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综合 > 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
第五单元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8页,五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清楚。一、全卷书写(4分)二、积累·运用(22分)1.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上拼音。苔藓.()濒.危()饲.养()沐.浴()夭折.()潸.然()孱.弱()脐.带()2.文学常识填空。①消息结构的五部分为:②新闻的六要素是:3.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金丝猴(又名仰鼻猴)生活在海拔1500米--3000米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带。群居,日行性,树栖性。性机警,善攀爬,行动迅捷,喜在清晨鸣叫。以树叶、嫩枝、果实、苔藓等为食,亦食昆虫、鸟卵和雏鸟。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和湖北。4.选词填空。救护保护呵护看护监护①一只刚出生便失去“母爱”的国宝金丝猴,经两名巴东妇女三次用人乳喂养,野生动物救护人员四昼夜精心()昨日安全抵达位于武汉市九峰山的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②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昨日为金丝猴成立紧争救护专班。“国宝婴儿”金丝猴有了5位“妈妈”的24小时()。③该中心昨日成立了由5名工作人员组成的紧急()专班,日夜()这只“国宝婴儿”的起居、饮食、爬行甚至叫喊。④这只小金丝猴缺乏母体()屏障,存活的难度就更大了。5.揣摩下面句式特点,仿写一句话。天空中有片白云,不,那不是白云,那是天使的翅膀洒落的羽毛。6.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就象鱼与水的关系一样密切,离开了动植物人类很难生存。如今,随着人类对大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不少动植物已面临灭绝的危险。请你写一则标语,号召人们来保护珍稀动植物。7.诗词赏析。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①诗中写梦境的句子是:。②这首诗流露出了作者强烈的情。8.默写杜牧的《泊秦淮》。三、(20分)理解·探究救救这只金丝猴——脐带在身失“母爱”人妈妈喂活猴宝宝[本报讯(记者·刘伟)]①一只刚出生便失去“母爱”的国宝金丝猴,经两名巴东妇女三次用人乳喂养,野生动物救护人员四昼夜精心呵护昨日安全抵达位于武汉市九峰山的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②12日下午3时左右,正在巴东县沿渡河镇小溪村附近原始森林进行科学考察的有关专家,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一只刚出生的金丝猴。当时它身上还有4厘米长的脐带,身体虚弱,脸带伤痕。③等了很长一段时间,没见母猴前来营救,天又下起大雨,科考人员只得怀抱着这只小国宝赶回山中营地。④当第二天科考队员赶回小溪村时,挨了一天饿的小国宝嗷嗷大叫起来。苦于无食可喂,鉴于人与猴的基因相近,科考队向村中一产妇求救。得知是国宝缺奶,产妇二话没说,掀起衣襟将不到1千克的小金丝猴抱在怀中喂奶,得乳汁滋养,小国宝安全度过一夜。闻讯赶来的巴东林业局有关人员,连夜包船护送小国宝进县城。⑤14日上午,获悉此事的省林业局、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立即派专家赶往巴东。这期间,小国宝又在巴东林业局一位职工家属的怀中得到了两次人奶喂养。15日上午,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员杨国祥和同事怀抱小国宝,带上巴东林业局一位职工家属挤的半瓶人奶赶往武汉。⑥当晚7时抵汉后,杨国祥立即将小国宝带回家中照看,并为它买回婴儿奶粉,还未结婚的他在家中全力担负起“母亲”的职责。才出生的小国宝每两小时就要吃一次,杨国祥将它抱在怀中精心喂养;小国宝随意拉起屎尿,杨国祥将自家枕巾扯下来当尿片,一宿下来竟用了4条枕巾。9.从“消息”结构的角度来看,第①段是全文的,从叙述的方法看,第①段用了的写法来开头。10.从新闻的要素看,本则新闻记叙的主要人物是:,时间是:地点是:,事件的原因是:,结果是:11.消息中的“背景”往往是说明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或环境的材料,据此看,本文的背景材料是两段。