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豫南九校2019—2020学年上期第三次联考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材料表明益是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是禹禅让的对象,可最终由禹的儿子接位,这反映了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因此C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排除;本次继承属于世袭制,不符合传统的禅让制,A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2.A【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秦始皇实现国家统一后,通过制定法律及焚书坑儒等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统治秩序,故A项正确;虽然材料能体现秦朝法律严酷,但“激化民族矛盾”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C项对材料主旨理解错误,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秦律的内容,不能体现其“完善”,排除D项。3.D【解析】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出现了杜淹、魏征等人以不同名号参与朝政的现象,故三省长官专任宰相局面被打破,这是对三省长官权力的制约,说明唐太宗通过官制调整,事实上分割了宰相的权力,故D项正确;杜淹等人参与朝政,并未否定作为宰相的三省长官的职权,不能说“三省体制名存实亡”,排除A项;B、C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4.A【解析】从材料时间看,当时是雍正年间。谕旨肯定了“马尔赛、张廷玉、蒋廷锡赞襄机务”的作用,可见,正是这些军机大臣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参与机密,才有了“朕躬得以静养”的出现,故A项正确。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存在,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朕躬得以静养”现象很难出现,排除B项;C项所述并不能使“朕躬得以静养”结果出现;雍正时,内阁并不参与机务要事,排除D项。5.A【解析】梭伦让下层成员作为陪审团成员参政及伯利克里改革使民众关心国家事务,这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树立城邦至上原则,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明显体现出对贵族的不满与打压,排除B项;C、D两项对材料理解错误。6.D【解析】由材料“又不得不把某种新的东西加到里面去”“旧的东西和新的东西并不协调一致”等信息可知,《十二铜表法》具有新旧杂陈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特点是平民与贵族斗争并相互妥协的结果,故D项正确;A项中“价值有限”的说法错误;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7.B【解析】根据材料“1853年,英国政府决定实行公开考试录用制,根据才能择优录取,以适应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需要”可知,工业革命使社会分工日益细化,需要更多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因此改革选官制度,所以答案选B。A,C,D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8.C【解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主权逐渐丧失,而-2-且材料没有涉及国家主权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清政府想摆脱列强的约束,故排除B项;从《天津条约》中的规定与1861年清政府行为之间的矛盾中,可以得出清政府华夷观念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对西方仍强烈抵制。也反映出中国近代外交难以转型,故答案选C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项,排除D项。9.A【解析】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源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中国市场开放程度有限,西方列强对此感到不满,因而希望“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此实现其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的目的,因此A项正确;克勒拉得伯爵的私人信函无法代表和体现英国政府急于扩大侵华的态度,故B项错误;C项中“中国进口货物关税过高”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10.C【解析】由材料信息“但由于南北议和大臣各行其是,军机处作为中枢机构则以调和为基调,为维持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惜以牺牲条款利益为代价”可知,当时清政府内部存在分歧,影响了国家利益,这是中央权力弱化带来的问题之一,所以答案选C。A,B,D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11.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对洪秀全的态度发生较大变化,主要是因为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清政府已经被推翻,宣扬反清思想的目标已实现,所以答案选C。A,B与材料“1912年”不符,D说法错误故排除。12.A【解析】由材料“认识到了西方政治的弊端”“使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他召开国民党一大”可知,国内外一系列事件推动了新三民主义的产生,故答案选A项;B,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13.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不符,均排除。14.D【解析】题干反映了国民革命初期,革命中心在广东,广东的民众占比较高;随着革命运动推进到了湖南,湖南的农会会员民众占全国会员比率超过了广东,这说明北伐胜利进军带动民众革命热情,故D项正确。北伐战争时期国内局势动荡,A项错误。遍及“全国各地”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北伐顺利进行,革命中心很快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项错误。15.A【解析】根据材料“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创办的《红色中华》报开设了《问题与解答》《法令的解释》《苏维埃建设》《苏维埃法庭》等多种法制栏目”“保障了苏维埃人民政权的正常运转”可知,中共开展多种普法栏目,运用法律手段保障了政权的正常运转,这表明了中共探索利用法律巩固政权,故A项正确。“照搬”说法不符合史实,B项错误。“左”倾指激进、冒进,脱离客观实际,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完备”说法在材料中-3-没有体现,D项错误。16.A【解析】由题材料“当这些和平的缔造者同意日本继续干涉中国的时候”可知,巴黎和会上,西方列强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无条件转让给日本,直接引发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使“充当先锋的是中国城市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唤起了这个国家的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表明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觉醒,故A项正确;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随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与材料主旨不符,故B,C,D项错误。