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不良资产平台初级培训教材释放之员工基础手册法律术语篇
不良资产119平台初级培训教材释放之员工手册--法律术语篇第三节法律术语1.债权人“债务人”对称。债主体之一。在债关系中,有规定她债务人实行一定行为或者不实行一定行为权利当事人。2.债务人与“债权人”相对,是债之关系中有义务按商定条件向另一方(债权人)承担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当事人。3.债权凭证“债权凭证”是由人民法院发给债权人一种书面凭证。是指在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或既有财产经强制执行后仍局限性清偿债务,征求申请执行人意见后,终结原判决执行,同步由执行法院向申请执行人发放、用以证明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尚享有债权权利证书。在申请执行人有证据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时,权利人根据债权凭证向法院申请执行债权凭证中登记权利。4.担保担保是指法律为保证特定债权人实现债权,以债务人或第三人信用或者特定财产来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制度。担保法上担保,又称债权担保、债担保、债务担保,是个总括概念,内涵丰富,外延极广。它是一种承诺,是对担保人和被担保人行为一种约束。5.普通保证普通保证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商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为普通保证。6.连带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当事人商定由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一种保证方式。7.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指保证合同当事人商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可以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最长期限。在保证期间中,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在普通保证中)或向保证人(在连带保证中)主张权利。逾此期限,债权人未提起上述主张,保证人则不承担保证责任。可见,保证期间构成债权人祈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担保权利消灭法律后果。8.时效时效是指法律规定某种事实状态通过法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后果法律制度。它是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消灭依照。并且时效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它是基于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律规定一定期间内持续存在而固然发生,不为当事人意志所决定。民法上时效,普通指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权利人在法定期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权利不再进行保护制度。9.诉讼诉讼:诉讼程序是在诉讼和司法过程中必要遵循法定顺序、方式和环节。诉讼功能不但限于对过去发生之历史事实发现,而更要通过诉讼过程建立起过错与责任、犯罪与刑罚之间联系,从而向公民传递一种应当如何行为信息。10.诉讼标诉讼构成要素之一,是指当事人之间因发生争议,而规定人民法院做出裁判法律关系。每一种诉讼案件至少有一种诉讼标,但有案件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诉讼标。11.管辖是指各级法院和同级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分工和权限,它是在法院内部详细贯彻民事审判权一项制度。12.指定管辖是指上级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对某一案件行使管辖权。指定管辖实质,是法律赋予上级人民法院在特殊状况下有权变更和拟定案件管辖法院,以适应审判实践需要,保证案件及时对的地裁判。13.移送管辖是指地方人民法院受理某一案件后,发现对该案无管辖权,为保证该案件审理,依照法律有关规定,将该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人民法院。移送管辖实质是对案件进行移送,而不是对案件管辖权进行移送。它是对管辖发生错误所采用一种纠正办法。移送管辖普通发生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但也不排除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移送。14.管辖权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批准,将某个案件管辖权由上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下级人民法院,或者由下级人民法院转交给上级人民法院。就管辖权转移实质而言,是对级别管辖一种变通和补充。15.判决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查明和认定案件事实,对的合用法律,以国家审判机关名义,对案件中民事实体权利义务争议,作出权威性鉴定。16.裁定司法审判机关在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某些实体问题所作一种解决决定。17.一审程序一审程序是人民法院依照当事人起诉、自诉或者检察机关公诉,依法对该案进行第一次审理所应当合用程序。一审程序也叫第一审程序、初审程序。18.二审程序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未生效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合用程序。19.审判监督程序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20.强制执行法院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依照执行文书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毕其所承担义务,以保证权利人权利得以实现。依照《民事诉讼法》第22章规定,国内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普通办法和手段共有如下九种。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财产;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财物;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行为;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支付迟延履行金;强制办理关于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21.中断执行中断执行是指民事诉讼中,已经开始强制执行,因发生某种特殊状况而暂时停止执行。中断执行只是执行程序暂时停止,与终结执行不同。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256条规定,中断执行状况重要有如下几种:①申请人表达可以延期执行;②案外人对执行提出确有理由异议;③作为一方当事人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④作为一方当事人法人或者其她组织终结,尚未拟定权利义务承受人;⑤人民法院以为应当中断执行其她情形。22.终结执行终结执行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已经开始强制执行因发生某种法定特殊状况不能继续进行,因而结束执行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裁定终结执行:(一)申请人撤销申请;(二)据以执行法律文书被撤销;(三)作为被执行人公民死亡,无遗产可供执行,又无义务承担人;(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案件权利人死亡;(五)作为被执行人公民因生活困难无力偿还借款,无收入来源,又丧失劳动能力;(六)人民法院以为应当终结执行其她情形。