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家长会1“零时体育计划”带来的改变芝加哥附近有一所中学实施零时体育计划,即在没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早七点到校,跑步、做运动,要运动到学生的心跳达到最高值或最大摄氧量的70%,才开始上课。一开始时家长都反对,孩子本来就不愿早起上学,再去操场跑几圈,岂不一进教室就打瞌睡?结果发现正好相反,学生反而更清醒,上课的气氛好了,记忆力、专注力都增强了。原来我们在运动时会产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肾上腺素,这三种神经传导物质都和学习有关。多巴胺是种正向的情绪物质,人要快乐,大脑中一定要有多巴胺,我们的快乐中心伏隔核里面都是多巴胺的受体。我们看到运动完的人心情都愉快,打完球的孩子精神都亢奋,脾气都很好。血清素跟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有直接的关系。血清素增加,记忆力变好,学习的效果也更好了。很多抗忧郁症的药都是阻挡大脑中血清素的回收,以使大脑中的血清素比较多。正肾上腺素跟注意力有直接的关系,它在面对敌人决定要战或要逃时分泌得最多。正肾上腺素使孩子的专注力增强。所以学生心情愉快、上课专心,记得快、学得好,自信心与自尊心也提升了。他们还做了一个实验,将学生最不喜欢、最头痛的课,如数学,排在上午第二节课上或下午第八节时上,结果发现上午那一组的学习比较好,好到两倍以上。因为运动完的神经传导物质在上午第二节课时还在大脑里,但是到下午时就已经消耗殆尽了。一学期下来,这组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正规上体育课的学生高了10%,而且打架事件也减少了。在全美30%的人过胖时,他们学校只有3%。这些数据开始让美国的父母看到运动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的帮助,就不再反对零时体育计划了,反而早早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运动。现在美国已有很多州在推动这个零时体能运动。研究者也发现在斯坦福成就测验中,那些体能好的学生数学胜过全体的67%,英文胜过全体的45%。2004年由小儿科医生、认知科学家等组合的团队对学生健康做了一个评估,发现一周只要运动3到5次,每次30到45分钟,就能大大提升孩子记忆、注意力和教室行为的正向效果。看到运动对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好处,学校体育课节数不但不该减少,还应该增加才对,我们应该让孩子用最自然的方式来提升他的体能与学习效果。2运动是坏情绪的宣泄渠道孩子的攻击性,需要透过教育来引导、升华为正面行为。除了良善行为的认同学习外,多运动是很好的宣泄管道,能让大脑分泌多巴胺,使孩子拥有正向的情绪。很多父母觉得很奇怪,他的孩子从小捧在手心长大,不曾被打,也不曾看过别人被打,为什么进了托儿所、幼儿园后会动手打人?他从来没有模仿的对象,这个暴力的动作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超越动物的本性,方法是将这些野性变成公平竞争的运动技能,在合理的条件下发泄、纾解出来。而不是成绩!了解人的暴力、攻击性的来源后,我们应该尽力推行体育,让暴力有适当的管道发泄出来。运动会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这个多巴胺促进我们的正向情绪,使我们不易得忧郁症。运动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的默契,因为21世纪又回到了我们祖先生存的方式——用团队的力量求生存,去并吞别的公司或跟别的公司竞争,不再像以前一样单打独斗了。我们一向不注重体育,常把体育课调去补英文或数学,殊不知希腊人早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体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孩子16岁以前最注重的便是体育。有了强健的身体,知识才有意义;失去健康和生命的话,再多的知识都无用武之地。3剥夺运动就是剥夺成长朋友的孩子写了一封很长的信,向我诉说初中三年级的痛苦。诸多痛苦中,最令他不能忍受的是学校挪用体育课去赶学习进度,母亲不准他放学后留在学校打篮球,要他节省体力念书。他说“剥夺了他生命的唯一乐趣”,因此他不知道为什么每天还要睁开眼睛。我发现很多父母都有这种迷思,以为运动是浪费时间和体力,其实,运动跟智慧有直接关系。有个实验研究500名学生运动和学业成绩的关系,发现每天上一个小时体育课的孩子在考试成绩上比较好。大学生参加运动计划后,学业成绩也上升了。连50岁的中年人在参加四个月的走路计划后,心智的表现也比四个月前的提升了10%。