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实施方案
灵台县新开乡寺底村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灵台县新开乡寺底村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实施单位:新开乡寺底村鑫业养牛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牛建国项目建设地址:灵台县新开乡寺底村项目申报部门:灵台县财政局灵台县畜牧兽医局项目建设属性:新建总投资:150万元二、项目基本信息(一)项目与项目单位概况灵台县新开乡寺底村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计划在新开乡寺底村实施。全村现有人口1153人,耕地面积3175亩,年产粮食950多吨,牛存栏469头,存栏5头以上大户10户,10头以上大户5户,为了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提高养牛经济效益,2014年计划投资150万元,按照《甘肃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试行)》规程,建设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一处。购买优质基础母牛100头,新建单列式温棚牛舍10栋50间750平方米,观察牛舍1栋5间75平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饲料加工厂房及库房5间100平方米,冻配室15平方米,防疫消毒室30平方米。购置饲料加工、防疫及冻配器材10件(套)。进行标准化肉牛繁育肥,示范推广无公害标准化舍饲养殖和冻精授配等技术。项目建成后,年繁育优质牛犊100头,育肥出栏优质肉牛100头,年出栏规模达到200头,收入达到80万元。项目实施单位新开乡寺底村鑫业养牛专业合作社聘请乡畜牧站4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技术顾问,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全程的技术和经纪服务。项目所在地新开乡人民政府有多年项目管理和实施经验,可以为合作社项目实施提供咨询服务,行使监督职能。(二)投资必要性分析该项目符合中央“大力发展畜牧业,扩大畜禽良种补贴规模,推广健康养殖方式,安排专项投入支持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建设试点,组织实施生物工程,推广秸杆氨化、养畜等技术”政策精神。实施该项目,能充分发挥当地畜牧产业优势,实现人畜分离,使畜牧生产方式由分散养殖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转变,通过推行“八统一”(即统一饲养品种、统一饲料配方、统一饲养规程、统一防疫、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产地)和产品质量认证管理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有效控制和防止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与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帮助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三)市场分析2012年底全县牛存栏为11.3万头,出栏6.07万头,年深加工及外销优质肉牛8万多头以上,为全县草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加之陕西等周边地区年在我县采购肉牛2.5万头,产品销路有保障,市场前景可观。(四)生产、建设条件分析全乡耕地面积4.5万亩,年产粮食1.1万吨,天然草场1.4万亩,野生饲草和作物秸杆、饲料粮丰富,加之耕地种植苜蓿1.1万亩,牧草产量1850万吨,全乡有各类青贮氨化设施1200多眼,年青贮氨化饲料1.2万吨,完全可以满足本项目需要。项目建设区位于新开乡塬面地区,境内土地平坦,土壤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草场资源丰富,集雨水窖等小型节灌设施齐全,自然资源条件适合发展养牛业。水源充足、水质好,能确保项目建设用水及后期饲养需求;水泥、木材和砂石料等建设用材就近可取,区内道路纵横交错,原材料及产品运输方便。该村有多年生优质牧草830亩,2012年末牛存栏469头,存栏5头以上大户10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具备立项建设的条件。(五)建设方案养殖小区建设分管理区、饲养区、饲料加工和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区四个部分,入驻养牛户10户以上。具体建设内容是:1、购进优质基础母牛100头,示范推广黄牛改良及肉牛无公害、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2、新建温棚牛舍10座50间750立方米,青贮窖1000立方米。3、新建管理用房3间45平方米,其中冻配室1间15平方米,建成防疫消毒室2间30平方米,购置防疫冻配设备6件。4、新建饲草料加工房及库房5间150平方米,购置饲草加工设备4台(件)。5、新建病死畜隔离室30平方米,焚尸坑30立方米,排污渠200米,沼气池3个。6、砂化场内道路600米;配套供水供电等设施。7、完成技术推广及培训200人次。8、建设用地采用租赁方式,租赁土地10亩,租赁期限15年。