我们必须走自己的道路。习近平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话令人振聋发瞆,“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6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新药研发方面,我们虽然明显落后于西方,但我们“不能总是指望依赖他人的科技成果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我们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百年来的实践证明,西方以杀灭病毒病菌为要的道路并不可完全可取。我们根据历代医家在瘟疫防治道路上的得失,发扬其长处,避免其缺陷,吸取了1942年山东中部大疫时,山东著名中医张敬忠先生内外同治的做法。当时他以加味太乙膏护住心、肺,在村头,十字街口用大锅熬五枝(松、柏、桃、柳、槐)石膏汤,供人分服,再根据重症患者病情,予以方剂,活人甚众。甚至在其行医范围,形成了少见的“太平景象”,与重疫区形成了鲜明对比。我随侍张敬忠先生多年,是我族祖父,他经常反复告诫,“先人有嘱,大疫来袭,万人发病,不可以猎奇。避用生僻稀缺贵重药材,要以简便方法治之”。2003年2月SARS初起,我们就密切关注,3月底,就将我们的看法和方案发到了国家中医药局网站,随着病情的扩大和明晰,很快完成了《非典型肺炎之中医外治》一文。在4月23日,国务院非典防治指挥部成立当日,即将此万字长文发去,并当日在指挥部网站发出,后该文编入国务院非典防治文集及多部文集。SARS过后,我们深刻认识到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治,首要解决的是高热控制问题。高热是疫疾在脏腑间传变的动力和锁7钥,必须削弱这一动力和关闭这一锁钥。在退热过程中,不伤及营卫气血及脏腑,只有外部给药。心、肺虽同属上焦,肺主气,心主血,功能秉性各异,治则须不同方剂。中焦主化,下焦主出,皆涉秽浊。邪毒一旦传变于中焦、下焦,而为滞留,则伤及各脏腑而危害全身。组方原则必须以沉雄大力之破瘀行滞之药,斩关拔隘,另以多方位功能药材辅之,扫荡邪毒,散之消之。具体做法即是用三个硬膏剂保护住与人体脏腑关联的要穴,不使其相互传变。这些综合措施等于将入侵的邪毒断其爪而碎其齿。之后补虚强中,使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将其逐步消灭之。此类疫疾初发,则骤如风雨,在以外治控制不使高热危害人体的同时,必须以内服汤剂清泻内热。古人言,汤者,荡也,可快速对体内邪毒攻之荡之,消之散之。与大疫邪毒作战,万勿存侥倖之心。必须以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统率具压倒优势,心存必胜的医药大军,为拯民于倒悬,疫毒不灭,冲锋不止,方能获得彻底胜利!四、方法内容本方法组成内容如下:1、预防和治疗外感高热的方剂,产品名为“扶正平瘟液”为外用水剂,专利号:201410191599.1。其方剂包括益气通经,扶正固脱类药物;回阳救逆,引火归原,温经散寒类药物;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类药物;解表祛风,8通窍止痛类药物;芳香开窍类药物,共33味。2、预防和治疗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四种方剂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201510316906.9。其中,内服汤液方剂分初期、中期、康复期,各有侧重,产品名“五枝石膏汤”,1号,2号,3号方剂。1号方(初期)共13味,重用了对天行瘟疫有独特疗效的松枝、柳枝、桃枝,清泻风邪外中引起的五内邪热,凉血止血的槐枝,和血止血的柏枝,涤荡内热的石膏,攻毒清热的公英、地丁,配以黄连、黄柏、黄芩、赤芍、生地等从多角度清泻初期邪热疫毒,不使邪毒留滞脏腑,保证营卫气血正常运行;2号方(中期)共18味,清泻药稍减,高热煎灼后,五脏俱虚,重用知母、黄柏,使肾水充盈,护住先天之本;党参、太子参补虚强中;桃仁、红花、丹参破瘀行滞,附子回阳救逆,肉桂引火归元,甘草调和诸药,使身体在和疾病做斗争中逐步恢复。明代张介宾对此阶段的治疗有精辟见解:“内虚之人”,“而不知速救根本,则百无一生”(《景岳全书》)。3号方(康复期)共18味,清泻药量再减,重用补虚强中,益气活血的党参、太子参、黄芪、当归、川芎、熟附子,仍用桃仁、红花、丹参破瘀行滞,甘草调和诸药;使经历大疫之后的机体进入正常运行。本组方虽然简约,但也经几代人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而成。此外,根据不同疫疾的不同病情,可酌情加入:大青叶、金银花、栀子、竹叶、连翘、生丹皮、芦根、板蓝根、地榆、大蓟、9茜草、天冬、麦冬、茯苓、山药、黄精、桔梗、五味子等。3、保护、预防和治疗肺脏疾病的方剂,产品名“镇咳平喘膏”,包括解表清热,攻毒消肿类药物;润肺利咽,化痰平喘类药物;泻水逐饮,敛肺降气类药物;益气活血,补肾益精类药物;通窍救逆,豁痰清心类药物;共62味。4、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的方剂,产品名“通脉护心膏”,包括活血化瘀,通络行气类药物;通阳宣痹,宽胸理气类药物;清热泻火,镇静安神类药物;补气益气,养阴宁心类药物;芳香开窍类药物,共62味。5、保护、预防和治疗中焦、下焦各脏腑与局部病痛的方剂,产品名“散结止痛膏”,包括破瘀行气,补血活血类药物;软坚散结,化痰止痉类药物;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类药物;温经散寒,通络定痛类药物;芳香开窍类药物,共62味。本方法就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衡量其得失,突破其范畴,并在
本文标题: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中医药防治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3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