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物流管理基础》课程标准(三年制专科)课程名称英文名称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课程性质总学时考核办法先修课程:开课系部(单位)编写者审核者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余真翰黄文富余真翰48物流管理基础ConspectusofLogisticsManagement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兼顾:电子商务、营销与策划等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学分考试无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物流教研室3编写时间审核时间审核时间2009-6-202009-7-82009-7-10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物流管理基础》是主要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同时面向信息技术与商务管理系各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接触到的第一门物流类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物流业务、物流行业、物流管理、物流发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掌握现代物流领域所涉及的主要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管理方法和主要领域。本课程强调理论层面的介绍,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对具体操作层面涉及较少。本课程是学生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二、课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体系和方法。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物流的相关概念,了解物流系统,掌握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熟悉物流企业作业管理与运作,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了解现代物流在企业竞争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现代物流的总体框架有所掌握,为下一步学习其它专业课程打好基础。2、能力目标本课程重在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管理知识,就企业管理中的实际业务进行规范化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思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及方法,而且应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将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具备解决物流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能够对物流业务中的难题进行刻苦钻研经过再学习得以解决的能力,为取得物流师、报检员或报关员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打下一定基础。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三、授课内容和学时安排专题绪论授课内容课程的基本特点、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物流的概念及内涵,物流理论及物流观念,物流的功能及其合理化,物流形式,现代物流特征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七大基本功能要素:运输、储存、实践理论学时实践学时课外作业2*现代物流基础62*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参观物流企业信息处理的含义、内容及基本要求。物流系统概念、功能及其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物流系统化的目标,物流系统分析。企业物流与物流企业的区别,企业物622物流系统62*企业物流管理流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第三方物流及第四方物流的概念、特点、作用及适用条件,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区别。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基本模型、特征及主要作用,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方向,牛鞭效应,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管理的关系。国际物流发展背景,国际物流的基本61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61*供应链管理62国际物流介绍活动和特点,国际物流环境,国际物流业务模式,国际货物运输。合计:共48学时参观国际物流相关业务操作62424412总学时:48,周学时:3;理论课:44,实践课:4,计划外习题辅导12学时。本课程的实践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的1/12。所有实践教学全部采取随堂的方式进行,无独立实践项目。各随堂实践项目的要求,在本大纲相关专题部分体现,不单独列出。实践方式,根据条件准备情况,可以组织企业现场教学,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应物流企业视频材料实施。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建议本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对给学生打下专业学习的坚实基础和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根据专业特点及教学环节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应强化教师教学行为以及学生学习行为的目标,结合现代物流管理的主要业务及特点,强调对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的正确理解,以及利用各重要知识点结合现代物流企业实际进行具体问题分析与判断能力的形成的提升。在课堂讲解与随堂练习、教学实践和课后作业的设计上注重体现教学的重点与技能的培养,注重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的思考。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层面的讲解,同时为避免理论的空泛和理解上的偏差,应注意采用组织案例分析与讨论的方式,开展引导式和启发式教学,将理论与现实很好地结合起来。避免灌输式教学,避免让学生背记大量的尚未理解的教条,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和独立思考以及企业实践来解决遇到的学习问题。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2页共11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掌握现代物流体系的基本构成,了解现代物流的发展历程及总体趋势。校外实践教学环节需要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实地了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构成与运作,了解国际物流的部分业务操作,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同时更准确地理解我国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与总体趋势。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1、该课程作为物流专业入门的核心课程,新知识量大,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每一专题的重点知识进行讲授;2、该课程要求将物流管理理论与现代物流企业实际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教师在日常备课中注意收集物流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及物流管理领域的最新应用理论,并将其转化为知识点,在教学中及时补充;3、课堂讲授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对基本概念的讲解要结合实例,避免空泛;对原理的介绍,要结合企业运作实例,采取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最后由老师进行分析和点评。整个教学过程注意调动学生的思维,充分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4、该课程需要根据条件安排企业实践环节。