三、项目实施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畜牧业生产总体水平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标准化为主要建设模式,实行多元化投资,围绕养牛业,采取行政推动、政策拉动、服务促动等措施和民办、民营、公助的运作方式,并有效控制畜类粪便对环境的污染,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的流行,努力推进全村全乡乃至全县畜牧业健康快速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一)资金筹措方案项目资金来源一、申请财政补助金额(万元)1001、中央财政2、省级财政3、市级财政4、县及县以下财政二、项目单位投入三、银行贷款四、群众自筹合计(二)、分项投资概算投资构成办公用房及仓库建设购牛牛舍建设青贮窖建设饲料加工机械等生产设施冻精授配室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技术咨询培训费供电、供水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土地租赁费金额860451046.523110.510050150其中财政补助83030546.523110.5合计(三)主要财务指标150100销售收入: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良种犊牛100头,每头犊牛售价4000元,实现收入40万元。育肥出栏肉牛100头,每头售价6000元,实现收入60万元。销售利润:年出栏良种犊牛100头,犊牛繁育成本(2000元/头×100头)20万元,年实现利润20万元。年育肥出栏肉牛100头,育肥成本(3200元/头×100头)32万元,实现收入28万元。税金:产品销售后带动贩运加工等产业增加税收3万元。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48/150×100%=32%五、社会效益分析1、示范带动作用项目建成后,带动全乡实现肉牛改良2000头,使全乡养牛户增收140万元。同时将进一步提升新开乡乃至灵台县草畜产品品质和科技含量,有效防止疫情发生,使良种肉牛舍饲科学饲养管理技术、无公害标准化养殖技术和黄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普及率、肉牛良种率分别提高15%、10%、28%、45%。2、促进农民增收该项目实施后,通过冻精授配等手段,加快黄牛改良,可提高养牛业科技含量,直接受益者是合作社社员及入驻农户,年出栏优质牛犊100头,育肥出栏优质肉牛100头,净收入达到80万元。社员及养殖户直接增收48万元,户均达1.2万元,效益十分明显。同时可带动全村每年新增养殖户80多户,新增牛出栏200头。3、公共服务覆盖范围项目投产后可带动全乡增加养牛大户300户,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300多名。4、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建成后,养殖小区每年可消化玉米秸杆4000吨左右,大量减少农户焚烧秸杆所造成大气污染。牛粪便通过沼气池转化为沼肥,将全面改善耕地理化性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改造中低产田,促进粮食稳产高产。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可实现人畜分离,生活区和养殖区分离,有效防止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和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较好地解决人畜同处、庭院环境污染等问题。六、结论1、该项目选址立项准确,项目设计既符合《甘肃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试行)》规程,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潜力巨大。2、项目建设资源条件优越,发展空间大,产品销路有保障、市场前景广阔。3、实施该项目具备产业基础,技术力量雄厚,自筹资金有保障。4、项目建成后,不仅能使入驻小区养牛户年增加收入4万元,带动贩运等产业增加税收3万元,同时可切实改变传统的养殖方式,使草畜产品科技含量和无公害标准化舍饲养殖技术、黄牛冻精授配改良技术普及率分别提高15%、10%、28%和45%,还可有效防止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和流行,对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确保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七、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项目建设目标责任制,明确建设责任人,明确任务、时间、进度、标准和要求,确保项目建设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2、加强协调,强化政策扶持。严格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优惠政策,协调乡村两级进一步放宽、放活政策,划拨建设小区用地。同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增加贷款数额,减化信贷手续,支持养殖小区建设。3、加强服务,强化技术指导。聘请县畜牧中心和乡畜牧站业务骨干在产前做好小区可行性论证、场地考察、场舍建设模式设计、规章制度的制订;在生产中承担起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咨询、饲料配制等服务工作;在产后协助业主搞好产品销售、信息传递等服务,推动小区健康发展,从面带动乡村养牛业的快速发展。4、加强防疫,强化卫生监管。派出乡畜牧站技术人员协助小区建立养殖、防检档案,依法加强对养殖小区的防疫监督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业务素质,防止小区内疫病传播、交叉感染的发生。
本文标题: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235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