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1758-2012 云谷大方茶
ICS67.140.10X55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758—2012云谷大方茶Yungudafangtea文稿版次选择2012-12-24发布2013-01-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758—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科学研究所、黄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星星茶厂、歙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歙县茶叶行业协会、黄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茂贵、黄建琴、丁勇、庄玲芳、娄毅、姜国基、孙小勇、郑韶东、王英、凌睿、夏南生。DB34/T1758—20121云谷大方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云谷大方茶的术语和定义、等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行政区划范围内生产的云谷大方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8302茶取样GB/T8304茶水分测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测定GB/T8306茶总灰分测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GB/T14487茶叶感官审评术语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T23776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DB34/T773-2008清洁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3术语和定义GB/T14487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云谷大方茶yungudafangteaDB34/T1758—20122利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霞坑镇石潭、杞梓里镇唐里山区(古徽州剑潭山区)的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做形(压扁)、摊凉、辉干等特定工艺制成的扁形绿茶,具有“外形扁平似宝剑,滋味醇厚爽口,香气栗香高长”的品质特点。4等级云谷大方茶按品质差异分为特级一等、特级二等、特级三等3个等次,其中特级二等为标准等,为品质中限,并设标准实物样;品质比标准等较高者为特级一等,较低者为特级三等。5要求5.1原料5.1.1鲜叶生产基地环境应符合DB34/T773-2008第4章的要求。5.1.2宜采用歙县竹铺种为主的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5.1.3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完整、色泽新鲜、匀净,无劣变及病虫害叶,不含非茶类夹杂物。5.2加工工艺见附录A规定。5.3食品添加剂本产品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5.4品质要求5.4.1基本要求应洁净卫生,品质正常,无异味,无劣变,不混有非茶类夹杂物。5.4.2感官品质云谷大方茶标准等的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规定。表1云谷大方茶标准等的品质特征项目品质特征外观扁平、匀整,条壮形似宝剑外形色泽绿润,略显毫香气似栗香、高长持久汤色绿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内质叶底嫩绿,成朵5.4.3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DB34/T1758—20123表2云谷大方茶理化指标项目指标水分/(%)≤7.0水浸出物/(%)≥34总灰分/(%)≤6.5碎末茶/(%)≤1.05.4.4卫生指标5.4.4.1污染物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2的规定。5.4.4.2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应符合GB2763的规定。5.5净含量允差定量包装规格企业自定,单件定量包装的净含量允许短缺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6试验方法6.1感官品质检验按GB/T23776的规定执行。6.2理化指标检验6.2.1水分检验按GB/T8304规定的方法进行。6.2.2水浸出物检验按GB/T8305规定的方法进行。6.2.3总灰分检验按GB/T8306规定的方法进行。6.2.4碎末茶检验按GB/T8311规定的方法进行。6.3卫生指标检验6.3.1污染物限量检验按GB2762的规定执行。6.3.2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按GB2763的规定执行。6.4净含量允差按JJF1070规定的方法进行,依据《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判定。7检验规则7.1取样7.1.1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7.1.2取样以“批”为单位,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7.2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DB34/T1758—201247.2.1出厂检验7.2.1.1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7.2.1.