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在是二月十号,离支教活动整整过去了一个月,我在想到底该用什么样的一种方式去表达那半个月的或许一辈子也忘不了的经历。这里就用小标题一点一点的来记录那群可爱的人和那些难忘的事。支教前之支教报名——由于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啥都想干,大挑,创新创意比赛,都报名了。而且那时候已经快期末考试了,所以就自己告诉自己,一定别在想着去干其他的事了,一心的去复习。可是就在那天晚上,我们以前的部长在群里说有一个寒假支教的机会,问谁想要报名,而且不是我们学校组织的,是远在北郊的交大城院组织的。当时那个心啊,不知道咋了,就是想去。因为自己本来就是校青协的,当初参加校青协就是奔着支教,奔着志愿者去的。可是我们学校校青协这边的支教就是去利用周内一下午的时间给附近的小学上一节课,所以这根本就谈不上支教。再加上自己经常在电视上看过那些关于大学生义务去山区支教的情景,特别触动,所以就越发的想去,于是立马打电话给了我们部长,询问了情况,然后就报名了。接着就去了两次那边,去培训。回来后积极的查这方面的资料去备课,去寻找调研课题,去熟悉舞蹈,和队歌,去准备防寒的装备。然后静静的等待那天的到来。支教开始之在路上——由于这是外校组织的,所以我们那个队,就我一个外校的。由于自己性格本来就很内向。所以自己本来想着大概得用好几天的时间才能把人一个个认识起来,没想到见到他们时说了几句话,觉得特别亲切,在公交车上,在火车上,大家互帮互助,男生帮女生抬东西,女生不时的给我们发好吃的。我也时不时的走动,好更早的认识大家。我们七号下午五点考完试,之后我收拾完行李,就把一部分寒假在家用的东西带回了家,8号在家待了一天,9号早上去了学校拿了行李然后就直接去了交大城院与战友们会和。9号晚上从西安坐火车到兰州,然后又从兰州转火车到了景泰,在景泰大家每人吃了一碗正宗的兰州拉面,然后坐大巴大约两个小时多到达支教目的地。支教生活开始之宣传以及支教介绍———提起支教,我原本也以为只是单纯的教书,没想到他们的活动那样的丰富多彩,从前面我提到的各种准备中大家也一定能够感觉到。此次支教共分为三大板块,即上课,调研,文艺汇演。还有各种各样的比赛。而且在支教之前,队长就已经给我再三强调,让我做好吃苦的准备,说到时候,会把男生当牛用,把女人当男生用。我也以为会像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在偏远的山区。可是一到,条件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只不过是在山脚下而已,而且“幸运”的是,在镇上支教。买啥都挺方便。10号下午到了住所之后,铺了床单,然后准备了第二天的食材,晚上九点进行了队内会议,对当天路途中遇到的问题队员们依次进行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了详细安排。第二天,我们在村里通过贴海报,挨家挨户询问的方式进行了支教宣传。每到一家,大家都特别的热情,许多家长听到我们是义务免费给孩子们上课,都非常激动。令我至今难以忘记的是,其中有一家孩子的父母都不在家,只有爷爷奶奶在家照顾两个孩子,当他们得知我们是从老远的西安来为他们村里的孩子免费义务支教时,那位老爷爷激动的拉着我的手,给我们倒水。当时一下子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特别的重。那天下午的时候,我们专门去了趟第二天要上课的教室。那是村里刚刚盖好的新舞台,舞台左右两边是两个房子,也就是我们上课的教师,当时恰好有工人在教室按我们安装电灯,还有村支书早已准备好的为每个教室刚买的新煤炉和那好几袋煤。我们做饭有煤炉,水在井里自己打,就是睡的炕有点挤,6个男生挤在一个炕上。但是比起那边房间的女生,我们算好的了,哈哈,第一天,她们11个人挤在一个炕上,到第二天,实在不行,才另外租了一间房。支教三大板块之一之上课———我们的上课课表都是先一天安排好的。每天,17个人中,有去教室上课的,有去村民家,村庄里,田间地头做调研的,还有排练节目的。这三个板块几乎每天都在同时进行。我们收的是小学三年级到初二。每天早上吃完早饭后,轮到生煤炉的人,就提前去教室先把煤炉生起来,其余上课的人赶9点到那边教室上课,上三节直到11:30然后宣誓,然后放学,护送他们过马路,下午两点继续开始上课。