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文献整理-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文献整理】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尿布性皮炎可导致皮肤损伤引起疼痛,导致患儿不适、烦躁等,严重时还可继发细菌及真菌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的发生。目前,国内婴幼儿尿布性皮炎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多为经验性沿袭或参考成人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制订,缺乏以循证为基础的高质量的证据和护理专家共识。因此,北京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外最新指南和最佳实践,并结合国内的临床实际情况,制订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以期为了更好地做好婴幼儿皮肤护理,降低尿布性皮炎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参考。要点如下:专家组将证据等级分为I-V级,I级为随机对照试验/其他实验性研究;Ⅱ级为类实验性研究;Ⅲ级为观察性-分析性研究;Ⅳ级为观察性-描述性研究;V级为专家意见、基础研究。并就推荐意见的强度达成如下共识,A类:已证实/一致公认有效,可以指导实践;B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有效,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指导实践;C类:有关证据/观点提供了一些支持,但应注意其应用局限;D类:证据薄弱,仅基于专家共识。《共识》的内容分为,尿布性皮炎的评估、预防与护理、继发性感染的控制等主要部分。1.尿布性皮炎的评估1.1危险因素的评估①年龄(Ⅲ,A)。②食物种类:如纯母乳、配方奶、混合喂养,添加辅食、普食(Ⅲ,A)。③营养状况:包括BMI、皮下脂肪厚度(V,B)。④排便情况:大便次数、性状、量;小便次数、量(Ⅲ,A)。⑤清洁卫生状况:是否及时更换纸尿裤;是否便后对婴幼儿臀部进行清洗、保持局部干燥;是否在接触婴幼儿皮肤前洗手(Ⅲ,A)。⑥原发疾病情况:是否患肠道疾病、免疫缺陷病及合并皮肤感染(Ⅳ,A)。⑦用药情况:如使用利尿剂、抗生素(Ⅲ,A)。⑧过敏史:是否为敏感性皮肤;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对牛奶蛋白过敏(Ⅳ,A)。⑨既往尿布性皮炎的发生情况(Ⅳ,A)。1.2严重程度的评估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级四度,三级指0级、1级、2级;4个分度依次为:正常皮肤、轻度尿布性皮炎(皮肤红疹、无破损)、中度(皮肤红疹、部分皮肤破损)、重度(皮肤红疹、大面积皮肤破损或非压力性溃疡),见图1。2.尿布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2.1选择合适的护理用物①推荐使用一次性纸尿裤(I,A)。②使用高吸收性、透气性好、质量可靠的纸尿裤(I,A)。③纸尿裤应型号合适、松紧适宜(V,A)。④如对纸尿裤过敏,应更换其他品牌或选用柔软的棉质尿布(Ⅳ,A)。2.2更换时机①新生儿每2h更换纸尿裤1次(Ⅲ,B)。②婴幼儿每2-3h更换1次(Ⅲ,B)。③敏感性皮肤患儿增加更换频次(Ⅳ,A)。④排便后~及时更换纸尿裤(Ⅲ,A)。⑤应用利尿剂后1h更换纸尿裤(V,B)。⑥保持纸尿裤区域皮肤清洁、干燥:每天固定时间解开纸尿裤,充分暴露臀部30-60min/次,每日3次,注意保暖(V,B)。2.3清洁纸尿裤区域皮肤①每次排便后及时移除纸尿裤,使用37-40℃温水和软棉布清洁皮肤或使用婴幼儿专用的湿巾(需不含芳香剂、乙醇、荧光剂、染料)清洁皮肤(I,A)。②动作轻柔,采用非摩擦的方法清洁皮肤,轻轻拍干或沾干未破损的皮肤(I,A)。3.尿布性皮炎继发感染的处理根据风险评估后患儿尿布性皮炎严重程度,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0级(无尿布性皮炎):每次更换纸尿裤清洁皮肤后涂抹滋润油(如滋润隔离霜、凡士林、鞣酸软膏等),不建议使用爽身粉(I,A)。②1级(轻度尿布性皮炎):在皮肤发红处涂抹不含乙醇、有隔离作用的皮肤保护剂,将乳膏、软膏或糊剂形式的外用屏障制剂作为轻度尿布皮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粪便、尿液对皮肤的刺激(Ⅱ,A)。③2级(中度/重度尿布性皮炎):若有液体渗出应先处理渗出液,再涂吸收性粉状药物(如竣甲基纤维素钠粉末或其他成分的造口护肤粉),最后涂抹不含乙醇的皮肤保护剂(Ⅲ,A)。④如合并真菌感染,可在涂抹抗真菌粉剂后使用皮肤保护剂覆盖或遵照医嘱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1%克霉唑(I,A)。⑤实施以上措施后,如皮肤状况在72h后无改善或迅速恶化,应联系多学科小组的专家成员(如皮肤科医生、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会诊(Ⅲ,A)。⑥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建议常规使用抗生素药膏预防和治疗尿布性皮炎,不鼓励局部使用激素类药物(Ⅳ,A)。4.尿布性皮炎预防和处理流程图
本文标题:文献整理-婴幼儿尿布性皮炎护理实践专家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71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