12.析下列加点词的表达作用。①产妇二话没说....,掀起衣襟将不到1千克的小金丝猴抱在怀中喂奶,得乳汁滋养,小国宝安全度过一夜。②闻讯赶来的巴东林业局有关人员,连夜..包船护送小国宝进县城。13.研读本则消息的主要内容,给这则消息重新拟个标题。14.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员杨国祥照料金丝猴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细心,看了他的感人事迹,你想说什么呢?(二)生命的救助(2002年5月17日)①金丝猴属于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素有“国宝”之称。②虽然我国在人工饲养金丝猴,让成年母猴在非野生环境下()、()、()小金丝猴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经验,但至今为止,我国或者说人类还没有获得人工抚育新生的野生金丝猴成功的经验。③2002年3月17日,因为一篇新闻报道,一个弱小的生命受到湖北武汉成千上万市民的关注,它是一个出生大约两天就失去母爱的野生小金丝猴。这只小金丝猴来自鄂西巴东县小神农架,海拔2000米的地方。④我国金丝猴分为滇金丝猴、川金丝猴和陕金丝猴三类。湖北境内的金丝猴属于川金丝猴,这些群居的金丝猴生性机警,对野生环境要求苛刻。巴东沿渡河一带,林木茂密,水源丰富,人烟稀少,是湖北省野生金丝猴自然保护区之一。1999年,中国林科院的野生动物保护专家们就开始考察在这一带活动的川金丝猴种群,发现了一个有300只组成的野生金丝猴种群。今年3月12日,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专家数人,正在沿渡河镇小溪村附近寻找野生金丝猴的踪迹,突然从前方的断崖上传来金丝猴惊恐的叫声。科考队继续向前追踪。下午两点半左右,细心的专家从山雨欲来的风声和滚滚雷声中隐约分辨出一两声孱弱的哀叫。⑤抱着一线希望,大家将小金丝猴放在一块岩石上,然后躲进附近的丛林中静静的等待……在焦急和耐心地等待中,大约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下午近4点钟,天开始下雨。野生金丝猴的生活习性非常特别,新生婴猴一旦离开母猴后就意味着死亡。国内曾经有过救护两三个月大小的金丝猴的案例,都没有获得成功。救助出生仅仅两天、又被摔伤的小金丝猴,令其成活的希望几乎微乎其微。⑥面对这个幼小的生命,虽然明知救活这个小金丝猴很难,但大家还是决定尽全力来救助它。小金丝猴的情况非常糟糕,它脸上血迹斑斑,四肢冰凉,只有心口还有一点热气。回到野考队驻地后,他们试着用冲好的奶粉来喂小金丝猴。⑦为使小金丝猴得到进一步救治,3月13日清晨,志愿者张女士怀揣着小金丝猴与向导立即下山,把小金丝猴送往巴东县城。同时,当地林业部门与湖北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热线联系,为救助这个弱小的生命做好准备。张女士和向导一路上四处打听,寻找哺乳期的产妇,但都没有找到。向导突然想起自己的侄女正在哺乳,就带张女士来到了侄女的家。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接到电话,于3月14日派专人专车急赴巴东,营救小金丝猴。他们火速赶到后,巴东县林业局与湖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办理了移交手续。当天晚上,小金丝猴在研究人员杨国祥的护送下来到野生动物救护中心。15.“产仔”“受孕”“抚育”依次填入文中的括号中,其正确顺序是:16.选文第四段对金丝猴种类、生活习性的介绍有什么作用?17.文中表明小金丝猴难以救活原因的句子有:18.《救救这只金丝猴》是篇消息,《生命的救助》是篇通讯,这两篇文章在内容、写法上有什么异同?四、(24分)延伸·拓展蚂蚁的本领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曾经这样描述蚂蚁:“蚂蚁太像人了……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做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用化学喷剂惊扰和迷惑敌人并捕捉奴隶;织巢蚁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使用。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他太夸张了吗?没有!其实蚂蚁的本事远不止于此。