因为毕竟我们上课的时间并不多,我们深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根本教不了他们多少知识,所以在上课这方面,我们主要以第二课堂为主,比如说,书法,工艺,美术,音乐,还有就是辅导他们的寒假作业。我甚至都不敢相信,在那短短的十几天里面,我们共举办了诗歌朗诵大赛,作文比赛,科普知识竞赛,还有好玩的趣味运动会。当然,在最后的毕业典礼上,我们也分别为在那些在比赛中和平时表现优异的同学颁发了奖状和奖品,在之前写奖状的时候,不知咋了,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自己现在墙上还留着的那几张奖状。还有两个分别以环保和感恩为主题的主题班会。说到那个感恩主题班会,虽然那天下午我去村庄里面调研去了,没能参加,但是晚上通过看视频和战友们的反应,知道了这次班会举办的非常成功。有很多的学生都哭的稀里哗啦的。同样,战友们也是非常人性化的,班会临结束时,让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纸上写下了他们想对父母说的话,然后收上来,我们当天晚上把那些装进提前准备好的信封里,然后第二天交给他们的父母。在班会的第二天,令我们所有的老师都感动不已,在高年级的教室里,他们有的在打扫卫生,有的在生火炉。因为平时这些活都是我们干的。所以,那一刻,我仿佛体会到了我在帮母亲做家务时,母亲心里的感受。支教三大板块之一之调研———调研对于我来说,我感觉是特别特别重要的,而且也是最喜欢的。因为此次调研主要是围绕“农村社会问题”、“农村教育问题”“农村其他问题”三个版块提前了解当地基本情况并做好相关预选课题,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确定具体调研课题,面向村庄不同年龄阶段的村民进行走访交谈,对村子整体情况展开全面的了解与分析并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适当建议,整理写成调研报告交给村上与镇上备份;这样,镇上就能及时的对我们提出的问题,进行重视。然后加以解决,所以,我觉着这比支教上课的意义大多了。每天早上下午分别两组调研,一组三个人。走在村庄里,因为我们特别的装饰——小红帽和红领巾和扛着队旗列队整齐的穿梭在街道上,以及之前在村子里的宣传,导致许多村民见到我们都非常的热情,与我们拉家常,积极的配合我们调研,向我们反应了很多的实际问题。在调研途中,站在高处,往下俯瞰整个村庄,简直美极了。房屋排列的整齐有序,远处的大山隐隐约约,这就是中国乡村的魅力!支教三大板块之一之重中之重之文艺汇演————之所以说重中之重,是因为我们在这上面花了太多的时间,几乎每天下午都在排练节目,在来这之前,在学校排练大学生的节目,在这带领小学生排练节目,和寻找村民的节目。甚至把最后的几天都给了排练。这些都是为了那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因为在那一天,全村的村民基本都会过来观看我们的节目。这次汇演的成功与否关系着村民们对我们这个队这十几天支教的总体看法。所以,必须成功。当听队长说,镇上为我们布置舞台拨了一万块钱,而且当天会联系电视台全程采访。当时能够感觉到队长肩上的压力最大了,每天来回在村里帮我们协调舞台道具,安排全队工作,有好几次都没有吃上饭。就出去忙去了。记得有一天,大家为了布置舞台,制作后面那些字,一下子弄到了凌晨1点多。身体虽然累,但是心里却非常激动,高兴。完全感觉不到一点倦意。当然,最后,文艺汇演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感谢那些跳各种广场舞的叔叔阿姨们!支教期间生活起居———每天的做饭,调研,上课,都是17个人轮流进行的。这些在前一天都会提前安排好。每个人都能轮到。每天早上6:40起床,然后必须得检查煤炉是否灭,负责没法做饭,7:20拿着手电筒集体跑早操,家里留三个人做早饭。等到拉链的人回来,饭必须做好。早饭还比较营养,每人每天早上一碗姜汤,一包板蓝根。然后主食基本都是下提前压好的面条。中午也大多都是面条,有时候是米饭。虽然没多少菜,但是大家都吃的特别香!都觉得是人家美味!支教之那每天晚上长达几个小时的会———每一天的开会记录差不多我记了一个笔记本,每天的日记,开会记录,第二天的安排,调研课题,每个同学的到课记录,学习状况,都在上面记着。每天晚上八点半开始开会,一开就差不多到12点了,因为每天的一个开会必要环节就是17个人轮流进行工作总结和自我批评,要是犯错了,纪律委员监督男生做俯卧撑,女生做仰卧起坐。