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一国家政策导向1《“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发(2016)73号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快构建自动控制与感知技术、工业软硬件、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等制造业新基础,建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增强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基础技术和产业支撑能力。组织实施“芯火”计划和传感器产业提升工程,加快传感器、过程控制芯片、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快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制造执行系统、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强软件定义和支撑制造业的基础性作用。支持开展关键技术、网络、平台、应用环境的兼容适配、互联互通和互操作测试验证,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系统、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积极推进制造企业“双创”以及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服务平台建设和服务模式创新,全面提升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能力。推动工业互联网研发应用,制定工业互联网总体体系架构方案,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核心技术试验验证平台建设,加快形成工业互联网健康发展新生态。组织实施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办公厅印发《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加快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产品、装备融合创新,推广智能工厂和智能制造模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普及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积极培育众创设计、网络众包、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打造新型制造体系。3《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研究制定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布局。加快制定智能制造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智能制造和两化融合管理标准体系。强化应用牵引,建立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协同推动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化。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健全综合保障体系。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突破新型传感器、智能测量仪表、工业控制系统、伺服电机及驱动器和减速器等智能核心装置,推进工程化和产业化。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加快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推广应用,促进集团管控、设计与制造、产供销一体、业务和财务衔接等关键环节集成,实现智能管控。加快民用爆炸物品、危险化学品、食品、印染、稀土、农药等重点行业智能检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智能化水平。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路径。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和产业组织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实施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建设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加快制造业集聚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的部署和建设,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升级,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针对信息物理系统网络研发及应用需求,组织开发智能控制系统、工业应用软件、故障诊断软件和相关工具、传感和通信系统协议,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联通、精确识别、有效交互与智能控制。地方政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31个省份共出台近180项支持政策,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工作持续有效开展。省、市、区级政府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配套奖励政策(市级政府一般采用1:1配套奖励)。通过评定的企业都可能拿到不同数额的奖励,以广东省为例,成为广东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并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将获得以下奖励:深圳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深圳市政府奖励50万元,此外宝安区政府再额外配套100万元;广州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广州市政府奖励50万元,此外天河区政府再额外配套10万元;汕头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汕头市政府奖励100万元;中山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中山市政府奖励50万元,列入广东省贯标试点的企业每家奖励15万元;惠州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惠州市政府奖励5万元;东莞市:广东省政府奖励50万元,东莞市政府奖励25万元,此外东莞市政府还会“以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方式,对两化融合应用领域、两化融合新模式领域的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补贴,补贴最高占投入总额的25%,最多资助不超过200万元;二建议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作为企业的内生发展要素夯实工业化基础,推进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性优化,充分挖掘资源配置潜力,不断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形成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创新发展、智能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过程。首先,引入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作用,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巨大网络,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将成千上万的传感器放在设备上,形成一定规模的传感网,通过这些传感网器感知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做到对整个生产中心进行即时掌控,当上层反馈命令时,通过plc可使设备完成待定命令,做到安全自动化生产目的。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在项目实施之前:依据设计、装备、工艺等数据模型,对产品未来的制造、乃至全生命周期的过程进行虚拟仿真,达成对未来生产过程的预测、评价、工艺、时序、交期、成本、能耗及人工进行精准的分析与改进,并完成产线布局及信息化模拟,在项目实施之前即对方案做出最优化的决策。对大量的实时数据进行识别、管理、分析,从而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其次,建立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是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托盘输送机系统、尺寸检测条码阅读系统、通讯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如电线电缆桥架配电柜、托盘、调节平台、钢结构平台等辅助设备组成的复杂的自动化系统。运用一流的集成化物流理念,采用先进的控制、总线、通讯和信息技术,通过以上设备的协调动作进行出入库作业。一般来说,自动化立体仓库包括:入库暂存区、检验区、码垛区、储存区、出库暂存区、托盘暂存区、不合格品暂存区及杂物区等。自动化高架仓库其空间利用率为普通平库的2-5倍、便于形成先进的物流系统,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可以形成先进的生产链,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最后,建立基于两化融合的MES基础平台:在信息化与自动化的融合中,MES扮演着重要的角色。MES是上层管理信息系统与下层自动化系统的连接者,制造任务单和部分作业指导书通过信息网络下达,各岗位的机械设备则由MES统一操作。计划排产:结合ERP下发的生产计划要求,通过MES系统对工艺、装备等实施数据进行采集、综合各种资源状态,完成以天、甚至小时为单位的计划排产。数据采集:通过对设备的通信层改造及应用传感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工艺、测试等所有与制造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以确保数据的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实时性。质量管理:质量相关的数据通过MES自动生成,同时结合生产工艺需求,完成智能诊断功能,以使制造过程的时效性及装备的能效性等方面到达最佳状态;交期预测:对生产过程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分析计算、仿真预测等综合技术,并结合设备、人员、环境、采购、物流等数据,做到对交期的准确预测;智能看板:对成产全局、厂、车间、产线、工位实现在线动态显示及仿真,并显示能效、成本、控制反馈等各类数据串联、并联的共享,最终达成全局+局部的数字化+图像化的、人机互动的工程监控。
本文标题:两化融合政策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02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