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和净含量。7.2.2型式检验7.2.2.1型式检验的试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4、5.5条规定的项目。7.2.2.2正常生产条件下,检验周期每半年一次。但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如原料来源有较大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b)出厂检验结果与上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出入时;c)国家法定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7.3判定规则7.3.1凡劣变、有污染、有异味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品。7.3.2除卫生指标外,其他指标不合格的,应在原批中加倍抽取样本检验不合格项目,检验中仍有一项或以上不合格的,则判为不合格品。7.4复验对检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对留存样或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按GB/T8302的规定加倍取样,对有争议的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为准。8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标签8.1.1标志、标签可按贸易合同规定条款清晰标明标记,但应符合GB7718及GB28050的规定。8.1.2运输包装箱的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规定。8.2包装8.2.1包装容器应干燥、清洁、无异味及不影响茶叶品质。8.2.2接触茶叶的包装材料应符合SB/T10035规定。8.2.3包装应牢固、防潮、整洁,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仓储和运输。8.3运输8.3.1运输应符合SB/T10037的要求。8.3.2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运输时应防潮、防雨、防曝晒;装卸时轻装轻卸,防撞击,防重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8.4贮存8.4.1产品应贮存于清洁、干燥、无异气味的专用仓库中,并用木架子架空离地面25cm以上。8.4.2仓库周围应无异气味污染源。8.4.3贮存仓库不得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灭鼠剂及防霉剂。8.4.4保质期由生产者根据产品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运输和贮存条件等因素自行确定。DB34/T1758—20125AA附录A(规范性附录)云谷大方茶加工工艺A.1工艺流程分为:鲜叶摊青→杀青→理条→摊凉→做形(压扁)→摊凉→辉干。A.1.1摊青A.1.1.1鲜叶应摊放于清洁卫生、设施完好的摊青间,不允许直接摊放在地面。A.1.1.2鲜叶应分清等级,分别摊放。A.1.1.3摊青厚度为3cm~5cm。A.1.1.4摊青时间为4h~6h小时,其间翻叶2次~3次,动作要轻,避免伤叶。A.1.1.5摊放程度以摊青叶含水量降至72%左右为适度。A.1.2杀青A.1.2.1滚筒杀青A.1.2.1.1先开机空转15min~30min预热,待筒体前端三分之一处温度升至280℃左右(手伸入出叶端口时有明显的灼热感)时投入鲜叶,开始多投,随后均匀投叶,要求投叶量稳定,温度控制均匀。A.1.2.1.2随时观察杀青叶杀青程度,看出叶是否速度均匀、杀匀杀透。当出茶口的茶叶始终呈现色泽转暗绿,叶质变软,手握成团,散开有弹性,嫩茎折而不断,无焦边,芽叶完整,清香显露时即为杀青适度。若不是该程度,应及时对筒体倾斜角度进行调整。A.1.2.1.3杀青时间掌握在35s~66s为宜。A.1.2.1.4鲜叶杀青后及时摊凉。A.1.2.2多功能炒茶机杀青A.1.2.2.1先开机空载运行15min~30min预热,待震动槽锅温达到250℃~300℃左右(此时茶叶入锅有炒芝麻似的爆声)时即为杀青适温。A.1.2.2.2杀青温度控制应按照高温杀青,先高后低的原则进行。A.1.2.2.3鲜叶投叶量宜掌握七槽机每锅1kg的标准,杀青时间约3min左右。A.1.2.2.4随时观察鲜叶是否杀匀杀透,当茶叶含水量降至60%左右,即杀青叶色泽转暗绿,叶质变软,手握成团,散开有弹性,嫩茎折而不断,无焦边,芽叶完整,清香显露时即为杀青适度,此时应及时出锅摊凉。A.1.3理条A.1.3.1采用往复式控温理条机进行。A.1.3.2理条机控温达140℃,手摸理条机槽沿有烫手感时投叶;杀青叶均匀投入每一槽锅中,以覆盖槽底为宜。A.1.3.3理条时间为8min~10min,当茶条基本理直即可出锅。A.1.4摊凉DB34/T1758—20126理条叶下机摊凉30min~40min,摊叶厚度3cm~5cm,避免堆积。A.1.5做形(压扁)A.1.5.1采用旋转长板式扁茶炒制机做形。A.1.5.2当锅温达100℃~110℃开始投叶,每机投叶(摊凉理条叶)0.25kg左右;做形后期可适当降低温度。茶坯炒至扁平挺直,七成干左右即出锅。A.1.6摊凉做形后的茶坯应充分摊凉,时间为40min~60min,摊叶厚度3cm~5cm。A.1.7辉干A.1.7.1辉干采用旋转长板式扁茶炒制机进行。A.1.7.2待锅底温度达80℃~90℃时投叶,每机投叶量0.7kg~0.8kg。温度掌握先高后低。炒至含水量在7%以下(此时用手指碾茶成细碎粉末)即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1758-2012 云谷大方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154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