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话题类作文的审题立意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1年高一语文议论文写作话题类作文的审题立意一、高一作文写作方法总结(一)高中作文的审题立意审题立意决定着文章的思想高度,制约着文章的核心内容和整体框架,反映出学生理解命题意图、联系社会生活的才智,显示着学生发掘隐含信息、透视事物本质的能力。所以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符合题意”被放在首位。在实际阅卷过程中,也把“符合题意”作为第一衡量标准。审好题,立准意,是写出优秀作文的重要环节。(二)高中作文的文体要求与命题形式高考作文要求“符合文体要求”,我们在写作中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具体对待,做到准确审题、准确定位。题目中或指定文体,如“写作一篇议论文”;或排除文体,如“诗歌除外”;或“文体不限”。总体而言,高考作文在文体方面给予的自由度较大,而在实际操作中,一般保持以议论文为主,其他文体为辅的格局。在初中阶段,同学们接触最多的文体是记叙文,进入高中阶段,同学们会逐渐接触和学习议论文的写法。高中作文的命题形式大致可以分为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本讲,我们重点学习文体要求为议论文,命题形式为话题、命题、半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三)高中议论文简述议论文是一种用于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体,以议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的三要素为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思路往往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二、话题作文(一)话题作文的概念与分类所谓话题,是指谈话的中心、谈话的内容、谈话的由头。围绕着给定话题写成的文章,就叫话题作文。常见的话题作文题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材料、由材料引出的“话题”以及作文要求(或“注意”)。材料起由头的作用,或提供一个事实,或讲述一段小故事,或给出一幅(组)漫画,用意在于吸引考生注意力,激起考生的写作兴趣,将考生的思维引入材料所提供的情境。话题是由材料引出的,是在材料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作文的中心议题。话题范围既可能仅仅是材料蕴含意义的一部分,也可能远远超过材料蕴含的意义。要求(或“注意”)则是对作文提出一些具体的诸如立意、选材、文体、题目、篇幅等方面的规定。如下面的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礼”有礼貌、礼仪、法则之意,是文明行为和道德修养的体现,对于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自古至今,人们就重视着“礼”,践行着“礼”。请以“不学礼,无以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这道题要求围绕“不学礼,无以立”这个话题进行写作,其中的材料部分预先对话题进行了一番提示,引导考生对话题展开联想,自由选择最新的、最适合自己的角度立意;题目的要求表明了写作文体,即议论文。只要所写内容在话题范围内就符合要求。(二)话题作文审题立意方法方法概述一审材料抓意图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话题的引语和写作提示语。材料总是隐藏着命题意图(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等做出的某种限定等)。我们在审题时,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意图挖掘出来,而要挖掘命题意图,就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问题和词句,因为它们会直接、间接地点明、暗示话题的主旨或价值取向。抓住这些即可领会材料意蕴,进而构思立意。二审话题明关键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对话题一定要看准、想清,这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审题更加准确,否则就有偏题的可能。所以要认真界定话题的范围和自由度。通常我们需要根据话题的特点关注以下几点:(1)理解内涵我们要正确理解概念的含义,不管是基本义、引申义还是比喻义,都要对其准确把握,不能亦彼亦此,似是而非。要弄清话题的内涵与外延。如作文话题“诚信”,其中“信”是“守信用”的意思,不仅仅是“诚实”的问题。(2)辨清范围话题都会有一定范围的限制,我们一定要辨清,不要超越这个范围。如作文话题“我看课外阅读”,其中“课外”二字是很重要的限制成分,可是有的考生在写作中不知不觉丢掉了“课外”二字,大谈广泛阅读的重要性,大大削弱了说理的力度,甚至文不对题。(3)明确关系有一些话题是关系型的,我们需要明确概念间的关系,进而明确写作重点。如作文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其实讲的就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会不会受感情因素的影响,会受多大的影响”的问题。三扣材料定立意每个话题都含有多个子话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层次来立意。在完全吃透话题、占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之后,我们必须从众多的立意中,挑选、确定一个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立意。一般来说,紧扣话题,立意新颖、深刻、全面的观点,即正确立意,一般不止一个;而这些立意之中,只有我们最为熟悉、体会最深,且占有了丰富写作素材的观点,才是适合于我们写作的最佳立意。选取立意时,根据话题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确定,常见的有以下两种:(1)大小互化有些作文话题,从字面上来看,很大很广很虚,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我们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此方法既可以把一个大话题分成若干小话题,也可以在话题前后加上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短句,把话题变小。