早在人类诞生之前,它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皮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设计”出了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别看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就那么几个小小的神经元在一起,根本谈不上有头脑和思想,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空气(),温度(),各种设施齐全,其工程之浩大令人惊叹:有时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楼。蚂蚁王国的这类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仅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居然还“酗酒”: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泌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④地球上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几乎都怕火,但蚂蚁不怕,甚至可以灭火!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蚁穴顶上,开始它们似乎有点惊慌,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只见无数只蚂蚁前赴后继扑向火焰,用分泌出的蚁酸来灭火,经过66秒,一些蚂蚁牺牲了,但终于扑灭了火焰。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不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⑤蚂蚁,这类有着8000万年历史的“资深”的地球居民,真值得我们学习!19.若将“畅通”“恒定”“合理”填入文中的括号内,正确的顺序是20.本文开头用刘易斯·托马斯的话,目的是什么?21.说说文中拟人手法有何作用?22.用一句话概括第④段的内容。23.请按总分总的顺序将本文划为三部分。24.请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①当再次重复这个实验时,它们只用了40秒钟就将火扑灭,而且无一伤亡。②它们将蝶的幼虫拖入蚁穴中,然后舔食其分泌的甜汁,一个个醉态毕露如醉鬼一般。《翅与祷》某个夏日里,我在山间砍除灌木,几个钟头之后,决定该停下来吃午餐了,于是在一根木头上坐下,取出三明治,一面观赏四周有粗犷之美的风景。两道湍急的溪流汇成一方清澈深潭,然后挟着雷鸣之声奔下葱郁的峡谷。这种诗情画意本来是最美不过的——要不是一只蜜蜂开始锲而不舍地围绕着我嗡嗡飞。那是一种随处可见、喜欢骚扰游人的蜜蜂。我想也没想,一下就把它赶走。但它毫不罢休,飞了回来,再嗡嗡骚扰我。我不耐烦了,一巴掌把这东西拍到地上,用靴子把它猛地踏进沙里去。不一会儿,我脚下的沙爆开来,把我吓一跳,那折磨我的小东西竟然拼命地扑着两翅钻了出来!这回我可决不让它逃生,我站起来,使出我95公斤体重的全部力量,把它碾到沙里去。我再坐下享受午餐。几分钟之后,我注意到脚旁的地上微有异动。一只受了伤但还活着的蜜蜂,竟又微弱地从沙里钻出来。它居然没死,令我十分迷惑,于是俯下身子,看看它究竟伤到什么程度。看来它右面的翅膀仍相当完好,但左翅已被皱折得像个小纸团。然而那蜜蜂仍慢慢地把翅膀扇动,好像在估量自己的伤势,同时开始清除胸部和腹部的沙粒。然后蜜蜂把注意力集中在弯折的左翅上。它的脚上上下下地快速扫动,想把翅膀摩平。每摩一次,就把翅膀振动一番,好像要试试看能不能起飞。这只伤残得无可挽救的东西竟以为自己还可以再飞!我趴在地上,要把蜜蜂那徒劳无功的尝试看个仔细。经过更真切的观察,证实这只蜜蜂已经完了——它肯定完了。我是个经验丰富的飞机师,对于翼很有研究。不过蜜蜂毫不理会我那优越的知识。它的体力似在增加,修补的速度也在加快。那薄纱般不能活动自如的弯折的左翅,这时已近乎挺直了。最后蜜蜂觉得相当有把握可以来一次试飞了。它发出很响的嗡嗡声,振翼使身体离开大地——不过飞出沙面才七八厘米就坠落到沙堆上,猛打了一个滚。它再一次疯狂地摩平、屈伸翅膀。蜜蜂又升空了,这一次升高了15厘米才跌下另一个沙堆。它的翅膀显然已能飞行了,只是还不能控制飞行方向。它像机师那样,慢慢地琢磨一架陌生飞机的特性,试行短跳,但每次都失败了。可是那只蜜蜂每次坠地后都积极再试,拼命要纠正新发现的结构缺点。蜜蜂又一次起飞,这次终于飞越了沙面,直朝一个树桩冲过去。险些要撞上时,蜜蜂放慢前进速度,打了个回转,飞到波平如镜的湖面了,慢慢飘行
本文标题: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鄂教版八年级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39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