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陈先云:用好统编教材
陈先云:用好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名师于茫茫书海中,为你寻找更适合自己成长的有效资源和那些锲入心灵的文字。与高人交心,轻松学习,把时间留给更重要的人更重要的事。为宣传并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调动广大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在教育部教材局的指导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定于2019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全国首届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优质课观摩交流活动”。活动中,人教社陈先云先生为大家做了精彩讲座,现整理如下:在多个场合我问过语文老师和教研员一个简单的问题:统编语文教材选编的第一篇文言文是什么?第一首古诗是什么?多数情况下没有人能回答出第一首古诗是什么?有一次居然有一位学生家长答出来了。这说明,我们是不是还要在认真钻研教材方面多下功夫呢?上周我在北师大为山西省运城市的“乡村小学语文老师核心素养”培训班讲课,其中讲到三年级上册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问老师们:这篇课文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难不难?他们说“不难”,我说很多城里学校的老师认为这篇课文难。为什么农村的学生反而说“不难”,他们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学生喜欢读这篇童话。认为三年级学这篇课文难的老师有没有想过,难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拔高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呢?是从教学的角度理解教材选文?还是从儿童学习的角度理解教材选文?理解课文、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要不要重视时代的变化?用新时代的教学观念,去理解、把握文本?学生喜欢,我们没有理由再去讨论难不难了。每次给老师们讲课,我都会问一个相同的问题:五六年级的老师到目前为止,有没有阅读过前四个年级、前五个年级的教材?低年级、中年级老师有没有阅读过后续教材?基本上没有。不熟悉前面几册教材,不了解训练的系统性,能不能教好五、六年级统编教材?是不是还在采用的老方法进行教学?用好统编教材,用不用树立整体教学观,如何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今年秋季四至六年级教材同时使用,做好不同版本教材衔接工作,十分重要。据我了解,老师们对补学补差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家长们重视。在这里建议大家,还要继续做好教材衔接中的补学补差工作。综合目前各地的情况,可以侧重三个方面:古诗文129首(篇)和“日积月累”栏目传统文化内容的积累。革命文化选篇的阅读。应用文体的掌握:书信、读后感、倡议书、演讲稿、说明书等。教什么比怎么教重要语文教学,要轻装前进。——吕淑湘语文教学要轻装前行,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加强语文教材建设,关键是精选教育教学内容,解决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的问题,这是语文教材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语文教学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基于教材层面探讨教学内容的选择。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对“教什么”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我们也要能够认识到,语文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教学内容是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开发,既包括对现有教科书内容的直接选用,也包括对教材内容进行处理、加工和改造。选择教学内容涉及诸多因素,例如学生的因素,如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生活经验与家庭背景;教师的因素,如教学水平、教学风格、成长经历与个性,还有语文课程资源和环境因素,等等。正确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用好统编教材,上好语文课的基本要求: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理念,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把握好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认知水平和发展的需要,把教材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学习内容提炼出来,教学目标精准定位。当前小学语文界,大家把关注点或者说兴奋点集中在“语文要素”的层面上。对教材的理解把握不够到位,语文要素出现了简单的“贴标签”现象。什么是语文要素?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导语列出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方法(策略)和学习习惯等。语文要素的三个维度:阅读、表达(口语与书面语)、习惯。主要围绕或聚焦学习、掌握、运用阅读的方法、能力,表达(口语与书面语)的方法、能力。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提示的是本单元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学内容。单元导语并不都是语文要素,还包括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有重叠、有交叉,但两者不是一回事。在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第一,课文、课后思考练习题、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中的栏目,与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建立联系,并不意味着单元中的各项内容都要体现人文主题,都能紧紧围绕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练习题;有的课后思考练习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第二,教材在考虑到阅读、习作和口语交际等相互关联的同时,也重视其相对的独立性,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逻辑体系,使必要的表达能力得到专门训练和应有的发展。比如,口语交际中某些生活类交际话题、讨论交流类话题,不一定都以阅读为基础,有的以交际功能为主要线索来编排。教材写景物类的课文单元较多,不太适宜让学生在每个这样的单元中都来写景。阅读策略单元,因为学生的习作能力与阅读能力、习作需求与阅读需求之间毕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不太适宜与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紧密联系。如果每个单元中的各项内容都要体现人文主题,都要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这样的教材不容易编写出来。即使能够编写出来,语文教学将会走进串讲串问、机械训练的死胡同。所以,我们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时,不是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理解教材编排意图,是选择教学内容要做的首要工作。虽然语文教材不等于语文教学内容,但语文教材是选择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和凭借,是教学的基本资源。教学内容的选择坚持“以文本为先”的原则。用心阅读文本,正确解读文本文本解读是目标定位的前提。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尤其要关注传统课文在统编教中的目标定位。在统编教材中,有不少传统课文保留下来,老师驾轻就熟,便于教学。传统课文不能简单地采用老方法进行教学,需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传统课文在统编教材单元中的目标不同。统编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组合方式多元化:题材组合、文体组合、综合组合,突出了语文学科基础工具属性,不同于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二是关注时代性,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解读文本,选择教学内容时,我们要重视时代的变化,用新时代的教学观念去理解把握文本统编教材新课文很多,要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需要老师们静下心来、花时间来多读、反复地读,认真研读。研读文本要对作家作品的文本特征进行研究,并作出价值、目标等方面的判断,同时还要对教材编写意图进行研究和判断,了解对学生来说,选择哪些最有教育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教材中哪些内容必须交,哪些可以省略,不照本宣科。尊重本文作者和编者的价值取向。理解、尊重文本是前提和基础。有的老师在教学统编教材时,随意误解甚至曲解课文作者的创作本意,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学生的认识发生偏差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和生活经验不足,当学生理解、认识发生偏差时,要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和关注,及时给予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这是老师的职责,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二是老师的认识有偏差,偏离了对文本内容和价值取向的基本理解,有意或无意地引导学生发生偏差。这就需要老师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举例:《雾在哪里》是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这篇课文出现了很多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或者标点符号,比如:又、和、同时等等,其中些词语在这篇课文中不止一次出现。这些词语或者符号前后的词语都可以调换位置,但是句子意思不变。将这些词语或标点符号整理出来,我们就找到了这篇文章的表达密码。文中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或标点:联同、同时、也、和、甚至、无论是、还是,都、省略号、顿号……尝试使用课文中的词语或者句式,把自己的想法说得更清楚。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六种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或者标点,对语言表达中并列关系的不同形式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以后规范的语言表达奠定基础评价一节语文课标准:一看教学目标的精准定位与达成度;二看这节课学生的表现与发展,体现“一课一得”。用好统编教材,遵循目标适度、具体和有梯度原则。能够准确把握统编语文教材阅读、表达目标的三个核心词语:试着、初步、学习,分清目标之间的差异性
本文标题:陈先云:用好统编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687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