如话题“幸福”,可以分为“不可思议的幸福”“含泪的幸福”“来之不易的幸福”“幸福的一天”等小话题,然后,从中选择一个感悟最深的小话题来立意写作即可。有些话题看起来很小,似乎只限于个人的品德修养、对事物的一般认知。其实不然,这些话题往往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时代感;甚至可以说,关系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对这一类话题,我们可以由小及大,把话题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站在历史的高度,从现实的角度进行思考,这样我们的立意就能紧扣时代的脉搏,传递时代的精神。如话题“诚信”,我们的立意,不能仅限于个人品德修养上要诚信,还要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民族的屹立、腾飞,更需要讲诚信。再如话题“心灵的选择”,我们的立意,如能联系到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日渐淡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精神日渐缺乏,善恶、美丑、是非观念日渐混淆,等等,就更为深刻、高远。(2)虚实互化有些话题过于实在具体,我们可借助想象,通过创设情境,运用隐喻、象征等手法,来化实为虚,实题虚做。如面对话题“书”,可拟出新话题“我爱读书”“一本难忘的书”“记一次买书”,但拘囿于有形有态的书,立意不高。我们可以对话题“书”加以质疑:书,有“有形之书”,有无“无形之书”呢?我们读“有字之书”,是否有“无字之书”可读呢?再联想到周恩来“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的名言,这样就可以化具体形象的书为抽象的书,实题虚做,以“人生是本书”“父亲是本书”“社会是本书”等为话题来立意写作了。这样通过联想“书”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岂不令人耳目一新?有些话题十分抽象、空泛,或者本就是虚拟的,令人一时捉摸不准,无从下手。这时,我们就可以化虚为实,通过对具体的人、事、景的描述,来阐释我们对话题的理解。例如,高考作文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是一个虚拟性话题,要求我们写成针对现实、发表见解、抒写真情实感的文章。此题宜虚题实做、从实处切入。我们可以通过写现实生活中人物移植记忆后的经历、感受,从而表达自己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个话题的见解。2.方法示范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邦邦的东西,扒开雪一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分析】一审材料抓意图主要内容:登山者在暴风雪中面对一个冻得僵硬的人作出生死抉择,最终“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关键句: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关键句告诉我们,对于材料中的事情,我们都能理解并为之感动,但我们并没有切实体验过。所以命题者用一个转折句告诉我们写作的范围,让我们写自己面临的心灵的选择,而不是就材料论材料。审话题明关键话题:心灵的选择理解内涵:抓住关键词——心灵(即内心、精神、思想等)、选择(挑选)。辨清范围:话题是偏正关系的短语,中心在“选择”,但是必须在限定词“心灵”的范围内。三扣材料定立意心灵的选择是抽象的,可以采用“化虚为实”的方法确定立意。参考立意:面对死亡的心灵选择、面对诱惑的心灵选择等。✍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有昏镜。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问题:请你仔细审题,确定立意。解答:【审题立意指导】一审材料抓意图审读材料,可以抓住关键句“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有昏镜”。二审话题抓关键理解话题“买镜”的内涵,这里当做比喻式话题来写,根据联想到唐太宗“以铜为镜”的名言,先揭示出话题“买镜”的比喻义。三扣材料定立意化实为虚,实题虚做,根据镜子的不同分类及比喻义立意:每个人心中都要有一面“明镜”’好高骛远者要买一面“近视镜”鼠目寸光者要买一面“望远镜”切忌用“有色眼镜”看人明镜照己,昏镜照人精选习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四川女孩李子柒,以自家院落为背景,拍摄了一系列富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唯美视频。她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古朴的农村生活,既包括乡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也包括松墨、蜀绣、染布等传统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化走出去,期待更多“李子柒”》,共青团中央新浪微博号发表文章《因为李子柒,数百万外国人爱上中国》。2020年,她和袁隆平等人一起受聘为首批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就像一扇窗,向当代中国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请你以“窗”为话题,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问题:下列关于作文题的立意,不准确的一项是()A.用好传统和自然这扇窗,影响全世界B.打开中国之窗,需要更多“李子柒”C.让文化传播照亮心灵之窗D.网红也有自己的价值答案:D解答:【审题立意指导】一审材料抓意图。本题要注意抓住材料关键句“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就像一扇窗,向当代中国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也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文化”。李子柒用自己的力量做到了由内而外、让人感动的文化输出,她的视频输出的是中华民
本文标题:话题类作文的审题立意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4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