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纸/图片/标牌 > GB 188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
书书书!#$%&’’()*犌犅1886.41—2015!#$%&’(!)*+ ,-.20150922/02016032212!#$%&’’(+,&-.,/012/0书书书犌犅1886.41—2015Ⅰ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B13886—2007《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本标准与GB13886—200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犌犅1886.41—201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甘兰黑腐病黄单胞菌(犡犪狀狋犺狅犿狅狀犪狊犮犪犿狆犲狊狋狉犻狊)为产生菌,以淀粉质为主要原料,经特定的生物发酵并经提纯、干燥、粉碎而成的食品添加剂黄原胶。2 结构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类白色或浅米黄色状态颗粒或粉末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犌犅1886.41—20152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黏度/cP≥600附录A中A.3剪切性能值≥6.5附录A中A.4干燥失重,狑/%≤15.0附录A中A.5灰分,狑/%≤16.0附录A中A.6总氮,狑/%≤1.5附录A中A.7丙酮酸,狑/%≥1.5附录A中A.8铅(Pb)/(mg/kg)≤2.0GB5009.123.3 微生物学指标微生物学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微生物学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菌落总数/(CFU/g)≤5000GB4789.2大肠菌群/(MPN/g)≤3.0GB4789.3沙门氏菌0/25gGB4789.4霉菌和酵母/(CFU/g)≤500GB4789.15犌犅1886.41—20153 附 录 犃检验方法犃.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之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犃.2 鉴别试验犃.2.1 溶解性试验称取1g(精确到0.01g)试样,慢慢倾入装有100mL水的烧杯中,浸泡15min后,小心将搅拌棒浸入水中,慢慢开启搅拌器至转速200r/min,25min后即可完全溶解。按该方法将试样加入乙醇、丙酮或乙醚中不溶解。犃.2.2 凝胶试验加300mL水于500mL烧杯中,预热至80℃,开启搅拌器至转速200r/min,边搅拌边加入干燥试样和槐豆胶各1.5g(精确到0.01g),至混合物形成溶液后,继续搅拌30min以上(搅拌过程中水温不低于60℃)。停止搅拌,在室温下至少冷却2h,当温度降到低于40℃时,形成凝胶状物。按该方法制备1%的试样溶液作为对照,不加槐豆胶,无此胶状物出现。犃.3 黏度的测定犃.3.1 仪器和设备Brookfield旋转黏度计或其他同等性能黏度计。犃.3.2 测定条件犃.3.2.1 转子型号:3号转子。犃.3.2.2 转子转速:60r/min。犃.3.2.3 测定温度:24℃~25℃。犃.3.3 分析步骤犃.3.3.1 制备含有1%试样和1%氯化钾的溶液犃.3.3.1.1 用洁净、干燥的称量纸分别称取3g试样和氯化钾(精确至0.01g),混合均匀。犃.3.3.1.2 量取300mL蒸馏水倒入400mL烧杯中。犃.3.3.1.3 将该盛水的烧杯置于搅拌器下,开启搅拌器,将混合好的试样慢慢向搅拌叶与杯壁之间的水中加入,并开始计时,800r/min连续搅拌2h,温度保持24℃~25℃。犃.3.3.1.4 停止搅拌,取出杯子,用搅拌棒或其他类似物上下翻动溶液几下。犌犅1886.41—20154 犃.3.3.2 测定取适量含有1%试样和1%氯化钾的溶液,置于100mL高型烧杯中,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测定。犃.4 剪切性能值的测定犃.4.1 测定方法按A.3分别测定3号转子在转速6r/min和60r/min时的黏度值。犃.4.2 结果计算剪切性能值犖,按式(A.1)计算:犖=η1η2…………………………(A.1) 式中:η1———转速6r/min时的黏度值,单位为厘泊(cP);η2———转速60r/min时的黏度值,单位为厘泊(cP)。犃.5 干燥失重的测定犃.5.1 方法提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将试样烘干至恒重,计算失去的物质质量。犃.5.2 仪器和设备犃.5.2.1 玻璃制称量瓶:内径60mm~70mm,高35mm以下。犃.5.2.2 电热恒温干燥箱。犃.5.3 分析步骤将称量瓶置于105℃±1℃的烘箱干燥30min,恒重。于该称量瓶中准确称取1.0g~2.0g的试样(精确至0.0001g),加盖,侧摇,使试样在称量瓶中均匀分布,将载物的称量瓶放入烘箱中,打开瓶盖,将瓶盖留在烘箱内,在105℃±1℃下干燥2.5h,打开烘箱,将带试样的称量瓶立即盖上盖子,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恒重,根据减轻的质量和取样量计算干燥失重。犃.5.4 结果计算干燥失重的质量分数狑1,按式(A.2)计算:狑1=犿1-犿2犿×100%…………………………(A.2) 式中:犿1———烘干前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2———烘干后称量瓶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犌犅1886.41—20155 犃.6 灰分的测定试样先在105℃±1℃下干燥4h,然后按GB5009.4规定的方法测定灰分含量。犃.7 总氮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氮测定法中的“半微量法”测定。犃.8 丙酮酸的测定犃.8.1 试剂和材料犃.8.1.1 丙酮酸。犃.8.1.2 2,4二硝基苯肼。犃.8.1.3 乙酸乙酯。犃.8.1.4 盐酸溶液:1mol/L、2mol/L。犃.8.1.5 碳酸钠标准溶液:按GB/T601中的规定配制和标定。犃.8.2 标准溶液制备准确称取45.0mg丙酮酸,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取10.0mL此溶液置于50mL具塞烧瓶中,吸取20mL1mol/L盐酸加入烧瓶中,称量烧瓶,回流加热3h,采取措施防止水蒸气损失。冷却至室温,并补充回流过程中所失去的水分。移取1.0mL2,4二硝基苯肼的盐酸溶液(1∶200,盐酸溶液为2mol/L)于30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具塞烧瓶中经回流处理的溶液,混匀,置室温下5min,用5mL乙酸乙酯萃取,弃去水层,用5mL碳酸钠标准溶液萃取乙酸乙酯中的腙,萃取三次,收集萃取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碳酸钠标准溶液稀释至刻度。犃.8.3 试样溶液制备准确称取600.0mg(精确到0.01mg)试样,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取10.0mL此溶液置于50mL具塞烧瓶中,接下来的操作步骤同A.8.2,即从“吸取20mL1mol/L盐酸加入烧瓶中”开始至“用碳酸钠标准溶液稀释至刻度”。犃.8.4 测定在适宜的分光光度计上用1cm比色皿,在约375nm处的最大吸收峰下,以碳酸钠标准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试样溶液的吸光度应等于或高于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本文标题:GB 1886.41-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黄原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4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