开会纪律非常严格,有事举手发言,我都犯了好几次错。17个人坐在一个小房间里。大家都特别认真。积极的发言,各方面的问题,都被提了出来。这样才有了支教的圆满的成功。支教战友之那可爱的十七个人———直到现在除了我的家人和他们这16个人以外,再也没有第三群人,能够陪我同吃同住,在一个炕上睡,在一个锅里做饭吃饭。所以,可想而知,我们之间深厚的感情,可以说就是一家人。因为自己是外校的缘故,再加上自己性格比较内向,不大爱说话。所以我本以为我和他们得好几天才能混熟,可是才不到大概两天时间里,我就差不多和他们很熟了。就像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不管男女,什么话都可以说,觉得特亲切。支教之那群充满童真的孩子们———我是四年级的班主任,带四年级,初一,初二的数学。令我们所有老师都很诧异的和佩服的是,虽然他们也在农村,虽然他们的条件没有我们的好,但是他们的英语非常的好。口语也特别好,让上去两个人用英语对话,简直信手拈来。但是数学方面,高年级的同学基础不是很好,尤其是女生。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太心急了,我一直想要给他们灌输一种学习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但后来我发现是我错了,在短短的几天里,这根本不可能,反而还会搅乱他们以前做题的思路。对于课外,直到现在,我都觉得自己特别亏欠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其实我也是很爱孩子的,我也是一个特别感性脆弱的人,可是我知道,在我来这的第一天起,我就想到了走的那天,我会有多么的舍不得,我怕我控制不住。所以,我,我至今都不相信那是我,在那些孩子们眼中,尤其是在我带的班孩子眼中,我完完整整的一个特别严肃的人,他们都特别特别怕我。有的甚至一见我就跑,表面上,我觉得没什么,其实内心特别难受,但是又能怎样呢?临走前,每个老师上去讲临别寄语,我看到很多老师都哭了,还有那些孩子们。轮到我上去的时候,我俨然把我的“严肃”“严厉”保留到了最后,但是我讲话的时候,始终不敢看他们,因为我怕,我也会哭。直到下来后,我才。。。支教之期间发生的几件事———在支教期间我们有一个纪律,这个纪律是令大家都特别苦恼的,就是在支教的这半个月里,不能自己买零食吃,那就是等于说,口袋里有钱,可是就是不能花,那种感觉真是用言语难以形容。可是吃货毕竟是吃货,那怎么办呢?因为我们男生这边的房子里的煤炉是用来每天做饭的,所以做饭的食材,都在我们这边,我记得有那么几次,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一个人堵上门,不到一会,“烤土豆”,“烤粉条”就出炉了。那个香啊。嘴都吃黑了,哈哈。我实在没想到这种只有在童年烤过得东西,竟然在这种环境下再一次被拿出来!有的战友竟然把我们的各种吃像发到了朋友圈,所以,自然而然,那边的女生就知道了,当然队长也就知道了,第二天晚上,全体男生俯卧撑。哈哈。回到家后,想吃,再去烤那些东西,已然没有了当时的感觉和味道。17号,早晨起来,窗外下起了雪,这是2015年甘肃的第一场雪,被我们赶上了。大家准备去上课时,住宿门外雪地上用手指划的一句“老师早”,使所有战友原本冰冷的身体一下子暖和起来。这或许就是此次支教的另外一种价值吧!由于天气的原因,早上带领他们排练了一会大合唱,出于安全的考虑,下午给他们放假。但是我们并没有闲着,下午带队集体去村后面的雪山上。第一次到雪山上去,那景色简直太迷人,太美了。抱歉我词穷了。就在这那厚厚的白雪上,大家排练了一遍节目。然后打雪仗,各种拍照。一群充满朝气,,奉献,青春的大学生,哦,不,应该说是一家人。身在他乡,有这样的经历。真是值了。试问人生还有几回?以后肯定不是人不齐,就是没有时间!虽然做了那么多次火车,但是这一次却与众不同。火车从西安到兰州,和从兰州到西安,都要经过我的家乡,不对,准确的说,应该说是经过我们村。在座位里坐着,眼看着火车从自己的村子里飞驰而过。心里那种感觉。说不出来。支教即将结束——走的前两天时候,中午放学我送他们回家的时候,我们班那些孩子问我们
本文标题:支教感悟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486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