另一个实验对象是65岁的老人,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父母一定要放手鼓励孩子去参与打球、游泳等各种体育游戏活动,让孩子更好地成长。4运动能治疗“多动症”和抑郁症对注意力缺失和多动症来说,也是自我控制的“良药”。目前医生给多动症患者所开的药,其实就是为增进大脑中多巴胺的量。如果运动本身就会分泌多巴胺,为何不用大脑自己本身的多巴胺呢?自己分泌的对大脑没有伤害,外来的现在已知会伤害伏隔核。其实很多被大人认为是“皮”的孩子,只要给他们一个运动空间、一点时间,将精力正当消耗掉他们就不捣蛋了。这个理论认为多动儿其实没毛病,只是生错了时空。他们容易分心、冲动、冒险性强,其实这是远古打猎采集时生存者必须的特征,人类进化到农业社会以后,这些特征才变得格格不入。也就是说,他们是“猎人”,但是要在“农夫”的社会里讨生活,所以被视为异类了。现在学者把过动症的人叫作“有爱迪生基因者”,不认为他们有病。爱迪生念小学时,被老师认为无可救药,叫他父母领回家,免得干扰别的孩子上学,但爱迪生却是有史以来,专利拿得最多的人。柏拉图说:为了让人类有成功的生活,神提供了两种管道——教育与运动。我们也越来越看到,这两种管道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总结:学习更主要的是讲究效果和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将孩子禁锢在书桌上,让你的孩子每天都到户外获得一定的运动量,你会发现,得到的远比你认为所浪费的多得多!为什么还不让你的孩子去踢球?1体能培养中,足球是最好的运动教育专家认为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而在关键期中体能发展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体能培养中足球是最好的运动。2踢足球对于强健脾胃十分有利踢足球会加速体内的代谢,使人气血流通加快,脏腑、肝胆、肠胃的功能都得到了加强,从而去踢足球做运动是顺应天性的。3踢足球可以防止肥胖青少年肥胖目前正以很快的速度成为一个全国乃至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青少年肥胖问题日趋严重。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为运动前期消耗的是糖分,只有较长的时间才能消耗脂肪,而足球恰恰是最好的运动之一。4改善呼吸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足球是集跑步与腿部运动於一身的。在跑步,传球,射球等的过程中,会加强呼吸的深度,从而吸进更多氧气,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肺活量增大,肺功能加强。改善呼吸系统,心脏等器官的功能,增加食欲,提高吸收能力。5强化腿部的骨骼足球是训练腿部的最佳运动。在不断运动腿部的过程中,使肌肉纤维变粗,肌肉收缩力增强,促进骨骼生长。另据科学测定,一般儿童的肌肉重量占体重的40%左右,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儿童,肌肉重量能达到体重的45%—50%。一般7至10岁儿童身高年增长5cm左右,而经常参加锻炼的儿童,年增长能达到5.6至6.1cm,青少年经常参加足球运动,将能促使其行动迅速,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帮助孩子的智力发展青少年参加运动,更有助于智力发展。足球运动不光是拼体力、拼技术、拼战术,更重要和更高层次的是智力与心理的比拼。足球运动连贯性极强,集体配合严密,竞技性要求很高,无论是有球还是无球的奔跑,都需要队员视野开阔,头脑冷静、清晰,时刻观察各种变化,其不确定因素之多是其它运动项目所不能比拟的。所有这些都是全面素质的锻炼,因此参加足球训练与比赛,也是真培养和开发青少年智力的过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1培养团队意识一位家长说,自己孩子现在知道球队的胜利远比自己个人的进球重要。前锋再强,没有后卫给你传球也发挥不了作用;锋线再厉害,后防漏洞百出照样会输球。球队要取胜,需要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同时,青少年肾气的充实让他们精力旺盛,F%%Y.F/Y让他作,任何一个环节薄弱都会导致失败,一个人再厉害也不能包打天下。现在其他队员在场上有好的表现,他会为他们鼓掌;其他队员进球了,他会向他们表示祝贺;有队员失误了,他也会给他们鼓励;自己也可以射门,但是队友位置更好的时候他会传球给队友。2培养沟通能力,让孩子更加开朗足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而是大家集体合作才能发挥他的用处的,有合作就必然需要沟通交流,交流多了,朋友就多了,性格自然越来越活泼开朗。