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2T 1930-201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ICS65.020.30B43备案号:33167-201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1930-201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Normforemploymentofdairyherdimprovement(DHI)2011-11-20发布2011-12-3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930-20112前言为了规范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奶业协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奶业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根林、孙宏进、仲崇怀。DB32/T1930-2011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程序中的术语和定义、现场采样、乳样测定、繁殖数据收集、奶质奶量分析计算、综合性报告的输出等技术操作规范。本规程适用于奶牛生产性能测定的操作。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airyherdimprovement由英文词dairyherdimprovement(缩写为DHI)意译而来,又称奶牛群体改良。是一套完整的奶牛生产性能记录体系,通过测试奶牛的产奶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固形物等)、体细胞数等,并收集奶牛群体的有关资料,经过分析后形成反映奶牛场的日粮饲养、繁殖配种、疾病防治、生产性能等信息报告的测定与评价系统。2.2产奶天数Dairyinmilk产犊第1天起至本次测奶日的泌乳天数。2.3分娩日期Calvingdate本胎次的产犊日期。2.4日产奶量Dailymilkproduction本次测奶日该牛的产奶量,以kg为单位。2.5牛群测定奶量Herdtestmilk本次测奶日的牛群产奶量,以kg为单位。2.6校正奶量Herdtestadjustedcorrectedmilk将实际产量校正到产奶天数为150d,乳脂率为3.5%所得的数据。2.7前次奶量Previousherdtestmilk上次(月)测奶日的奶量,以kg为单位。2.8乳脂率Butterfat(%)样品中分析出的乳脂肪的百分比2.9乳蛋白率Protein%DB32/T1930-20112样品中分析出的蛋白质的百分比含量。2.10脂肪蛋白比Fat/Protein乳脂率与乳蛋白率的比值。2.11体细胞数Somaticcellcount每ml样品中该牛体细胞数的含量,单位为l000。SCC主要为白细胞也含有少量乳腺上皮细胞。2.12奶损失Milkloss受细菌感染而造成的牛奶损失,是计算机根据体细胞数和奶量计算的数据。2.13体细胞评分Linearsomaticcellcount是计算机基于体细胞数通过数学的方法线性化而产生的数据,用于确定奶量得损失。2.14前次体细胞Previoussomaticcellcount上次测奶日测得的体细胞数。2.15累计产奶量Lactationtodatemilk是计算机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产生的数据,以kg为单位,用以估计该牛从分娩之日起至本次测奶日所产牛奶累计量。2.16累计乳脂量Lactationtodatefat是计算机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产生的数据,以kg为单位,用以估计该牛从分娩至本次测奶日所生产的脂肪总量。2.17累计蛋白量Lactationtodateprotein是计算机基于胎次和泌乳日期产生的数据,以kg为单位,用以估计该牛从分娩至本次测奶日所生产的蛋白质总量。2.18首次体细胞数FirstSomaticCellCount奶牛分娩后第一次测得的体细胞数,其高低反映了干乳期的防治效果和转产期的管理水平,是评估这方面工作的有效指标。2.19305d产奶量305daysmilkproduction由计算机根据产奶量、胎次等计算而得到的数据,如果泌乳天数不足305天,则为预计奶量,如果完成305天奶量,该数据为实际奶量。2.20高峰日PeakdaysDB32/T1930-20113泌乳期中奶量最高时的泌乳天数。2.21高峰奶量Peakmilk泌乳期中产奶高峰日的产奶量,是以该牛本胎次以前几次产奶量比较得出的。2.22干奶日Drydate干奶开始的日期。2.23干奶天数Daysofdryperiod从开始干奶到干奶结束的时间(天数)。2.24总泌乳日Lactationlength从产后的第一天到该胎泌乳结束的时间,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内牛只及牛场繁殖状况。