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2届高考作文提升课堂:把握读后感的写法,打造感染力强的作文
高考作文提升课堂:把握读后感的写法,打造感染力强的作文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透原文是前提和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想写一篇好的读后感,一定要把原文读透,真正掌握、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主旨。但要真正读透原文也不是容易的事。简单地说,可以把原文分为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等。我们一般会选择记叙文、散文、议论文来让学生写读后感,写说明文的读后感一般不会太多。诗歌,尤其是现代诗歌,对于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写读后感也不会太多。若是记叙文,我们就要抓住细节,如通过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神情来把握人物的特点,议论文一般来说是说理,相对来说不如记叙文和散文那样生动活泼,情节跌宕,需要我们更有耐心,认真读,抓中心。2.选好题目,成功一半俗话说:“题目一半文。”一个好题目,等于是一篇好作文的开端,题目要新颖、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在写读后感时,如果直接写上:“读×××的读后感”或直接写“读后感”,这样的题目读起来甚是平淡,无法吸引读者的眼球。于是,我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文本,抓住文本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从而把它提炼出来做题目,如学了《最后一次演讲》这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献身革命的英雄气概和斗争精神。于是我顺势引导,如果把你们的感受,用做写读后感的题目,你们该怎么选题?孩子们经过交流讨论,于是形成了:“呼吁人权平等,摒弃种族歧视——读《最后一次演讲》有感”“敌人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读《最后一次演讲》有感”……这些题目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抓住写作重点,吸引读者的眼球,真可谓一举多得!3.介紹精练,抓住重点这部分当然是越精练越好,千万不可喧宾夺主。因为这部分不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只是为下文的写作起铺垫的作用,这部分的要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文中的略写部分,切不可写成复述课文的内容。如以课文王选的《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为例写读后感,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板块来写。(1)对文章中的人物做出评价,可以依照老师上课的方法。《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中“我”王选站立在IT时代最高点,领跑于同行最前列,却不以“权威”自居,不以“名人”自诩,不以“功高”自傲。身居高位却心静如水,成就显著却心态平和,审视自己目光清醒,推介新人不遗余力,真心实意,对自己近乎有些苛刻的自省、自警和自律意识,很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作者现身说法,就是想向人们展示介绍自己做出这一重要抉择的原因、目的、态度、方式方法及建议,表现了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心胸开阔、敢说真话、真诚善良的精神品质。对文章主人公以及其他人物做出评价,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这样才能更深刻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2)对文章语言的分析。喜欢的语句还可以摘抄,不仅写出你喜欢的理由,还可以从语言的修辞、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等角度分析。如《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中“我知道自己是一个下午四五点钟的太阳;各位呢,上午八九点钟的太阳,这是本科生;硕士生呢,九十点钟的太阳;博士生呢,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以不同时期的太阳来比喻不同学位和不同身份人的精气神特点,生动形象,通俗易懂。(3)评价文章的构思精巧和不足之处。这一点不能再像初一年级那么简单地归纳段落大意了,而要分析文章的构思。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就大胆地写下来。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锻炼了自己的分析能力。以这三个板块为主写读后感,就一定能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分析能力。4.关键写感,以感表情这是写读后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为了使文章有吸引力,单是用一个思想来统领全篇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全篇渗透一种感情。”因此,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必须做好:(1)感点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同学们潜心读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点很多。如针对原文的中心思想,针对某一个精彩片段,针对某个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均可以写成读后感,这便要求学生在众多的感点中选择好自己所要表达的感点。(2)感点的表达:在学生选择好了感点之后,如何进行自己的真情表达呢?