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北京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第一部分(共54分)本部分共22小题,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建国70周年阅兵式上,飞机拉烟原理是吊舱中的彩烟剂被加压N2吹出,送入高温尾气中,尾气中的蒸汽遇冷凝结成雾,形成“彩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彩烟是一种纯净物B.蒸汽凝结为雾发生了化学变化C.蒸汽遇冷形成的雾是一种分散系D.拉烟原理与焰色试验的原理相同2.下列元素属于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是(A.碘B.铁)C.P)D.饱和食盐D.K)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蔗糖溶液水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铁胶体4.下列各项是关于玻璃棒在若干实验中的用途及操作,其中不正确的是(...A.溶解物质时搅拌B.蘸取少量溶液做焰色试验C.过滤时向漏斗中转移液体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引流5.用NaOH固体配制250mL1.00mol/LNaOH溶液时,不必用到的仪器是(..A.试管B.烧杯C.胶头滴管))D.容量瓶)D.KCl溶液6.已知CCl4为非电解质,HCl为电解质,则下列物质中一定含有Cl-的是(A.HCl气体B.液态CCl4C.KClO3溶液7.图表资料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信息。下面是某学生对图表资料的使用,其中不正确的是...()A.根据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直接判断该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判断溶液中的某些置换反应能否发生C.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断某些溶液中的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D.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寻找某些半导体材料8.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包含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形成B.氯化钠固体溶解于水的过程中有离子键被破坏C.是相邻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D.非极性键不属于化学键9.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A.中子数逐渐增多B.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D.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10.某些建筑材料中含有放射性元素中子数之和是(A.50)B.86C.136)D.22222286)Rn(氡),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该原子的质子数与11.科学家制得一种新型分子O4。关于O4和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同素异形体B.等质量的O4和O2所含原子数相同C.都含有共价键D.它们的摩尔质量相同12.如图展示了近代化学发展的几个重要里程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61年波义耳提出了元素的概念并发现了同位素B.1774年拉瓦锡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并揭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C.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并揭示了原子构成的奥秘D.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成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3.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B.浓盐酸需密闭保存C.新制氯水密闭存放于棕色瓶中D.过氧化钠需保持干燥密闭保存14.下列各项表达正确的是())A.用电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过程:B.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C.金属钠在空气中受热燃烧:4Na+O2=2Na2OD.铁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6H+=2Fe3++3H2↑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可以用元素周期律加以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溶解度(25℃):BaCl2>BaSO4C.沸点:H2O>NH3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l2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B.标准状况下,22.4LH2的质量是1gC.1molN2分子的质量是28g6.021023)D.完全中和100mL0.1mol/L的盐酸,至少需要0.2mol/L的NaOH溶液200mL17.下列关于100mL0.1mol/LNa2SO4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nmB.所含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是0.1molC.与50mL0.2mol/LNaCl溶液中所含c(Na+)相同D.取出50mL溶液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8.利用下列物质间的反应,能够说明“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用量等)不同得到产物不同”的观点的是(A.金属钠与水C.氢气与氯气)B.铁粉与盐酸D.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19.下列物质或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焰色呈黄色,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有钾元素B.某气体可使湿润的淀粉KI溶液变蓝,则该气体一定是Cl2C.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D.某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入氯水后溶液变红,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20.下列除杂试剂的选择或除杂操作不正确的是(...选项A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或物质Fe(Cu)固体Na2CO3(NaHCO3)溶液磁铁)除杂操作吸引后弃去剩余固体BCO2通入过量CO2CFeCl2(FeCl3)溶液Fe加入过量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CO2(HCl)气体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依次充分洗气A.AB.BC.CD.D21.在短周期主族元素X、Y、Z中,X与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相同,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X的阳离子与Z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的简单离子半径大于X的简单离子半径。则关于X、Y、Z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最大的是ZB.Z一定是非金属元素C.