2.25泌乳持续力Persist奶牛维持产奶量的能力,是两次测定日产奶量的相对比较数据,为当前产奶量除以前次产奶量乘以100%。2.26繁殖状况Reproductionstate奶牛当前所处的繁殖生理状况,如配种、怀孕、产犊、空怀。3采样3.1测定对象3.1.1与奶牛群体遗传改良有关的母牛。3.1.2高产核心群中的母牛,即种子母牛、公牛母亲。3.1.3公牛后裔测定的女儿牛。3.1.4饲养者需要进行生产检测和咨询的母牛。3.1.5参加测试的对象,应为泌乳牛,不包括产后15d之内的母牛、干奶牛,但应包括手工挤奶的牛和患乳腺炎的牛。3.1.6参加DHI的每头产奶牛每月监测1次,间隔时间为2ld~35d。每头牛一年应测10次~12次。3.2采样准备工作3.2.1采样员应在奶牛挤奶开始前半小时到达牛舍或挤奶台.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流量计的安装、检查、牛号的填写等准备工作。3.2.2采样前应先在采样瓶中加人防腐剂(重铬酸钾0.3g)。如机器挤奶时应检查流量计是否正常,计量是否正确。手工挤奶要准备好磅秤、奶桶、搅拌棒,准备好登记表。3.3采样方法3.3.1采样需用特制的、加有防腐剂的取样瓶,采样日全天采奶样40ml,3次挤奶3次采样,比例为4:3:3(16:12:12),2次挤奶2次采样,比例为6:4(24:16)。DB32/T1930-201143.3.2应收集每次挤奶的混合奶样;每次采样后,应晃动采样瓶使防腐剂充分溶解。3.3.3一头牛取样完毕后.应将流量计中剩奶完全倒尽,不能有叠奶现象。3.3.4取奶缸总样.必须是经过特定的分流装置而得。取总样之前,需搅拌10min~15min。3.3.5取样结束后,盖紧采样瓶,并在样品箱上贴上标签,标明场名,置样品箱内,尽快送达测试中心。3.3.6奶样应在冷藏设施中保存。含防腐剂的奶样在2℃~7℃下存放不超过7d;在室温l8℃下存放不超过4d。无特殊情况.应尽早将奶样送达测试室测试。4资料录入4.1新加入DHI系统的奶牛场,应向测试中心提交含有下列内容的资料:牛场名称、鉴定日期、牛舍编号、牛号、父号、母号、分娩日期、胎次、奶量、母犊号、母犊父号;已进入DHI系统的牛场,每月需提交繁殖报表、产奶量报表。4.2应确保每头奶牛编号的唯一性,奶牛号与样品序号相对应。5奶样分析5.1奶样测试要求5.1.1奶样测试温度:恒温水浴箱中水温40℃。5.1.2牛奶应混匀,防止脂肪漂浮在表面。结冰的奶样.应自然解冻。5.1.3样本测定处理与测试应按专用DHI测定仪的操作程序进行。5.2测试与数据处理5.2.1测试内容包括乳成分、乳中干物质含量和体细胞数。5.2.2DHI测试中心应根据测试前一个月、测试日和全测试期的乳量、乳成分、乳干物质、体细胞数等数据,结合奶牛的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处理,形成DHI报告。5.2.3DHI报告应及时反馈给委托单位,并保存副本备查。DB32/T1930-20115附录A资料性附录DHI报告结果评判A.1个体及群体奶量A.1.1牛只测定奶量为衡量每个个体牛产奶量的指标,可用于奶牛分群管理。A.1.2牛群测定奶量为衡量目前群体生产水平的指标,可用于指导奶牛管理与日粮配合。A.2泌乳天数牛群平均的泌乳天数应为150d~170d,可反映牛群繁殖性能及产犊间隔。A.3高峰奶量正常情况下在产后约50d出现产奶高峰,而采食高峰约在产后90d出现。A.4峰值比为一胎牛的产奶高峰值除以其他胎次高峰值,变化范围很窄,一般为0.76~0.79。产奶峰值比与平均产奶量的关系见表A1。表A.1峰值比与平均产奶量的关系平均高峰值kg峰值比平均产奶量kg一胎其他胎次21.926.80.78544325.031.60.79657727.235.40.77748429.939.00.77839232.242.60.76929034.945.40.7710433A.5持续力用于比较个体牛的生产持续能力见表A.2。表A.2正常泌乳持续力持续力泌乳天数0~6565~200200以上一胎二胎以上106%106%96%96%92%86%A.6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可指示奶牛营养状况。A.7体细胞数可判断乳房健康状态。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含量达到10万/mL,乳脂率减少0.010%,无脂固形物减少0.019%,蛋白质率减少0.001%。因乳房患有炎症,乳糖的含量也会损失10%~20%。奶中磷和钙的含量将会减少.而钠和氯的含量却稍有增加。奶的质量降低。体细胞数引起的潜在的305d奶量损失见表A.3。DB32/T1930-20116表A.3SCC引起的潜在的305d奶量损失SCC/mL奶量损失kg一胎二胎15000000151000~300000180360301000~500000270550501000~10000003607251000000454900A.8体细胞数与泌乳天数这两项结合使用可以判断与乳房健康相关问题的发生环节。A.9前次体细胞数反映管理变化或治疗效果,亦提供乳房健康变化趋势。
本文标题:DB32T 1930-2011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1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