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图纸/图片/标牌 > GYT 350.3-2021 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
GY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标准GY/T350.3—2021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internetvideoandaudioservicebigdata—Part3:Interface2021-05-31发布2021-05-31实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GY/T350.3—2021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缩略语............................................................................25概述..............................................................................26接口技术实现方式..................................................................37数据交换格式......................................................................47.1数据提供方基本信息............................................................47.2用户数据......................................................................57.3媒资数据......................................................................67.4用户行为数据..................................................................9GY/T350.3—2021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GY/T350《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的第3部分。GY/T35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第1部分:总体要求;——第2部分:数据元素集;——第3部分:接口。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浙江传媒学院、广东南方新媒体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忠炤、郑冠雯、聂明杰、曹志、李庆国、黄元浩、刘琛良、王志豪、姜蕾、景生军、葛进平、杨阳、诸葛海标、张亦弛、张元迪、王祎、俞定国、邱波、刘晓敏。GY/T350.3—2021III引言考虑到规范内容、应用对象和场景不同,《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分为总体要求、数据元素据和接口3个部分。《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体要求》规定了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平台、数据开放和服务、数据服务安全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系统和业务的规划、设计、实施、升级改造和运行维护。《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第2部分:数据元素集》根据网络视听节目收视综合评价需要,规定了网络视听收视调查中的数据元素。网络视听平台采集网络视听数据,应至少包含该文件规定的元素。《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针对数据提供方数据采集手段、收视数据源的差异,规定了具有共性的收视数据元素的交换接口,规范数据接收方和数据提供方以统一的数据格式、消息格式和传输协议交换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GY/T350.3—20211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第3部分:接口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对外输出收听收视数据时应遵循的数据格式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系统和业务的规划、设计、实施、升级改造和运行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ISO8601:2000,IDT)IETFRFC3629UTF-8,ISO10646的一种转换格式(UTF-8,atransformationformatofISO10646)IETFRFC8259JSON数据交换格式(TheJavaScriptObjectNotation(JSON)DataInterchangeFormat)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地级以上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及频道频率名录(截至2017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县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名录(截至2017年底)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付费频道名录(截至2017年11月)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用户user在互联网视听服务平台收听收看视音频内容的自然人或机构。3.2节目program在互联网视听平台上供用户收听收看、具有独立主题或意义的视音频内容,包括新闻、电视剧、电影、综艺、网络剧、网络大电影及其片段等长视频、短视频,以及直播内容。3.3直播directbroadcast声音和(或)图像节目不经预先录制而直接播出的过程。3.4操作operationGY/T350.3—20212用户在互联网视听平台上收听收视视音频内容时,开始播放、倍速、暂停、退出、情节选择和下载等行为,仅针对在线观看时的实时行为,不包括下载后的观看行为。3.5用户基本数据userdata用于描述和识别用户的一组信息。3.6媒资数据mediaassetdata用于描述和识别媒体内容的一组信息。3.7用户行为数据useroperatingdata用户操作和评论的连续数据,以用户为单位,精确到秒。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S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overSecureSocketLayer)ID标识号(Identification)IDFA广告标识符(IdentifierForAdvertising)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nternationalMobileEquipmentIdentity)IP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Protocol)JSONJavaScript对象标记(JavaScriptObjectNotation)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PC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UDID唯一设备识别符(UniqueDeviceIdentifier)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ResourceLocator)UUID通用唯一识别码(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5概述本文件规定了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对外输出收听收视数据时应遵循的数据格式及接口规范。接口的应用场景示意图见图1。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1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N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接收方网络......数据接口数据接口图1接口应用场景示意图GY/T350.3—20213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通常为单一平台或单个区域的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采集机构,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接收方通常为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汇聚、处理机构。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可以有多个,可以相互独立地与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接收方进行数据交换,数据提供方之间也可以直接交换数据。数据提供方通过本文件定义的接口和传输协议交换用户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时,交换方式应支持实时交换模式、准实时交换模式和非实时交换模式:——实时交换模式下,数据交换双方通过网络采用HTTPS或HTTP传输协议进行数据实时交互和传输;——准实时交换模式下,数据提供方与数据接收方进行协商,双方在规定的时间将一段时间内生成的收视数据通过网络采用HTTPS或HTTP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非实时交换模式下,数据提供方将收视数据按照本文件定义的格式,存储成数据文件并通过FTP等非实时网络传输或者其他物理介质存储的方式进行交换。数据交换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真实性原则:数据提供方应确保提供交换数据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代表性原则:交换的数据应是全部数据或者是经过抽样的对全部数据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子集;——用户信息保密原则:应确保交换数据中个人信息得到有效保护。6接口技术实现方式实时交换和准实时交换模式下,接口宜采用RESTFUL或RPC等方式。接口中的消息应以IETFRFC8259规定的JSON字符串进行描述,字符编码应符合IETFRFC3629定义的UTF-8。消息结构如下。{object:{key1:string,key2:true,array1:[elem1,elem2],array2:[{key1:value1},{key2:value2}]}}互联网视听收视数据传输请求由互联网视听收视大数据提供方发起,接口流程如图2所示。GY/T350.3—20214提供方接收方数据发送请求(数字签名)身份核实结果调用接口,上报数据数据上报结果图2接口通用流程互联网视听收视数据传输接口名称如下,URI示例为:——数据提供方基本信息上报接口:Provider——用户基本数据上报接口:User?ProviderID——媒资数据上报接口:Media_Asset?ProviderID=?&Action=?——用户行为数据上报接口:Operating?ProviderID互联网视听收视数据上报响应消息见表1。表1互联网视听收视数据上报响应消息消息内容项消息内容项描述响应状态码200响应数据{“code”:”000”,//返回代码,000为数据上报成功“details”:”GUID”}code字段定义000数据上报成功101数据已经上报过301数据有误401其他7数据交换格式7.1数据提供方基本信息数据进行交换传输时,应先传输数据提供方的基本信息。数据提供方的基本信息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数据提供方的基本信息参数名称字段类型参数说明机构名称ProviderNameSTRING自定义机构代码P
本文标题:GYT 350.3-2021 网络视听收视大数据技术规范 第3部分:接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07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