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取分专题多次赴企业开展现场教学,或者多专题合并一次赴企业开展综合性现场教学的方式组织;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物流企业视频材料的方式实施。五、考核方法1、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40%:60%,其中平时成绩40分(个人平时课堂表现10分+出勤10分+实践教学效果与报告10分+作业完成情况10分),期末考试60分。2、平时考核包括:课堂互动考核方式、实践与作业考核方式3、计分方式:百分制4.考试组织形式及要求:期末考核以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5.命题要求:多种题型,以基本原理和应用能力考核为核心。6、考核类型:考试。7、考核方式:平时考核注重过程检查,期末考核为闭卷考试。六、教材、教学参考书推荐教材:《现代物流概论》,孟祥成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9本教材为我院参与编写,内容比较切合我院该课程教学要求。参考教材:1、《现代物流概论》,吴清一主编,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2第二版2、《物流管理基础》,曾剑等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第三版七、课程教学内容提纲及各专题模块时间分配(章节课时数=课堂理论+课堂实验,不包含课外实践、作业)第一部分绪论[学时分配]2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当前国际及国内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态势及未来趋势2、本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第3页共11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介绍[教学重点]1、本课程的基本特点及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2、本课程的学习基本要求、学习方法[教学难点]无[教学要求]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特点与学习方法2.熟悉本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3.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第二部分现代物流基础[学时分配]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物流的概念及概念的发展历程2、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划分3、现代物流的分类4、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5、物流的价值发现6、现代物流的特征7、中外物流的发展介绍[教学重点]1、物流的概念2、现代物流的分类3、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4、物流的价值发现5、现代物流的特征[教学难点]1、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2、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发现[教学要求]1、掌握物流的概念2、掌握现代物流的分类3、掌握现代物流的增值效用4、掌握物流第三利润源泉的含义5、熟悉物流价值的发现6、熟悉中外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7、了解有关物流概念的发展历程8、了解现代物流发展的阶段划分第三部分现代物流的基本功能要素[学时分配]6课时(课堂讲授)+2课时(企业现场教学)=8课时[主要内容]第4页共11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1、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体系2、运输方式及特点,运输合理化的途径3、仓库的功能,仓储合理化4、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及其作业构成5、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6、包装合理化的要求7、包装的概念及其在物流中作用8、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9、配送的概念及特点,配送的种类,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0、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教学重点]1、运输方式及特点2、仓库的功能3、装卸搬运的作业构成4、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5、包装合理化的要求6、包装在物流中作用7、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8、配送的概念及特点9、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0、物流信息的定义与特点[教学难点]1、五种运输方式的适用性及成本比较2、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3、配送的概念及特点4、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教学要求]1、掌握运输方式及特点2、掌握仓库的功能3、掌握装卸搬运的作业构成4、掌握包装在物流中作用5、掌握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6、掌握配送的概念及特点7、熟悉现代物流的功能要素体系8、熟悉装卸搬运作业合理化的原则9、熟悉包装合理化的要求10、熟悉配送中心的工作流程及其功能11、熟悉了解物流信息的特点12、了解物流信息的定义13、了解运输合理化的途径14、了解仓储合理化的途径第5页共11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15、了解装卸搬运的概念、意义16、了解包装的概念17、了解配送的分类[实践项目]项目名称:参观物流企业(或观看介绍现代物流企业的视频材料)项目实践目的:1、配合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的构成的讲解,通过现场接触物流企业,实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紧密结合;2、通过结合现场的讲解,使有关物流基本功能要素等方面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初步了解物流企业的运作及特点。项目学时:2课时第四部分物流系统[学时分配]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系统与系统工程2、物流系统概念3、物流系统功能4、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5、物流系统模式6、物流系统设计要素7、物流系统化的目标8、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9、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与特点10、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教学重点]1、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物流系统概念3、物流系统功能4、物流系统模式5、物流系统设计要素6、物流系统化的目标7、物流系统分析的作用与特点[教学难点]1、系统与系统工程2、物流系统内的制约关系[教学要求]1、掌握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2、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3、掌握物流系统的功能4、掌握物流系统化的目标5、熟悉物流系统设计要素第6页共11页成都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教学大纲汇编《现代物流概论》教学大纲6、熟悉物流系统分析的概念、作用与特点7、了解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8、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第五部分企业物流管理[学时分配]6课时(课堂讲授)[主要内容]1、生产企业物流的含义2、生产企业物流的结构和特点3、流通企业物流的含义4、流通企业物流的范围5、企业采购流程及其特点6、企业采购的原则7、企业采购的主要模式8、企业供应物流的含义与构成9、企业供应物流的主要组织方式:与MRP、JIT生产相适应的10、企业生产物流的含义与特征11、企业生产物流的主要类型12、企业生产物流的影响因素及要求13、企业对生产物流的控制:推动式、拉动式14、企业销售物流的含义15、企业销售物流的组织模式及主要环节16、分销需求计划(DRP)17、回收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8、废弃物物流的含义与特点19、企业组织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的意义及环节20、企业物流成本的含
本文标题:物流管理基础 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14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