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社科论文 > 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2009
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2009日期:10-03-1713:46:24作者:周凯旋陈新锋杨海涛韦艺周凯旋1陈新锋2杨海涛2韦艺2(2中国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北京,100028;1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北京,100710)引言民航局飞行标准司于2007年启动的国内维修资源评估项目,项目由民航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承办,目的是建立发布维修行业资源信息的权威平台,定期调查、统计、发布国内机务维修系统资源情况,为政府制定行业管理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国内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开展发展规划工作提供参考。2008年项目组在首次调查的基础上,在民航报发布了“中国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人力资源报告”和“中国民航维修行业能力与市场发展报告”,深度分析了截止2007年底国内维修系统资源状况,在行业内引起较大关注。作为项目的延续,2009年项目组在国内机务维修系统开展了新一轮更加深入、广泛的调查工作,本报告发布该次调查的结果。本次调查数据截止日期为2009年10月31日,报告中若无特别说明,2009年的数据均截止该日期。1国内航空公司和机队发展概况截至2009年10月底,国内依据CCAR-121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34家,注册在用大型运输航空器共1399架;依据CCAR-135部运营的航空公司共10家,注册在用小型航空器74架;依据CCAR-91部运营的通用航空公司68家,注册在用通用航空器650架。1.1国内运输航空公司概况图1为近年来国内依据CCAR-121部运营的运输航空公司数量变化趋势,国内运输航空公司从2003年的9家增至2009年的34家。2009年国内新增两家运输航空公司(幸福航空和昆明航空),均为航空器数量少于30架的小型航空公司;减少一家航空公司(武汉东星航空被国航收购)。图1国内运输航空公司数量变化趋势图1国内运输航空公司数量变化趋势1.2国内运输机队概况近十年国内在册运输航空器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图2),1999年为521架,2009年截至10月底达到1399架,10年来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6%,比1997-2007年的年均增长速度快1%。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国内运输航空器数量仍然比2008年增加114架,增加8.9%,反映了国内运输航空市场的企稳回暖态势。图2国内运输航空器数量变化趋势在1399架在用运输航空器中,波音机队为741架(53%),空客机队为511架(37%),波音和空客机队共占国内机队的90%,两巨头垄断了国内运输航空器市场;其他机队包括EMB/ERJ、CRJ、Dornier328、ATR72、CESSNA208、S-76A、CL-600、MA60、M20J、Tu-204等只占国内运输航空器的10%,仅EMB/ERJ和CRJ机队具备一定规模(分别占4%和1%)。图3国内运输航空器构成情况图4为近两年国内各机队航空器数量对比,2009年波音和空客机队比2008年分别增长约7%和9%;EMB/ERJ机队增长较快,约33%,主要增加机型是ERJ-190;由于河南航空的5架CRJ-200退出,CRJ机队规模有所减少。图4近两年国内各机队航空器数量对比图5为国内运输航空器机龄分布情况,整个机队平均机龄为6.7年,其中0-5年(含5年)机龄的航空器数量为716架,占51%;20年以上的航空器数量为13架(主要B737-300F、B737-300QC和S-76A飞机),仅占1%,当前老龄飞机(通常指机身年龄超过15年的飞机)占比并不高,但是11-15年机龄的航空器(245架,占18%)未来五年将陆续进入老龄飞机状态,对机队的运营安全管理要求将越来越高。图5国内运输航空器机龄分布情况国内运输航空器运行和备份的发动机总数量为3134台(表1),其中CFM56系列发动机数量最多,占一半以上,主要安装在B737系列、A320系列和A340飞机上。表1国内各型号发动机的数量和比例情况2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概况截至2009年底,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为370家(包括91家仅实施航线维修工作的维修单位和34家运输航空公司的维修单位),国外/地区维修单位为332家。维修单位的发展趋势以及分布情况如下:2.1CAAC批准维修单位的发展趋势(1)国外/地区维修单位增长趋势从2002-2009年,CAAC批准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数量总体上呈平稳增长趋势(表2)。2008和2009年度内,初次申请并获得CCAR-145维修许可证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分别为20家和12家,主要为部件维修单位,扣除吊销、暂停和放弃延期的维修单位,CAAC批准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总数2008年实际增加8家,2009年实际减少1家。表2持有CAAC维修许可证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数量(2)国内维修单位增长趋势国内维修单位数量从2002年的320家增加到2009年的370家(包括维修许可证被暂停的维修单位),近两年数量总体变化不大,由于2008年的全国维修系统航材清理整治专项活动,取消或暂停了一些存在问题或资质不合格的维修单位,致使维修单位总数量略有减少。表3近年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总数统计2.2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分布情况(1)地域分布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按地域分布如图6所示,截至2009年底,持CAAC维修许可证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为332家,国内维修单位为370家(其中91家为航线维修单位)。国内370家维修单位按地区分布如表4所示。另外,CAAC与香港民航处和澳门民航局已签署三方全面认可协议,经联合维修管理委员会批准加入联合维修管理(JMM)清单中即可为三地客户提供维修服务。截至2009年底,已加入JMM清单中的三地维修单位共有73家,其中内地维修单位有57家,香港地区维修单位有13家,澳门地区维修单位有3家。