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乡镇企业创业面对的危机问题
1一、乡镇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力量集聚不足1.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主要经济指标下滑。乡镇企业的经济增长率“八五”期间平均达到42.5%。“九五”以来,尽管从绝对值看乡镇企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是增长势头与“八五”期间相比明显趋缓。1996年乡镇企业经济增长率为21.0%,比上年下降了37%之多;1997年和1998年分别下降到17.4%;1999年增长速度进一步放慢到12.2%。2.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出现了3%~4%的负增长率,这在乡镇企业的发展历史上尚属首次。1999年虽然有所好转,从业人员达到12704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但是增长幅度仅为0.1%,比历史最好时期的1996年,绝对从业人员下降了800余万人。并且在增加的就业劳动力中,吸纳城镇下岗职工近83万人,约占新增就业人员的近50%,它对于转移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加速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无疑产生了消极的影响。3.乡镇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乡镇企业的亏损问题日益严重,1995~1998年乡镇企业的亏损面始终在7%左右,1999年,乡镇企业亏损企业达到211万个,比1998年增加83万个,亏损面达到10.17%,比上年增加近4个百分点。4.乡镇企业产品出口交货值的增长率波动较大。乡镇企业产品的出口交货值由“八五”期间的平均63.5%,猛地降低到1996年的11.6%,1998年的增长率仅为2.5%。1999年出口交货值增长率有了明显回升,2O00年1~8月又继续增长,达到了近20%。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未来产品出口的不确定性因素加大。近年来乡镇企业出现的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固然与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是问题表象的背后反映了乡镇企业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和乡镇企业发展中自身内在体制性和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5.乡镇企业发展地区间的差距在拉大。乡镇企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加剧,“马太效应”也发生在乡镇企业身上。东部企业与中西部企业无论在企业的发展速度上,还是在企业的规模和经营实力方面,其差距呈拉大态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不可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1998年,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12937亿元,比上年增长24%,增幅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出13.9%和18.2%;上交国家税金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增幅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出11.7%和10.3%。1999年乡镇企业2完成的出口产品交货值构成中,东部地区占91.5%,比上年增长14.4%;中部地区占7.2%,比上年增长3.5%;西部地区占1.3%,比上年下降17.7%。二、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日趋不利1.宏观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市场竞争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伴随着中国经济由全面短缺走向相对过剩,“以产(量)定销(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以生产附加值低的初级大宗产品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所受到的市场冲击尤为显著,有限的市场约束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导致大量的乡镇企业在狭小的市场空间内进行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造成资源和财富的严重浪费。2.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乡镇企业原有的制度优势逐步消失殆尽。乡镇企业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靠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灵活经营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主体制度创新速度明显加快,国有企业经过股份制的改造增添活力,私有企业解除了体制的羁绊,各类混合所有制企业按照平等竞争原则进入市场,相比之下,乡镇企业原有的灵活机制已不再具有任何制度优势。相反,由于不少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组合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社区之中,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3.缺乏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法律和政策框架,乡镇企业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日益不利。1997年颁布的《乡镇企业法》,制定了许多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优惠条款,包括信贷优惠、税收减免,建立乡镇企业发展基金等。但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至今未出台相应的实施条例和相关法规,导致这些法律条款缺乏可操作性,成为“纸上谈兵”。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2000年春对全国8个省市的检查和4个省市的自查结果表明,这些地方普遍存在着由于缺乏重要的配套法规和规章,对法定的乡镇企业扶持措施没有得到落实的问题。即使四川等12个省区制定了《实施(乡镇企业法)办法》,并具体实施了一些法定的乡镇企业扶持政策,但是扶持措施难以做到规范,缺乏透明度,影响了实施效果,而向乡镇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的问题十分突出,屡禁不止,乡镇企业负担沉重。与国有企业相比,(法人)乡镇企业没有《企业破产法》的保护,乡镇企业在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等方面不能享受国有企业的贷款贴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关闭“五小”及“十五小”企业的若干政策规定,所涉及的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由于没有同时制定出类似关停国有企业的经济补偿政策、破产政策等,不少地区采取“一刀切”,关停乡镇企业措施强硬,从而对乡镇企业发展,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老、少、3边、穷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冲击。4.融资环境更为严峻。信贷资金在乡镇企业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乡镇企业的超常规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家的信贷扶持政策。90年代中后期国家开始实行经济紧缩政策,同时又对国有银行体系进行商业化改革,在信贷总规模缩小,银行的风险意识增强、更加重视信贷质量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对乡镇企业贷款表现出明显的“借贷”现象。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比例由1995年的10%下降到1999年的5%左右,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资金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后劲。在股票上市、吸收社会融资方面限制也较大。到2000年初,全国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有1000多家,但是只有近40家乡镇企业上市,只占全国上市公司的4%。此外,清理整顿农村金融市场,在近期内减少了乡镇企业的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乡镇企业投资来源渠道变得狭窄。一些乡镇企业不得不求助于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造成企业的成本上升。5.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寻租”现象严重,导致企业负担过重。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政府机构改革滞后、机构庞大、行政经费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出来。一些政府部门将国…………
本文标题:乡镇企业创业面对的危机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4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