23.恢复执行恢复执行是指执行案件中断执行或发放债权凭证终结某次执行程序后,因中断执行或终结执行程序情形消失,经申请执行人申请或法院依职权恢复案件执行程序,以及因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执行和解合同,法院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执行活动。24.委托执行委托执行是指因被执行人或者被执行人财产在外地法院管辖范畴内,而由备案法院委托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财产所在地法院执行一项制度。25.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作出谅解和让步,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关于内容达到合同,双而结束执行程序制度。26.代位执行是指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但对案外第三人享有债权,人民法院可以依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申请,对该第三人强制执行。27.先予执行人民法院对一定范畴内给付之诉,在作出判决之前,裁定一方当事人履行一定义务,并及时执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特殊诉讼制度。28.执行担保是指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批准,人了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期限,当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时,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财产制度。29.执行回转执行回转又称再执行,是指在案件执行中或者执行完毕后,据以执行法律文书被法院或其她关于机关撤销或者变更,执行机关对已被执行财产重新采用执行办法,恢复到执行程序开始时状况一种救济制度。执行回转制度是针对执行发生错误而采用一种补救办法,国内《民事诉讼法》第233条和《执行规定》第109条对此作了规定。30.指定执行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本院或者下级法院有合法理由不便执行案件指定其他法院执行制度。31.提级执行是指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有合法理由不便执行案件,提到本院予以执行制度。32.执行异议是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裁定中断对该标执行,理由不成立,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以为原判决、裁定错误,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3.协执即协助执行,是指实行执行办法人民法院告知关于单位或者个人协助执行发生法律效力法律文书所拟定内容一种法律制度。34.扣划银行等金融机构,依照已经生效司法文书,按照法定程序,将自己管理之下本来属于某人款额划转到指定人名下。35.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生效判决可以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财产或者争议标物,采用限制当事人处分强制办法。36.行为保全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为避免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利益受到不应有损害或进一步损害,法院得依她们申请对有关当事人侵害或有侵害之虞行为采用强制办法。对行为保全裁定,不可以上诉,但可以申请复议。37.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是指在人民法院作出裁判后,由于债务人不履行或回绝履行法律文书拟定义务,当事人在法定执行时效内向有管辖权法院提出启动执行程序叫申请执行.对于该法律文书进行申请执行人就是申请执行人。38.被执行人民事诉讼中被执行人:在法院对于一民事诉讼判决原告胜诉后,被告在补偿问题上法定期间内未完毕判决书上所规定补偿金额而被法院强制执行补偿,则称该被告为本次强制执行被执行人。刑事诉讼中被执行人:在一刑事诉讼案件判决被告死刑、徒刑或缓刑后,该被告就是这次刑事案件判决被执行人。39.变更申请执行人申请执行人变更是指生效法律文书确认权利人因某种事由发生变更后,法院可裁定变更申请人。40.变更被执行人由于被执行人发生法律规定变动时,依法将原被执行人变更为新被执行主体。41.追加被执行人法定执行程序之一,是指浮现新被执行主体,符合法定追加条件时,依法将新执行主体追加为被执行人,与原被执行人共同承担责任。42.评估法律上讲评估是指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需要对涉案财产进行评估,应当依法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评估费由申请评估人垫付,直接向评估机构支付。获得评估机构出具评估发票后,可以加入到执行标中,最后由被执行人承担。法院不是评估专门机构,不应也无法对评估报告作全面专业审查,只应对评估办法不当、评估程序违法、评估项目不全、评估机构人员资质无效等事项作有限审查。法院不能代替评估机构直接给出评估结论,只能就评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上述行为责令其纠正或重新评估。43.拍卖法院强制执行程序,在评估程序之后,依法委托拍卖机构对涉案财产进行拍卖。44.第三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民事诉讼中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开始诉讼,以该诉讼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诉讼祈求,或者由该诉讼中原告或者被告引进后主张独立利益,或者为了自己利益,辅助该诉讼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参加人。45.案号法院等司法机关备案后,对收到案件依照案件性质进行分类,并进行登记,所分派案件号码。如:()威民一字第282号民事判决书46.案由是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所涉及法律关系性质进行概括后形成案件名称。47.原告原告是指在民事方面,以自己名义提起诉讼,祈求法院保护其权益,因而使诉讼成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以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详细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该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为原告。48.被告被告是指在刑事案件中,被指控犯罪而追究刑事负责人;在民事案件中,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责任,并经法院告知其应诉人;在行政诉讼中,公民、法人或其她组织以为某详细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作出该详细行政行为行政机关及人员。49.上诉人上诉人与被上诉人诉讼地位是由上诉行为拟定。享有上诉权、提起上诉人为上诉人,各国民事诉讼法均把当事人作为上诉人,在国内,一审程序中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有独立祈求权第三人,都享有上诉权,都可通过自己上诉行为而成为上诉人。50.被上诉人上诉人对称。即不服一审法院裁判而提起上诉人对方当事人。51.法人是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组织。52.物权物权是指权利人对特定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她权利,涉及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本文标题:不良资产平台初级培训教材释放之员工基础手册法律术语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2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