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说课稿
说教材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说课稿《团团圆圆过中秋》这课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通过“中秋”,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基本的节日民俗和节日的含义,感受各民族共有的节日与传统,产生民族的归属感;通过文化共同体的节日、习俗教育,帮助学生奠基公共意识;并且引导儿童通过“回忆以往的中秋怎么过”去品出生活的文化与道德的意蕴,使儿童成为文化传统的承载者,同时教育学生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尊敬和关爱老人。说学情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接受新事物的可塑性很强。在本单元前三个主题的学习中,学生对于秋天的季节特征、秋天的美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介绍一些有关秋天的节日,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了解,从而知道欣赏自然,同时在“团团圆圆过中秋”的节日气氛里体会家人之间的亲情,能够愉快、积极的生活,能够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秋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学生对实际生活的中秋节不是了解很多,只限于知道要吃月饼,没有感受到中秋的月圆也代表着人的团圆。本节课,以儿童的眼睛去看待节日,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初步了解,并激发儿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之情。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习俗、由来或传说,知道中秋节是秋季人们为了团圆而欢度的民族传统节日,简单了解重阳节等秋天里的其他节日。2.能力目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学会交流、分享,提高思维和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懂得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尊敬和关爱老人。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说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身边的人是怎样欢度中秋这一传统节日的。难点:在交流合作中,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学准备1.设计预学单2.制作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营造氛围,找中秋(一)播放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揭示课题。(二)出示三年中秋节的日历,学生在对比后发现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设计意图:歌曲的播放,营造中秋的节日氛围唤起学生对节日的记忆,感受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并由此引出本课话题“过中秋”,接着让学生从日历中找“中秋节”,通过三年的中秋日期对比,明确中秋节是以农历日期为规定的,了解传统节日“传统”的含义。】二、联系实际,话中秋(一)回忆生活,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过中秋的。(二)分享资料,了解中秋节的来历或习俗。【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帮助学生了解中秋的习俗。课前让学生收集了各地的中秋习俗,课上让学生汇报,结合课本和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中秋习俗,重点是“细细品味我们的中秋是怎么过的”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下,引导学生回忆“拜月”“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的经历与心情,感受亲人欢聚一堂的喜悦,让学生在回忆中产生情感共鸣,在现代习俗与古老传说的交汇中,感受传统节日这个民族文化共同体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潜移默化地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三、情感交流,品中秋(一)阅读教材中学生的习作,体会:中秋是个什么样的节日。(二)吟诵有关中秋的诗词,体会思念之情。(三)小组合作,在观、尝、分月饼中,体会爱与思念的味道。(四)为中秋佳节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不能回家过节和亲人团聚的人们送上祝福。【设计意图:课本中有这么一句话“团圆和思念是中秋节的味道”,因此,我觉得除了让学生感受“团团圆圆过中秋”的喜悦,还要让学生品味“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无奈。我通过利用课本中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诵读咏月思亲的诗词佳句,分享月饼、送祝福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亲人团聚的喜悦和亲人间的思念之情,品味中秋“思念”之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引发学生心存感恩,好好珍惜拥有的这份幸福,实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目标。】四、多元延伸,拓中秋(一)讨论:秋天里还有什么节日。(二)借助课文插图,了解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中秋节话题的拓展延伸,拓展到对秋天其他节日的了解。这个“其他节日”,既包括中原地区的、汉族的,也包括其他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秋天丰富的节日,奠基多元的文化意识。借助文本《重阳节》,引导学生懂得重阳节爱亲敬老的文化内涵,希望他们能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生活中做到敬老爱老。】说板书设计团团圆圆过中秋传统节日团聚思念幸福感恩
本文标题: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团团圆圆过中秋》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21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