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 论文陈会甫调和方的临床应用
调和方的临床应用——一方治疗多病探索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卫生院陈会甫四川省人民医院新津分院陈科摘要:中国传统医学治病采用“一病多证多方加辩证治疗疾病”,通过20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有很多缺点和不足。通过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一方治疗多病”取得满意效果,经多方验证,确有效果。“一方治疗多病”采用临床上固定处方,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性,适当增减处方的药物剂量,再增加几味中草药,水煎服或研散服用均可。调和方药用:麸炒白术,竹叶柴胡、蜜枇杷叶、仙鹤草、炒山楂、炒陈皮、茯苓、神曲、石斛、甘草组成。建议中医药专家、教授应多开展“一方治疗多病”的研究,从中找到发病规律、治病规律、突破常规,创造一些诸如比成方“二陈汤”“四君子汤”“小柴胡汤”“六味地黄丸”“逍遥散”之类还要好的新方剂及“一方治疗多病”的处方,从中找到临床治病效果好,又能治疗多种疾病即“一方治疗多病”的处方、方剂和“专病专方”的处方、方剂;同时还应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寻找筛选出治病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简便效廉,疗效迅速,适应性广,易学易用,安全可靠的好方法,这样才能根本解决病人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医生的学医难、难学医的局面。调和方的研制,受到湖北吕长善老师《伤寒论新解》、江苏薛振声老师《十年一剑全息汤》和北京王文远主任医师“针灸平衡疗法”和我研制的“整体平衡方——一方治疗多病的临床应用的启示,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国内外中西医理论,并根据《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和李杲《脾胃论•脾胃盛衰论》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的理论而创立。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使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平衡而造成的,尽管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均以阴阳作为辩证的总则,调整阴阳是临床防治疾病的根本法则之一,必须从脉、证、脏腑、经络诸症,分析阴阳失调的各种原因,采取补偏救敞的措施,使之恢复相对平衡,疾病很快痊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临床上不仅外感疾病,在外感症解除之后,常以调理脾胃收功,很多慢性内伤杂病,也常常会因脾胃运化功能之恢复,带动整个脏腑功能向康复、痊愈转化,从而促使原病好转、痊愈、康复。李杲《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人体之营卫气血全赖水谷化生,而水谷之运纳则是脾胃主司,只有脾胃健运,能纳化水谷,气血有源,五脏得养,生机旺盛,才能抗拒邪气,修复损伤的能力。同时,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的脾胃气机升降功能的修复,更有利于全身气血的正常运行,疾病自然会很快康复、痊愈。调和方药用:麸炒白术、竹叶柴胡、蜜枇杷叶、仙鹤草、炒山楂、炒陈皮、茯苓、神曲、石斛、甘草组成。病例介绍:病案一王某,男,38岁,农民,兴义镇岷江村16组人,就诊于2011年5月28日。患者咳嗽月余,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现喉痒咳嗽,脉浮迟。各种理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中医证属风寒束肺,肺气不宣,痰浊内阻。治宜发散风寒,宣肺止咳,调整阴阳,健脾和胃。药用调和方加味:仙鹤草60g、山楂、神曲、枇杷叶各30g,陈皮、茯苓、白术各20g,石斛15g,甘草6g,前胡、紫菀各20g,麻黄、薄荷各15g,药引柿叶20g,两天1剂水煎服,两剂咳止。按:本证咳嗽,用治病通用方调整阴阳,健脾和胃,促进代谢,再辅以麻黄发散风寒,宣肺止咳,前胡、紫菀降气祛痰,宣散风热,化痰止咳,薄荷治疗喉痒咳嗽效好,半夏配伍茯苓、陈皮、甘草名二陈汤具燥湿化痰,主治咳嗽痰多,色白、药引柿叶有止咳作用,可增加该方的治疗效果。病案二谢某,女,58岁,农民,崇州市三江镇何店村3组人,就诊于2001年3月18日。患者眩晕反复发作10余年,服用中西药及打针输液未效,前来我院就医。现眩晕,天旋地转,不能睁眼,恶心呕吐,耳鸣,食少,舌淡苔薄黄,脉细滑。曾在某院作脑电图,心电图,X线摄片检查均正常,血压16/11kPa,诊断:梅尼埃病。中医诊断:眩晕,证属脾虚、痰浊中阻型,治以调整阴阳,燥湿化痰,健脾和胃,促进代谢,用调和方加味:仙鹤草60g,枇杷叶、山楂、茯苓、白术各30g,陈皮、神曲、柴胡、石斛各20g,甘草5g,葛根30g,五味子、菊花、白芥子、川穹各20g。1剂水煎服,3剂即愈。本证眩晕属脾虚、痰湿中阻,用调和方调整整体阴阳,促进代谢,健脾和胃,燥湿化痰。