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凤翔中学2009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测试语文试卷-《马说》
2009年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凤翔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马说》同步测试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一食或尽粟一石()(3)食之不能尽其材()(4)才美不外见()2.按原文填空。(1)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交代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最能体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至少两个带“马”字的成语。4.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有多种理解,你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人?第二部分阅读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5.本文是一篇,作者(朝代)(姓名)。文章短小精悍,通篇运用手法。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文章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封建统治者比作“”,将人才比做“”,而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8.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9.如果你是千里马,你会怎样做?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第三部分作文10.请结合文章内容,发挥想象,对“千里马”在“槽枥之间”的心理加以描写。不少于100字。参考答案:1.(1)zhǐ(2)dàn(3)sì(4)xiàn2.(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3.如:马到成功、马不停蹄、一马当先、千军万马等。4.对工作或事业忠诚执著、无私奉献的人。5.杂文唐朝韩愈托物寓意6.(1)饲养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特点来饲养它。(2)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7.食马者千里马圣明的君主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8.学生能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说出自己的理解即可。9.言之成理即可,如:如果我是千里马,我会毛遂自荐,主动去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本领。10.例:三下五除二吞下了属于我的那份粮食,闻着同伴们的粮食的香气。听着自己肚子“咕咕”的叫声,我不禁一阵心酸:“主人,我可是一匹千里马呀!我想扬蹄驰骋,我要昂首嘶鸣,可是,腿发软、眼发昏、肚子饿、口又渴,奈何?奈何?伯乐呀,你在哪里?我不求你的夸赞,只望你能对我驻足凝视一下。那样,我的千里梦就一定会实现!可是,伯乐少,肠断有谁知……”
本文标题: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凤翔中学2009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测试语文试卷-《马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36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