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2012年4月期中考试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八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C2.B3.A4.C5.D二、阅读与赏析(共44分)(一)(共10分)6.(2分)C7.(4分)①遣:派、派遣②益:更加③之:去、到④向:以前、过去8.(2分)契丹主对延徽不行礼感到恼怒,让(他)在野外放马。(“怒”、“使”、省略、倒装)9.(2分)延徽贤能,契丹主知人善任,述律后的推荐(答出两点即可)(二)(共4分)10.梅(1分)。花开的季节(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花开的姿态(一枝斜),花栽种环境(农家院内)(答出两个方面即可得1分)。11.用对比的手法。(1分)赞美梅花不择环境“一般开”,“贫贱不移、富贵不淫”的高洁傲岸的品格(或恶劣的环境下仍坚持操守,矢志不移,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1分)(三)(共4分)12.(2分)题材造型(共2分,一点1分。)13.(2分)不能删去。“应该”一词表明朱元璋曾影响了瓷器的纹饰,这是作者的推测,删去“应该”就不准确严密了。(四)(共4分)14.(2分)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或修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15.(2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或只有吃苦受累,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五)(共12分)16.(3分)①点题;②表达了对炊烟的思念,奠定了全文感情基调;③引出下文对乡村炊烟的回忆。17.(2分)作者提到《桃花源记》是为了强调炊烟是乡村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了炊烟,乡村才会有生气。(意思对即可)18.(3分)通过写城里人的厌烦和无奈,与乡村生活的踏实和舒适作对比,表达作者对炊烟和自然淳朴的乡村生活喜爱。19.(4分)炊烟标志着平民意识,是淡泊的心境、纯洁的灵魂的象征。对乡下炊烟的留恋,是净化被现代生活玷污了的灵魂,是对少儿时代的怀恋,更是对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的守望。20.略三、表达与交流(共46分)21.(6分)光写刊名不得分,创刊词中阐明刊名含义得2分,阐明办刊宗旨得2分,语言生动流畅,字数等均符合要求得满分。有语病或不通顺之处酌情扣分。22.作文评分标准参考中考要求,建议切入分30分。
本文标题:2012年4月期中考试初二语文参考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6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