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1224-2010 双季稻区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
ICS65.080B10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24—2010双季稻区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RegulationsofGreenManureProductionandUtilizationinDouble-riceRegion文稿版次选择2010-08-25发布2010-09-25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24—2010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委土壤肥料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起草并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熙盛、王允青、张祥明、刘英、武际、王文军、钱晓华、曹卫东。DB34/T1224—20101双季稻区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紫云英高产种植技术以及紫云英翻压做肥料的早稻水肥管理等利用技术。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江淮之间和沿江等地区的双季稻区紫云英生产与利用,以及其它相同类型的紫云英双季稻种植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GB8080绿肥种子DB34/T103-1995安徽早稻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紫云英豆科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又称红花草、翘摇,是安徽省江淮之间和沿江等地区重要的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不仅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碳,翻压后还能替代部分化肥、培肥土壤、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3.2稻底套播在水稻生育后期将紫云英种子播进稻田的播种方式。3.3跑马水农业灌溉俗语。是漫灌的一种方式,指田间快速漫灌一次水,多余的水马上放掉。目的是保持田间湿而不淹。3.4双季稻-紫云英生产及利用方式DB34/T1224—20102在晚稻收割前后种植紫云英,在紫云英生长的适当时期将紫云英翻压作早稻基肥,早稻收获后再种植晚稻的种植利用方式。4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4.1品种选择江淮之间双季稻区宜选择信阳种、弋江种等,沿江双季稻地区选择弋江种、余江大叶种等;皖南双季稻地区选择弋江种、平湖大叶种等。4.2种子质量要求紫云英种子必须符合GB8080中规定的三级良种,即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3%、发芽率不低于80%、含水量不高于10%。种子经营单位提供的紫云英种子,应按照GB/T3543.4-1995检验,并附有合格证。4.3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擦种、盐水选种、接种根瘤菌、肥料拌种等措施。4.3.1晒种擦种将紫云英种子暴晒半天到一天。擦种时,种子和细砂按照2∶1的比例拌匀后装在编织袋中搓揉5~10分钟,以擦破种皮,加速种子对水分的吸收,提高其发芽率。4.3.2盐水选种用浓度10%左右的盐水选种,捞去漂浮水面的杂物,然后用清水冲洗2~3遍。盐水选种可以除去种子带来的菌核以及劣质种子。菌核捞出后用火烧毁。4.4接种根瘤菌在新区或多年未种植紫云英的地方,应接种根瘤菌。一般可购买紫云英专属根瘤菌,按产品说明书操作即可。5紫云英播种5.1播种期稻底套播的具体播期,应根据水稻生育状况及天气情况,选择稻穗勾头时为宜。一般以9月上中旬~10月上、中旬播种的紫云英鲜草产量昀高,此后播种的鲜草产量逐渐下降。水稻收割后播种的,应抢时、及早播种。