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概论》课期末考试说明一、题型、分值单选题:20个小题,每题1分,计20分多选题:5个小题,每题2分,计10分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1分,计10分简答题:5个小题,每题6分,计30分小论文:根据所给材料,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计30分。要求:主题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内容详实二、复习要点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解释内容以及灵魂,结合实际,生活中多加应用和发展。2、如何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尝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及总路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性质是由革命的任务和对象决定的,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任务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两没收,一保护,保护民族工业。3、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必要性: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由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由敌我力量的对比和布局决定的。重大意义:第一、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和党的工作重心有城市向农村的转变,从而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第二、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正确方向,指出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第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第四、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第五、它自始至终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这三者的相互关系是:党的建设是核心,统一战线以武装斗争为支柱,武装斗争以统一战线为基础;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基本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走社会主义道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尽快变农业国为工业国,摆脱贫困,消灭剥削制度的强烈愿望,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同时,这一总路线,也集中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发展和开创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创造性贡献,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2、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阶级关系的最根本变革。3、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占世界人口1/4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影响世界举足轻重的力量。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1)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为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原则.(2)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开始了向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进军.(3)《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经济方面(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为中共八大的召开做了理论准备.(4)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中共八大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又提出一些重要的新思想,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5)《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6)进行整风和提出建设“六又”政治局面等思想,是中共八大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成果.第五章:邓小平理论1、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同志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关键课题,也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础性内容。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进行不断认识、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所取得的成果。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比较长的历史过程。他的论断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根据,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第六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第七章:科学发展观1、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第二,坚持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第四,坚持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又一代永续发展。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1、如何理解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根据?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依据:1.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3.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一,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看,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第二,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第三,从人类文明进程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意昧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现代化强国。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做所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所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物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集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第九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1、如何认识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如何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本文标题:2019《毛概》期末考试整理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5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