方以葛根的解肌配以益气补肾宁心的五味子及温肺化饮,利气的白芥子配伍治疗多种眩晕效果好,辅以疏散风热,平抑肝阳的菊花和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川穹组成,配用效佳。讨论:中医药治病从古至今,一直沿用“一病多证多方加辩证治疗各种疾病”。通过临床观察,治疗效果不是很好,不方便学习、记忆、传承,近几十年来中医药没有很大的进步、发展,一直停留在原有的辩证施治上,一直停留中医药原有的基础上,没有进一步发展、提高。通过20多年的中医药临床诊治过程中,通过反复研究、探索、实践、总结而成,是以《黄帝内经》“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和《脾胃论》《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的理论而创立。选用普遍中药组成一个“常用基础方”即调和方,临床应用时,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性,适当增减调和方的药物剂量,再加几味中草药水煎服或研散服用均可。“调和方——一方治疗多病,主要起着调整阴阳和调理脾胃功能,阴阳平衡和脾胃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调和方在治病方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可治疗高血压,又可治疗低血压,同时可治疗腹泻,还可以治疗便秘,临床应用时只要根据不同的病症、不同的病性,适当增减药物剂量,再加味治疗,临床效果特佳。调和方药用:麸炒白术,竹叶柴胡、蜜枇杷叶、仙鹤草、炒山楂、炒陈皮、茯苓、神曲、石斛、甘草组成。其中方中以仙鹤草、柴胡、山楂、白术为君药,仙鹤草性味苦涩平,归肺、肝、脾经,仙鹤草《本草纲目拾遗》引葛祖方:“消宿食,散中满,下气,治吐血各病,翻胃噎嗝、疟疾、喉痹、闪挫,肠风下血,崩痢,食积、黄白疸,疗肿痈疽,肺痈、乳痈、痔肿。经临床应用发现,仙鹤草治疗很多疾病确有很好的效果;山楂通过多年研究所得,其药理似乎以其各种成分助使胃功能修复,调节胃诸多失调的因素。达到阴阳平衡,而非直接消化各种食物,对人体的机理作用,似乎有调节十二指肠功能的平衡作用;柴胡《神农本草经》“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本草正义》“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引而出之,使达于表而外邪自散;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阴分者,举而升之,近其宅而中气自振”;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甘可补中,苦可燥湿,为健脾燥湿要药;茯苓、石斛、神曲、陈皮为臣药,茯苓人心、肺、脾、胃经、能利、能补,能安神,正合治病通用方之意;石斛《神农本草经》:“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久服厚肠胃”。现代研究,石斛有免疫双向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降血糖作用,抗诱变作用,防治白内障作用;神曲《药性伦》:“化水谷宿食,瘕结积滞,健脾暖胃。”神曲含多种酵母菌和复合维生素B,都有增进食欲,维持正常消化机能等作用,神曲经适当配伍还可治疗很多种病症;陈皮有燥湿化痰,理气健脾,能升能降,乃脾胃佳品《本草纲目》:“疗呕吐反胃嘈杂,呕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治其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通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佐以枇杷叶,经临床观察发现,治疗很多疾病都有效;使以甘草性味甘、平、人脾、胃、心经,功用补中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健脾和胃、燥湿化痰、消食化积、疏肝理气、利水排毒、推陈致新、祛邪扶正、调整阴阳之功,再辅以几味引经药,特效药治疗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效果特佳。中医药治病采用“一病多证多方加辩证治疗各种疾病”,调和方治病采用“多病一方加辩证治疗各种疾病”即“一方治疗多病”。两者相比较,“一方治疗多病”较“一病多证多方加辩证治疗各种疾病”有很多优点。调和方在传统中医药学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成,经过20多年的临床应用,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创新起到很好的作用,为振兴中医和中医药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提供一条新的路子,有待中医药学者及同行进一步研究、探索、发展、创新“一方治疗多病”的理论与实践。作者简介:陈会甫,男,中医副主任医师,行医39年,研究方向:中医药:一方治疗多病、中医药防治未病及中医外治疗研究。邮编:611441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兴义镇中心卫生院联系电话:13550185835邮箱:813716569@qq.com
本文标题:论文陈会甫调和方的临床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4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