17.B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左”倾错误已得到解决过于绝对,故A项排除;由材料可知,“该事件”指的是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会议,故答案选B项;C项夸大了遵义会议的影响,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排除D项。18.C【解析】材料所述突出了中共对解决西安事变的态度变化,从阶级立场出发变为从民族利益出发,反映出中共在对国内外形势进行正确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理性的政策调整,体现了中共走向成熟,C项正确;A项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不是西安事变后;B项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影响,与设问关系不大;D项是蒋介石答应联共抗日的影响,均排除。19.D【解析】在我国各地建立的纪念馆保存了大量记载侵华日军罪行的史料,为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的罪恶本质提供了大量确凿可信的历史证据,故D项正确。“南京大屠杀”发生在抗日战争防御阶段,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日本政府的态度,故排除B项;题干未提及关于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主流认识,故C项错误20.A【解析】根据材料“不让日本侵略中国寸土”“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等信息可知,敌后抗日根据地重视农村抗战文化建设,故选A。材料未涉及抗日民主政权,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国民党,排除C。材料未涉及农民生产热情,排除D。21.A【解析】由材料“农民的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就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可知,毛泽东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依靠对象,中国民主革命离不开农民的参与,说明近代中国国情影响中国民主革命实践,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社会性质,排除B项;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人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因此D项错误。22.D【解析】根据材料“毛泽东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4-解,完全粉碎了”可知,中共积极促成谈判,为中共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故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美国的调停,而且美国的调停最后失败,故A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实力,故B错误。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23.C【解析】平津战役的战场范围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辽沈战役在东北战场,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大别山雄峙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为我军进行战略机动,夺取中原和进军江南的重要战略基地奠定基础,故C项正确;1948年秋,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中央认为决战时机到来,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4.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基本确立,A项正确;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制度不会行将自行消亡,B项错误;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均排除。25.B【解析】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共50分)26.【答案】(1)核心目的:建立一个有效和有限权力的联邦政府。(3分)原因: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独立;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独立后的邦联体制弊端严重;吸取历史上的专制教训;保护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的需要;尊重各州自治传统。(8分,任答4点即可)(2)缺陷:因人设法,带有人治主义色彩;规定了总统的最高权力,但没有确定最高行政中枢机构;责任内阁制尚不完备;内阁对总统权力限制有限。(8分)27.【答案】(1)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日本出兵朝鲜及蓄意挑起中日冲突的意图;立足于和平解决中日争端,寄希望于大国力量调停中日冲突。(4分)危害:导致清政府战备动员进展缓慢,未能积极有效地应对中日冲突,于开战前就陷入全面被动的地位,成为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2分)(2)准备工作:制定国防计划大纲;协调国共两党间的关系;改善与苏联的关系,争取苏联的援助;发展国防工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财政;整顿军队,构筑国防工事。(6分,任答3点即可)影响:有利于国内政治力量的和解,为全民族团结御侮提供了政治保障;为持久抵抗日本侵略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增强了中国军队的防御能力,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有助于持久抵御日本的侵略。(6分)28.【答案】(1)特征:暴力革命;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爆发具有偶然性(4分,任意2点即可)(2)不同之处:巴黎公社革命没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巴黎公社革命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十月革命是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进行的;巴黎公社革命没有取得农民的支持,十月革命中农民是俄国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巴黎公社革命没有追击反革命政府军而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后坚决镇压反-5-革命叛乱并回击外国武装干涉;巴黎公社革命只是无产阶级建立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9分,任答3点即可)
本文标题:河南省豫南九校(长葛一高、上蔡一高、宝丰一高等)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43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