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
ICS65.150B52DB11京市地方标准DB11/XXXXX—XXXX北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Guidelinesconstructiontechnologyinindustrialrecirculationsystem(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8年5月2日)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XXXXX—XXXX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史东杰、朱华、胡金有、张欣、李文通、李荣妮、孙砚胜。IDB11/XXXXX—XXXX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术语和定义、选址、设施设备及工艺流程等方面的技术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规模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建造。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607NY5051NY5070NY5361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水产品中鱼药残留限量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industrialrecirculatingaquaculture指在室内养殖池中采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工业化手段,控制养殖生物的生活环境,并对使用过的养殖水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循环利用,是一种水生动植物集约化、智能化养殖方式。3.2蛋白分离Proteinseparation1DB11/XXXXX—XXXX指利用气泡表面能够吸附混杂在水中的各种颗粒状的污垢以及可溶性的有机物,采用充氧设备或旋涡泵产生大量的气泡,将通过蛋白质分离器将养殖用水净化,这些气泡全部集中在水面进行分离或浓缩的过程。4选址宜选择环境安静、水资源充足、周围无污染源、交通供电便利、公共配套设施齐全的地点,并符合NY5361的规定。取水水源和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5设施设备5.1养殖车间多为一层结构,长方形,单跨或多跨,每跨间距9m~15m。车间墙体高度可在2m~2.5m之间,车间四周为水泥砖混墙体,外墙厚24cm,屋顶采用三角尖顶或拱形结构,目前拱形结构较为普遍,屋顶为钢架,木架或钢木混合架,顶面为石棉瓦、玻璃钢瓦或塑料薄膜覆盖,车间采光可通过屋顶设透明带或墙体开窗。养殖车间应结构牢固,屋顶能够防风与防压。5.2养殖池养殖池采用砖砌或是混凝土浇筑结构,形状按水流转动流畅、排污清洁彻底和地面利用率高的原则设计,池内壁要平滑,池面宜宽阔,以圆形和方形去角为宜。养殖池面积30m~50m,深度60cm~100cm,池底应四周略高,向中央倾斜,坡度3%~10%,池中央设置排水口,排水口安装多孔排水管。新鱼池内壁上要涂以塑胶漆,也可贴瓷砖。可根据养殖对象,适当调整养殖面积和深度。养殖池要具备独立的进、排水口,进水口设在池上方,进水水流方向与鱼池圆切线成45°角,利用水的旋流将池中污物集中到池底中央。调整水处理池垂直排水管的高低可以调整由排水管以及由池面排水口所排出的水量。过量的水通常由垂直排水管排水较理想,这样可将池中污物清除,夏天水温高而水面漂浮杂物多时,需打开池面排水管,增加上层水排放,将水面漂浮杂物排出。经处理池过滤净化后的水用水泵抽提送回养殖池,可设两个或数个喷口入池,几个循环水进口进水方向必须与进水口方向一致,宜向右方入池,使池水发生右向左的旋转为佳。5.3蓄水池蓄水池应能完全排干,水容量为总养成水体的1/3以上,以方形为宜,面积为养殖池的40%。5.4废水池222DB11/XXXXX—XXXX根据养殖池面积和养殖期间换水量确定废水池大小,面积为养殖池的10%~20%。采用曝气、颗粒过滤等技术使养殖废水达NY5051要求。5.55.5.1水处理设施颗粒过滤采用防腐材料制作的微滤机,将残饵、粪便等固体和高浓度的杂物实时分离出去,减轻下一流程的生物处理负荷。微滤机:过滤面积一般为10m~30m,孔径41μm-158μm,过滤精度200目~400目,处理水量300m/h~600m/h,配备动力为1.1kw~4kw。5.5.2筛网过滤在循环水泵前安装固定式筛网过滤器,筛网一般为尼龙、锦纶、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网目以150目为宜,筛网需定时清洗,确保水流畅通。5.5.3蛋白分离利用蛋白分离器将微滤机无法分离的悬浮物及胶质蛋白等细小杂质分离出去。蛋白质分离器:规格一般为Ф450×,1650mm~Ф1500×,3000mm,进出水口Ф50mm/Ф90mm~Ф200mm/Ф250mm,处理量为10m/h~200m/h,泡沫排污口Ф110mm~Ф250mm。5.5.4生物处理生物过滤池容量一般为养殖池的2倍~3倍,多为浸没式,由多级串连而成。生物填料采用阶梯式生物料1:200,数量为200m,比表面积大于养殖系统的生物承载量的25%左右。生物滤池应在使用前30d~40d加水进行内循环运转,接种活菌制剂或培养菌种,使滤料上形成生物膜。在生物处理的同时可曝气,驱除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气等有害气体。5.5.5消毒灭菌紫外线杀菌采用渠道式装置,其杀菌效果受水体透明度和水深的双重影响,当循环水的可见度很低时,灭菌效率也较低。紫外线杀菌时最有效波长为240μm,一般选240μm~280μm的灯管即可。同时安装臭氧发生器,产量范围为25g/h~100g/h,并辅助添置臭氧流量计,保证臭氧的投入浓度0.5mg/L~1.2mg/L,预防浓度0.5mg/L~0.7mg/L。5.5.6沉淀砂滤5.5.6.1利用吸附原理的滤材利用吸附原理将溶解在水中有害离子去除,常用滤材有活性碳、麦饭石等,其它还有离子交换树脂等,但需要有特殊装置。33333223DB11/XXXXX—XXXX5.5.6.2着生有益菌群的滤材利用大的比表面积易使有益细菌群繁殖着生的滤材,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质,如生化球、生化毡、毛刷等。5.6配套设施5.6.1温控设备板式换热器板片材料用耐腐蚀材料制作,密封材料可选用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氟橡胶、氟丁橡胶和硅橡胶等胶种,使用压力1.0MPa~2.5MPa,使用温度为-20℃~150℃,单台装机面积可在1㎡~1000㎡范围内任意设计选用,最大处理量液体/气体为30/300~1200/12000,传热系数K为3000W/m·℃~7000W/m·℃),散热损失<1%。5.6.2增氧装置高效溶氧器,常见流量300m/h~600m/h,常用功率为2.2kw~4.4kw,采用罐装液氧进行循环充氧,出水口溶氧达35mg/L,可保证养殖用水的溶氧含量控制在8mg/L~12mg/L之间,氧气利用率达8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工厂化条件下养殖对象快速生长的要求。5.6.3供水设备根据用水量确定水泵的功率、数量及输水管道的管径。常用循环泵的流量为60m/h~120m/h,配带电动机常见功率为22kw~30kw,转速2960r/min。安装材料包括PVC管道、阀门和紧固件等。5.6.4水质监控系统可自动监测水温、pH值、电导率与溶解氧等水质指标。5.6.5其他设备加液计量泵常见流量为2.0L/h~4.0L/h;pH加液器流量常见为20m/h~80m/h;罗茨鼓风机常见风量为0.67m3/min~209m/min,压力为19.6kPa~117.6kPa,电机功率为0.75kw~280kw。3333333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本文标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建设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37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