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论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摘要:积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的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关键词:语文阅读;积累习惯;语文综合素质;教学研究一、课题研究背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45万字。其目的就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在“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进而为学生打下“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成为他们的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1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实现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二、有关概念的界定1.小学语文:在这里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6年级的语文学习。2.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语文阅读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大体上可以分为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习作教学;目前课程标准又增添了一项“综合性学习”,我们姑且算之。以上这几项纵横交错,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构成了语文教学的主体框架。阅读教学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三、研究的内容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着重研究阅读教学的途径、策略和基本模式等。2.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阅读的研究。着重研究网络环境下阅读的表现形式、基本模式或途径和有效的评价机制。3.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着重研究语文课外阅读的途径、方法和资源的开发等。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着重研究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地位和方法,标准的制定和操作要点。5.阅读教学中教师的素养研究。着重研究教师的知能水平、文化素养、课堂教育机智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影响等。2四、课题研究的方法(一)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了调查法、访问法、文献法、个案分析法等方法。1.综合调查法。在实验开始前实施前期调查,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实施过程调查,在结题前进行效果调查。2.文献研究法。通过著作、报刊、杂志、网络等各种渠道,了解实践的研究现状,吸收和借鉴先进的理念,深入挖掘课题理论的深厚底蕴,及时洞悉研究的最新情况,给课题实验与研究以有力的指导。3.行动研究法。课题研究中对研究对像开展阶段性有目的的观察、记录,进行比较、分析,及时调控,推动整个课题的有效研究。4.比较分析法。对实验对象定期检测。及时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经验、差距,及时矫正,完善实验方案。5.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以更有效地调控。6.经验总结法。在实验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采取总体规划,分步推进的实验策略,最后。通过对阶段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筛选,从中提炼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可操作性的措施,汇总阶段成果和实验过程,形成自己的整体实验成果。五、采取的策略(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1.榜样激励。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2.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33.展示成果,激励学生阅读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实践中,我们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指导课外阅读,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正确合理的选择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准确的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1.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在读物推荐时,重点是要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就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向学生推荐书籍:(1)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我们推荐读物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上完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学习了《草船借箭》,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2)推荐与年龄特点适宜的书籍:小学六年,跨度较大。我们推荐读物时,不能一刀切,必须根据每一级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向学生提供书籍名单。如:三、四年级的孩子,他们的识字量比较丰富,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我们就可以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3)从时空结构上推荐有关内容:在实践中,大胆地将报纸、杂志、小说、影视、广告、标语等语文信息引入课堂,丰富深化教材内容。如:今年神州五号飞上太空,振奋人心。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报道,了解事件始末。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4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应用课堂中学到的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只有正确的方法才有正确的读书体验。3.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只有通过检查,不断地改进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阅读才能有所获,有所得。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一定要争取家长的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2.建立读书报告制度。每天中午10分钟,安排一个同学讲述自己阅读中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3.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能让老师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数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见,来自同龄人的帮助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学生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六、取得的成绩阅读教学评价是以评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学生会学习了。语文课上学生会动笔做批注了、会与学习5伙伴争论了、会向老师同学陈述自己理解感悟的心得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数增加了,对读物的选择变得宽泛,学校的网上读名著活动如火如荼,形成了全校性的良好阅读氛围。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通过学课标,学理论,深深感受到课标关于阅读新理念的巨大魅力,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七、几点反思在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下,我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的尝试,确实提高了学生积累知识的能力,初步改变了语文阅读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的局面。但透过研究热潮,发现不少问题:一是目标不清楚,活动设计没有指向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二是内容选择不恰当,重内容的理解和知识的识记,轻方法和习惯的培养,忽视学生阅读能力。三是方法运用不灵活,手段单一,讲多学少,指导乏力,要么是教师以个人讲解代替学生阅读,要么是教师对学生的自主阅读缺乏有效指导,一味“自主”。同时过于重视阅读结果的追求,忽视阅读过程,忽视学生如何表达出他的阅读理解和体验,导致学生“有话说不出来”、“不知该从何说起”。四是阅读评价检测导向不明确。考试是指挥棒,近年来一些试题从某种程度上讲误导了学生和教师,加之教师在评判试卷的时候缺乏学科意识,更让阅读教学走向僵化、呆板,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一些“死整”现象开始蔓延,费时低效。五是阅读教学的途径单一,教师拘泥于教材,学生阅读面窄小、狭隘,对课外阅读缺乏导向和有效的指导,过分追求阅读的深度,忽视阅读的广度,学生缺乏丰富的有组织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参考文献[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2]范佳佳.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J].考试周刊,2011年24期[3]毛爱华,张兴文.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J].教育探索,2004年09期[4]姚立灵.如何搞好阅读教学[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6
本文标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累的研究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1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