图6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地域分布情况表42009年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总数统计(2)维修项目分布CAAC批准或认可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中,能做机体项目维修的有32家,能做动力装置(不包括APU)维修的有49家,能做螺旋桨项目维修的有5家,能做部件维修的有303家,如图7所示。图7CAAC批准的国外/地区维修单位按维修项目分布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中,能做机体维修(含所有航线以外的各级检修)的共有124家,能做动力装置维修(不包括APU)的共有20家,能做螺旋桨项目维修的共有6家,能做部件维修的共有182家,如图8所示。图8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按维修项目分布2.3CAAC批准的维修能力和2008年度维修工作量(1)机体维修截至2009年底,国内除ERJ-190机型之外,所有国内在用机型都已具备了最高级别定检能力。国内具备机体维修能力的124家维修单位基本能够满足国内维修市场需求,同时还吸引部分国外航空器的机体维修业务。2008年国内维修单位共承担国内航空公司机体定检维修工作(C检和D检)1272次(图9)。国内大型航空公司的飞机定检工作基本都由下属的维修单位或合资单位完成,中小型航空公司的飞机定检工作也能被国内维修单位所吸收,一些中小型航空公司的维修单位机体维修能力也在近两年内逐步增加。图9国内维修单位2008年度内承担的国内航空公司飞机定检次数统计(2)发动机维修2008年CAAC批准的维修单位共完成国内航空公司发动机翻修工作288台次,其中国内维修单位完成92台次,国外维修单位完成196台次,除CFM56,PW4000,RB211和V2500等型号外,其它型号发动机翻修工作基本送国外完成(图10)。截至2009年底,国内具备发动机翻修能力的维修单位主要是四川斯奈克玛,具备CFM56系列发动机翻修能力;北京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AMECO),具备PW4000系列和RB211系列发动机翻修能力;珠海摩天宇(MTU),具备V2500-A5和CFM56-3C/7B发动机翻修能力。图102008年国内/外维修单位承担国内航空公司发动机翻修工作量统计(3)部件维修截至2009年底,CAAC批准的国内外维修单位能够修理的航空器部件件号共87241项,其中国内维修单位具备修理能力的占28%,国外维修单位具备修理能力的占84%(图11),国内外维修单位部件修理能力还存在明显差距。据统计,2008年CAAC批准的国内维修单位共完成部件修理工作204627次。图11CAAC批准的国内/外维修单位部件修理能力对比图12列出了国内外维修单位具备修理能力的部件件号数按ATA章节分布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ATA72,ATA32、ATA27、ATA57等重要系统部件国内维修单位具备维修能力的比例较小,反映出国内核心维修能力的严重不足。图12维修部件件号数按ATA章节分布情况3CAAC批准的维修培训机构概况CCAR-147部“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于2005年12月31日起实施以来,CCAR-147培训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加,培训范围逐年扩大,培训质量也逐年提高。3.1CAAC批准的维修培训机构分布情况截至2009年底,CAAC批准的CCAR-147培训机构共计38家(国内30家,国外8家),其中航空器原制造厂家的培训机构6家(国外3家),航空公司或维修单位的培训机构20家,独立培训机构11家(国外5家)。已批准的国内、外培训机构按所属地区统计见表5和表6。3.2维修培训机构能力情况目前已获得批准的37家维修培训机构中,批准的培训能力包含民用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民用航空器维修基本技能培训、民用航空器机型培训和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项目培训,民用航空器部件修理基础培训暂时没有单位申请,也是未来维修培训管理工作的重点。4机务维修系统人力资源概况4.1机务维修人员总量情况截至2009年10月底,中国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人员总计64833人,比2007年底增加17.3%,低于同期国内航空器数量增长率22.3%,机务维修系统总人机比(人机比为人员数量与飞机数量的比值)也由2007年底的48.3降低至46.3。其中34家运输航空公司及其下属维修单位机务维修人员数量为25790人,其他独立维修单位(不含34家运输航空公司的维修单位)机务维修人员数量为39043人。一线机务维修人员(不包括相关的工程、质量、航材、计划、培训等部门人员)为44447人,占机务维修系统总人数的68.6%,他们是航空器和部件维修的直接执行者,是维修质量的重要保证力量。4.2一线机务维修人员按照维修类别分布截至2009年10月底国内一线机务维修人员构成情况如图13,一线机务维修人员总数为44447人,比2007年底增加15.6%,低于同期机队规模的增长速度(22.3%),也略低于同期机务维修人员总量增长速度(17.3%),其中航线和定检维修人员数量分别增加18%和11%,而发动机和部件维修人员增长尤为缓慢。图13国内一线机务维修人员构成4.3机务维修人员按工龄分布截至2009年10月底,国内机务维修系统中从事机务维修工作年限6年以下的人员人数比2007年底增加33%,所占比例由2007年的40%增至45%,机务维修人员进一步年轻化。航线和定检一线维修人员从事维修工作6年以下的所占比例由2007年底的50%增至57%(表8),在航空器不断引进,新的机务维修人员不断补充到机务维修队伍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年轻机务维修人员的培养,一直是各航空公司和维修企业思考的问题。图14国内机务维修人员从事维修工作年限分布4.4机务维修人员按学历分布截止到2009年10月底,我国民航机务维修系统人员具有大专学历的人员人数由2007年底的17342人增至21888人,所占比例由原来的31%增至34%(图15);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维修人员人数由2007年底的15251人增至20786人,所占比例由原来的27%增至32%。机务维修队伍学历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是机务维修队伍的主力军。图15国内机务维修人员学历分布4.5机务维修人员持照情况截至2009年10月底,我国民航机务维修人员取得CCAR-66部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的有14544人,取得CCAR-66部民用航
本文标题:中国民航维修系统资源分析报告200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6945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