5.2播种量每667m2播种2kg~3kg。5.3基肥基肥可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施用,也可以在水稻收割后及时补施。方法如下:DB34/T1224—20103每667m2施P2O52.5kg,K2O3kg,施后播种;或者每667m2用钙镁磷肥20kg与紫云英种子拌匀后带肥撒播。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在选种后用100g硼砂兑水50kg,浸种12小时。5.4水分管理播种时保持田面湿润或有薄水层,做到薄水播种、胀籽排水、见芽落干、湿润扎根。6田间管理6.1抗旱保苗为提高紫云英抗旱保苗能力,在收割晚稻时,稻茬高度20~30厘米,以便遮荫保水。水稻收割后,立即覆盖新鲜稻草100kg/667m2~200kg/667m2,均匀覆盖田面,多余稻草宜全部清出田间,严禁在紫云英田间焚烧稻草。水稻收获后,遇干旱应及时灌“跑马水”防旱,以保持田面不晒白为度。春暖以后要注意清沟排渍。6.2排渍防涝紫云英性喜湿润,忌渍水,应开好“三沟”(横沟、竖沟和边沟),做到沟沟相通,达到雨停田干。水稻收获后,播种时未开三沟的地块,应及时开沟。已经开沟的田块,应注意清沟排渍。6.3防病虫草害紫云英生长后期要防蓟马、蚜虫和菌核病等病虫为害,要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紫云英茎叶生长旺盛。蓟马和蚜虫用25%的抗蚜威喷雾防治,菌核病用0.1%多菌灵或托布津喷雾防治。双季稻区早期杂草以禾本科单子叶植物看麦娘为主,在杂草3~5叶期用10%骠灵乳油喷施灭杀。6.4越冬管理6.4.1施肥水稻收获后,如基肥未施肥的,应及时追施磷钾肥。每667m2施P2O52kg~2.5kg,K2O2kg~4kg、或草木灰50kg~100kg,以促进根瘤生长和培育壮苗。紫云英属豆科根瘤固氮作物,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适施氮肥,从而达到以磷增氮、以钾促氮、以小肥养大肥的目的。磷肥一般应用作基肥或种肥,以利根系发育,增进固氮能力,提高抗逆性;钾肥可促使紫云英苗粗壮,早分枝,多结瘤。3月上旬,对紫云英尤其是生长较差的弱苗,适量追施钼、硼等微肥,有利于提高紫云英鲜草产量。紫云英始花时,喷施0.2%~0.3%硼砂溶液或0.05%钼酸铵溶液。稻田肥力较低时,建议采取上述施肥措施。但如果稻田肥力较高或者对紫云英鲜草产量要求不高时,在紫云英生产过程中也可不施肥或少施肥,以减少农事操作、降低成本。6.4.2灌水遇旱情时,灌跑马水防止苗受旱。7绿肥翻压利用绿肥翻压利用是紫云英昀常用的利用方式,是实现养地、增产的重要措施。DB34/T1224—201047.1翻沤时间用作直播早稻基肥的紫云英,翻压时间一般在现蕾至初花期。用作移栽或抛秧早稻基肥的紫云英,一般在初花至盛花期翻压。7.2施用量紫云英翻压量,每667m2紫云英以1500kg左右为宜。具体用量,还要根据田土肥瘦、水稻品种耐肥力和种植方式而增减。做直播早稻肥料的紫云英翻压量宜少一点,一般在1000kg/667m2~1500kg/667m2左右。做移栽或抛秧早稻肥料的紫云英翻压量可多一点,一般在1500kg/667m2左右。紫云英鲜草高产的田块,应把超过部分移入不种绿肥的水稻田,或用作青饲料等。7.3翻压方法翻沤前1~2天灌进浅水翻耕。直播早稻的紫云英翻沤7天后播种,移栽或抛秧早稻的紫云英翻沤5~7天后插、抛秧。7.4翻压后稻田水分管理紫云英翻压后分解较快,大量养分溶解于水中,因此在紫云英翻沤后至早稻的苗期(大约紫云英翻埋后1个月的时间内)应做到田间不排水。7.5早稻施肥管理7.5.1早稻化肥施用量紫云英翻压量1500kg/667m2左右时,早稻氮、磷、钾施用量可分别减少20%~30%;紫云英翻压量1000kg/667m2左右时,早稻氮、磷、钾施用量可分别减少10%~20%。紫云英翻压量500kg/667m2左右时,早稻氮、磷、钾施用量可分别减少10%;7.5.2早稻化肥运筹化学肥料中的全部磷钾肥和50%~60%氮肥基施,一般在紫云英翻压后耙田前施用。40%~50%氮肥作追肥,在早稻分蘖期作分蘖肥和拔节期作穗肥施用,分蘖肥和穗肥施氮量各占总氮量的20%~30%。早稻栽培技术参考DB34/T103-1995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1224-2010 双季稻区紫云英生产与利用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58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