3培养策划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足球是一场需要智慧的运动,孩子们必然在比赛中是需要动脑子策划战术,创造机会的。4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有一位家长说,孩子四年级时,参加市校园足球,进入决赛的淘汰赛阶段,遇见一支强队,在0:2落后的情况下一直没有放弃,咬牙拼到最后,在终场前2分钟连进2球扳平比分,又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淘汰对手晋级8强。经过这场比赛之后,孩子深刻领悟了永不放弃的含义,并将QQ签名改为:这世界是为勇敢者和不屈者设计的。5球场如社会,踢球如做人孩子在学习体育精神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学习如何在社会上做人。孩子从比赛中知道要遵守规则,尊重裁判,公平竞争,尊重对手。球场如社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遵守规则,不耍小动作不靠小聪明,靠实力赢得比赛。比赛时积极拼抢,但是在对方球员倒地受伤时,他会主动上前询问并搀扶他起来。足球踢得好也能上重点初、高中?!明年中考体育考试将增加足球项目⋯⋯近日,教育部等6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意见对校园足球发展的各方面提出建议。目前淮安共有94所足球布点学校,26所足球特色学校,在竞赛体系、师资、场地、考试等方面淮安的校园足球发展状况如何?已有26所足球特色学校记者从市体育局教体结合办公室了解到,目前淮安共有94所足球布点学校,其中26所已经被教育部评为足球特色学校,而淮阴区也被评为国家级校园足球特色县区。据教体结合办公室负责人田金林介绍,目前淮安各个县区均有一些足球特色学校,如淮阴区的王营实验学校、清河区师院附小新区实验学校;清浦区的清浦小学、开发区的枚乘路小学等。大课间要用来踢足球了意见中提及,足球特色学校可适当加大学时比重,每周至少安排一节足球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把足球运动作为学校大课间和课外活动内容,鼓励引导广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积极参加校外足球运动。对于足球进大课间,目前所有的足球布点学校均已经实现足球进大课间,但是大多数其它学校大课间仍然是以跑步和做操为主。从新学期起,我市将全面要求全市中小学要尽早实现足球进课堂,进大课间。明年中考体育将增加足球师资和场地等方面的短缺都是我市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但是在田金林看来,不管是师资还是场地都不算是最大的困难,最重要的是人们对足球观念的改变,是否能够形成重视足球的氛围。为了使足球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意见中也提及加强足球特长生文化课教学管理,完善考试招生政策,激励学生长期积极参加足球学习和训练;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获得良好的特长发展环境。据了解,目前淮阴区已经有足球中小学衔接的相关政策,也就是说只要学生足球踢得好就可以凭此特长上重点初中和重点高中。另外,明年我市在中考体育考试项目中也会增加足球运球项目的考试,这也会对学生形成激励机制。教育部发话,足球特长生升学有“特惠”,再不学足球你就亏了“允许足球特长生在升学录取时合理流动”实施意见中的这句话,点明了足球特长生的升学优惠。涉及足球的特长生招生,包括小升初、中考招生和高考招生这3个阶段。从爸妈们的关注度来讲,小升初的特长生招生政策尤为瞩目。千万别让你的孩子错过足球一、幼儿足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中国7岁前的男孩子可以不参加许多体育运动,但唯独不能错过足球运动,因为足球运动是培养孩子优势智能素质、优势心理素质和优势体能素质的最佳运动。为孩子建立一个充满激情、上进、合作和富有挑战性的团队,能让孩子在发展关键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顶峰认知体验,而只有优秀的幼儿足球队才能成为这样的团队。教育专家认为人类50%的发展关键期在3岁之前,70%的发展关键期在7岁之前。而在关键期中体能发展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而体能培养中足球是最好的运动。”二、幼儿足球运动培养孩子坚韧的意志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足球是对抗性很强的集体竞赛项目,在这个既需要激烈竞
本文标题:家长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12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