这时,教师就要让学生清楚地明白: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否则便“画蛇添足”。因此,当同学们找到了自己感受深、角度新、立意强、写起来最顺畅的感点后,便把它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再加以论证。这样一来,便很容易让读者明了你想表达的情感。如学生在读完《鲁滨孙漂流记》一文后,是这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鲁滨孙这种刚强坚毅、乐观向上、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难道不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一笔精神财富?一学生完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整本书的阅读后,是这样陈述自己的感受的:人生犹如炼钢!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的,“铁”变成“钢”,只有一种途径——就是炼!所谓的“炼”就是经过不断的磨炼!5.议有事发,以理服人该部分能增强所表述的观点的说服力,做到以理服人,正如俗话所说: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如学生在学完《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一课时,作者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科学研究上的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在科学研究上的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6.联系实际,纵横拓展这一部分是写好读后感的重中之重,也是文章的详写部分,想让自己表述的观点更有真情实感,富有时代气息,就可以联系自身,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象。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更真实、更有说服力、更能打动读者,因此,在引导学生写“联”这部分内容时,我主要从这两个方面入手:(1)积累素材,从引用名人的故事、广播新闻等入手,这样一来,便不会使文章泛泛而谈,为证明你所表述的观点,提供了更有力的论据,使你的文章更加厚实,更具有说服力。如在学完《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让学生谈谈面对抉择时的想法和做法,然后顺水推舟导入到作者王选的选择。用自己选择的方法与王选的做法进行比较,不但理解课文更能让学生记忆深刻。(2)联系自身,从小处着手,层层论述。还是以《我一生中的重要选择》为例,我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课,你对选择有着怎样的认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便议论开来。一学生道:“人生只有一次,我要慎重选择,把自己人生抒写得更加完美。”又一学生说道:“富兰克林在其自传中提到的,经过我多次实践,是非常有效果的,尤其在处理相当复杂而理性的选择时,其功效明显,而使用起来又非常简单。”通过这样有理有據的论证,论点便更鲜明、更有说服力了,因而,“联”这部分同时也具有“浓墨重彩”的一面。7.提亮全文,升华情感这部分的内容要注意回应前文,表明观点。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呼吁,可以写上读后的启示。总之,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式来结尾,都必须为提亮全文,升华情感服务,须一气呵成,浑然一体。如一位学生在读完《西游记》这本书后,是这样收尾的:虽然如此,但唐僧师徒四人在途中所遇到那些妖魔鬼怪时的无所畏惧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由于师徒四人团结一心,不畏艰险,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取得了真经。我想,这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可不能像猪八戒那样有时喊散伙,只要坚持,我们就能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虽然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磨难,但是这样更能磨练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得到锻炼,所以,一定要勇往直前!8.误点提醒,扬长避短(1)离开原文。初学写作者常犯的一个毛病是引出观点后,就把所读的作品放到一边了,这是不恰当的。这就等于脱离材料,没有“读”的内容或者不能恰当引用材料作为“感”的佐证,读后感就失去了根基。应当在行文中注意抓住原作品,最后也应当回到原作品上,以照应开头。围绕原文的精要,这样写出来的感受才更真实感人。(2)结构呆板。人们常用的“引议联结”写读后感的结构只是一般的写法,不必拘泥,写成新的八股文。“联”要联系自身或社会的实际情况,不要空发议论。还要避免联系自身时就一味检讨自己的呆板写法。习作中应该集中力量写感触最深刻的那一点,不要千头万绪,面面俱到。要抓住一点,深入写下去。还有就是抓住一点之后,要联系实际,深入地写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主题集中、鲜明,读后感要写得详略得当。(3)引文较多。这体现在写读后感时大量摘录引用材料中的原话。在引述原作的环节中,不少同学往往用大段的直接引述来代替理解式的概括,复述情节的篇幅占得太多,常常是开头说上几句所读文章如何感人,然后就大段复述原文内容,结尾表表决心或提提希望了事,以致文体产生转化,类似于夹叙夹议的文章了;或者大半篇叙述故事,后面来一些总结性的议论,类似于卒彰显志的散文。写无定法,在写读后感时,上文所叙述的顺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写作的需要,融会贯通地加以灵活运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写好读后感。
本文标题:2022届高考作文提升课堂:把握读后感的写法,打造感染力强的作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43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