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9年春季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中要求掌握的重大问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与主要历史任务。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源何在?带来的有:⑴对中国政治方面的侵害:1直接割占、租借中国领土2划分势力范围3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4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⑵对中国经济方面的侵害:1强开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实行商品倾销4进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经济命脉⑶对中国文化方面的侵害:进行文化渗透⑷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新思潮引入根源: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和经济技术的落后。3,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及启示。太平天国运动:原因:⑴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⑵主观原因:作为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A思想上:没有指导革命的先进理论B政治上:提不出科学彻底的革命纲领C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倾向,不能长期保持内部团结。D军事上:也犯了一系列错误。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洋务运动原因:⑴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⑵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⑶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启示: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仅仅依靠引进先进技术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维新运动:原因:主要原因是维新派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1)缺乏彻底反封建勇气。维新派虽然同封建势力有矛盾,但是不敢摧毁封建势力,不想推翻现有的政权和制度,希望通过和平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实现变法图强,把希望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在理论指导上,打出孔子的招牌进行变法,虽然具有减少改革阻力的策略意义,但也暴露了维新派的软弱无力。(2)缺乏彻底反帝勇气。虽然同帝国主义有矛盾,缺乏彻底反抗帝国主义的勇气,认为不必正面反对帝国主义,通过资本主义改革,使中国富强起来,就能免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甚至寄希望于英美的支持。(3)缺乏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军队的支持。这种缺点致使不流血的维新变法最后以流血的政变而告终,证明想用和平的改革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在中国行不通。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同时,戊戌维新运动也初步地暴露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4,为什么说“告别革命”论的观点是错误的?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何在?原因: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阻碍各种运动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要想改变中国现在的状况,首先要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对于存在了几千年、在中国根深蒂固的制度,必须运用革命手段才能成功,“告别革命论”直接否定了辛亥革命之后的一切革命运动,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是错误的。革命不是对生产力的破坏,而是解放生产力,是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当通过改良不能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时,只能通过革命手段来解决。必然性:⑴民族危机加深和社会矛盾激化⑵清末新政及其失败——清政府统治腐朽,无法实现政治革新。⑶社会基础的具备——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⑷革命者的主观努力——理论准备、组织准备、前期的革命活动与舆论动员5,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及其启示。历史意义:⑴动摇了中国的反动统治,使其再也无法稳定下来。⑵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⑶促进人们思想的进一步解放。⑷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的思想习惯、社会风俗开始发生积极变化。⑸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失败原因:客观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扼杀这场革命;主观原因:(1)没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2)没有群众基础(虽有社会革命主张,却未实行)(3)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启示:资产阶级共和的方案不能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6,在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以及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⑴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⑵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⑶十月革命广泛发动民众的方法,启示了中国先进分子去研究其方法和主义。⑷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掠夺和中国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双重作用下,中国逐步沧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阶级矛盾日益严重。为了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发展与人的解放,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寻求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⑸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分析与传播促使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怎么样:⑴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为新思想的传播打开了大门。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怀疑增长了。⑶中国先进分子从十月革命中得到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开始推动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⑷五四运动后,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进步青年,经过各自摸索,逐步划清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界限,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7,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⑴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⑵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指导思想。由于中国共产党掌握着马列主义这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因此它能够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⑶中国革命的性质虽然仍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已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旧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是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⑷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前进方向。8,如何看待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包括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否改变以及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性质两大方面)⑴关于社会性质问题:①南京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为帝国主义对华扩张敞开了大门。②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中国社会经济活动和土地关系中仍居于统治地位。③利用超经济的力量,即依靠国家政权力量一方面掠夺工农劳动群众及其他小生产者,一方面压迫民族资产阶级、对人民巧取豪夺,聚敛了大量财富。因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并没有根本上的变化。⑵关于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问题:国民政府是一党专政的军事独裁统治性质。表现在:①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建立了庞大的军队。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力量,国民党还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③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活动,国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规定十户为甲,十甲为保,分设甲长、保长。保甲内各户要互相监视、互相告发,在保甲内强制实行“连坐法”。④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国民党还厉行文化专制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则推行专制主义。9,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为什么必须要走农村中心道路?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原因:⑴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敌人力量强大,农村敌人统治薄弱;无产阶级力量弱小,农民占人口的大多数,他们深受压迫剥削,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⑵中国革命的需要:大革命失败后,蒋汪合流,疯狂屠杀革命党人,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为积蓄革命力量,需要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同时,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只有发动农民进行革命斗争,才能形成巨大的革命力量;⑶实践得出的结论:大革命后,中共为挽救革命发动的一系列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失败了,实践证明,中心城市革命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开辟:(1)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2)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3)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4)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5)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10.在土地革命时期,我党曾多次犯“左”倾机会主义的原因何在?⑴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实践经验还非常有限,对中国情况的复杂性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缺乏认识,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还不甚了解,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还没有统一的理解。⑵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⑶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⑷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干预。⒒如何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⑴战略防御阶段时期的正面战场重大战役有: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起到了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梦想,大量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促进抗日相持阶段的到来;2客观上掩护了八路军、新四军的游击战略的实施;3在相当长时间内阻止了亚洲局部战争的扩大,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贡献等重大作用。⑵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随着日军侵略策略的变化,国民党正面战场也随之出现了重大变化,呈现出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仍继续抗战,进行了若干次重大战役,如:常德会战,桂南会战,枣宜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开辟滇缅战场等。另一方面在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大搞反共摩擦(特别重要的是皖南事变)。总的来说,抗战进入相持后,国民党消极抗战开始显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消极抗战趋势日益明显。1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⑴中共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依靠群众以取得抗战
本文标题:近现代史重点及大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6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