三种元素不一定是同周期元素D.三种元素可能都是金属元素22.下图是实验室制备K2FeO4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中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B.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C.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Cl2氧化性强于K2FeO4D.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Cl2,则证明了K2FeO4具有氧化性第二部分(共46分)本部分共5题,共46分。23.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⑥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表示该核素组成的符号是__。(2)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3)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写元素符号)。(4)仅由①、⑥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__(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5)金属性:③__④(填“>”或“<”),列举一条能证明该结论的实验事实:__。(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填序号)。a.②、③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b.②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高于⑤c.⑥在化合物中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24.有如下反应:①3Cu+8HNO(稀)=3Cu(NO3)2+2NO↑+4H2O3③2Fe+3Cl22FeCl3②H++OH-=H2O④NaHCO3+NaOH=Na2CO3+H2O⑥NaClO+CO2+H2O=HClO+NaHCO3⑧CO2+H2O=H2CO3⑤CuSO4+2NaOH=Cu(OH)2↓+Na2SO4⑦2Al+2NaOH+2H2O=2NaAlO2+3H2↑请回答:(1)上述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的是___(填序号),因此该类反应属于__反应。(2)反应⑤的离子方程式是__。(3)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填序号)。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i.生成沉淀,ii.放出气体,iii.生成水等难电离物质,若要由反应印证i、ii、iii,则除了这几个反应外,请补充反应:_(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4)由反应①及所学知识判断:在该反应发生的条件下,NO3-、H+、Cu2+的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25.印刷电路板(PCB)是用腐蚀液(FeCl3溶液)将覆铜板上的部分铜腐蚀掉而制得。一种制作PCB并将腐蚀后废液(其中金属阳离子主要含Fe3+、Cu2+、Fe2+)回收再生的流程如图。请回答:(1)腐蚀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上述各池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__池。(3)由置换池中得到固体的操作名称是__。(4)置换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5)请提出利用酸从固体中回收Cu并将滤液回收利用的合理方案:__。(6)向再生池中通入Cl2也可以使废液再生,相比Cl2,用双氧水的优点是__。26.用脱脂棉包住约0.2gNa2O2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如图1),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Na2O2和H2O反应的结论如下,请补充完整:a.有___生成;b.反应放热;Na2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__。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反应前将q导管口连接一橡胶管浸入盛有水的水槽中,滴入水后,观察到___,证明反应是放热的。(3)实验(2)往试管中加水至固体完全溶解且不再有气泡生成后,取出试管,向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针对褪色现象,查阅资料发现原因之一是反应后溶液中有H2O2,使酚酞氧化漂白。同学们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可观察到__色沉淀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27.化学小组同学为探究氯水的成分及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①实验操作(氯水均为新制)实验②实验③实验④实验⑤石蕊溶液先蒸馏水由无色逐渐实验现象变为浅黄绿色色溶液变蓝变红,后褪淀气泡产生白色沉产生大量无色(试管中溶液均为1mL,均滴入氯水5滴)(1)证明氯水中含有Cl-的是实验__(填序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__。(2)由实验②的现象可推断非金属性:Cl__I(填“>”或“<”),由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Cl和I同主族,__,得电子能力:Cl>I(请补充完整)。(3)实验③中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含有__(填微粒符号,下同);使溶液褪色的微粒是__。(4)同学们根据“H2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分解”的性质,认为实验⑤中现象不一定说明氧化性Cl2>H2O2。为证实Cl2将H2O2氧化,可继续补充实验:__(填操作、现象)。(5)同学们发现久置的氯水会失去漂白性,溶液由黄绿色变为无色。为探究氯水失效的原因,进行实验:用强光照射盛有氯水的密闭广口瓶,并用传感器测定广口瓶中数据,得到如图曲线。解释上两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__。若在上述整个实验过程中测定溶液的pH,pH的变化是__。化学试题参考答案1-10.CCCBADADCD21-22.DD23.(1).>24.2111-20.DDBAAACDDBH(2).(3).Na(4).(5).极性(8).bc(6).(7).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比Al更容易(1).①③⑦(2).氧化还原(3).Cu2++2OH-=Cu(OH)2↓(6).NO3->Cu2+>H+(3).过滤(4).②④⑤⑥(5).2H++CO32-=CO2↑+H2O25.(1).Cu+2FeCl3=CuCl2+2FeCl2Fe+2Fe3+=3Fe2+、Fe+Cu2+=Fe2++Cu得到Cu,并将滤液加入再生池26.(1).O2(2).沉降(4).(5).用盐酸溶解固体中的Fe,过滤后(6).避免有毒气体污染环境(3).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4).有气泡冒出(5).红褐(3).>(6).HClO(2).2Na2O2+2H2O=4NaOH+O2↑导管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有O2生成(6).2Fe2++H2O2+4OH-=2Fe(OH)3↓27.(1).④(2).Cl2+H2O=H++Cl-+HClO、Cl-+Ag+=AgCl↓(5).H+(或HCl)(4).核外电子层数:Cl<I,原子半径:Cl<I(8).由于2HClO(7).反应后向溶液中加入1mL2%AgNO3溶液,产生的沉淀量明显大于实验④2HCl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27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