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新余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新余一中2016-2017学年初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和语言表达(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污秽.(huì)筹划锲.而不舍(qiè)锋芒必露B.菜畦.(qí)蝉蜕气冲斗.牛(dǒu)一反既往C.蓦.然(mù)屏障鲜.为人知(xiǎn)义愤填膺D.亘.古(gèng)祈祷回环曲.折(qū)来势汹汹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B.年近不惑,他回首与书法相伴的三十载,在对人生充满种种了悟的同时,于书法艺术也有一种大彻大悟....的释然之感。C.每一个舞姿都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D.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厂商大肆仿冒名牌,各种山寨名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严重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B.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C.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D.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使我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他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C.⑤④②③①D.⑤③④②①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反过来说,,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A.不善交际不是一种缺陷。B.善于交际多么令人羡慕。C.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D.交往能力不是很重要。6、下列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问题,可能100个人会有100种答案。“你比别人幸福?”这个问题可能更难回答了。然而近日,某知名财经网站推出了《全国各地幸福指数》报告,除港澳台及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城市做了排名。结果显示,江西,浙江幸福指数位列全国前二,广东排在第14位,北京排名第23名,而天津和上海排在倒数两位。A.全国幸福指数发布,江西第一,浙江第二。B.对于“什么是幸福”,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C.江西,湖南,内蒙古幸福指数列全国前三。D.发达地区幸福指数高。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4分)秋日送客潜水驿①【唐】刘禹锡候吏②立沙际③,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④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注释】①潜水驿:汉水支流,即潜江市境内的芦洑河。驿,驿站,这里指设在芦洑河的一座驿站。②候吏:指驿站的管理人员。③沙际:水边。④社日:古代祭祀社神的日子。7.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开头两句介绍了潜水驿的环境:宁静清新,一派田园风光,一派水乡野趣。B.中间四句都是写景:前两句写田间之景,后两句写村中之景。C.最后两句写远行之人看到驿站后的心情。D.整首诗紧紧围绕潜水驿,写其周围村庄、田野秋天社日的风光景色。8.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鼓”“鸡鸣”“鹊噪”“马嘶”是从听觉上写景,“田家连竹溪”“蝶飞秋草畦”则是从视觉上写景。B.诗歌的最后一句是借马匹一次又一次发出欢乐的嘶鸣,衬托旅人的欢快之情。C.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D.诗人从村内写到村外,从人类写到鸟雀昆虫,都是一片欢腾之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选自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A.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B.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C.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D.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谒()(2)惟()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12.用自己的话说说“其人愧甚而退”的原因。(2分)13.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2分)(三)古诗文积累。(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2)忽然抚尺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3)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5)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木兰诗》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生活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15~19题。(共14分)生日卡片席幕容刚入台北师范艺术科的那一年,我好想家,好想妈妈。虽然,母亲平日并不太和我说话,也不会对我有些什么特别亲密的动作,虽然,我一直以为她并不怎么喜欢我,平日也常会故意惹她生气;可是,一个十四岁的初次离家的孩子,晚上躲在宿舍被窝里流泪的时候,呼唤的仍然是自己的母亲。所以,那年秋天,母亲过生日的时候,我特别花了很多心思做了一张卡片送给她。在卡片上,我写了很多,也画了很多,我说母亲是伞,是豆荚,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是荚里的豆子,我说我怎么想她,怎么爱她,怎么需要她。卡片送出去了以后,自己也忘了,每次回家仍然会觉得母亲偏心,仍然会和她顶嘴,若她生气。很多年过去了,等到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算真正明白了母亲的心,才开始由衷地对母亲恭敬起来。十几年来,父亲一直在国外教书,只有放暑假时偶尔回来一两次,母亲就在家里等着妹妹和弟弟读完大学。那一年,终于,弟弟也当完兵又出国读书去了,母亲才决定到德国去探望父亲并且留下来。出国以前,她交给我一个黑色的小手提箱,告诉我,里面装的是整个家族的重要文件,要我妥善保存。黑色的手提箱就一直放在我的阁楼上,从来都没想去碰过,一直到一天,为了找一份旧户籍资料,我才把它打开。我的天!真的是整个家族的资料都在里面了。有外祖父早年那些会议的相片和札记,有祖父母的手记,他们当年用过的哈达,父亲的演讲记录,父母初婚时的合照,朋友们送的字画,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一层庄严和温润的光泽。然后,我就看到我那张大卡片了。用红色的原珠笔写的笨拙的字体,还有那些拼拼凑凑的幼稚的画面,一张用普通的图画折成四折的粗糙不堪的卡片,却被母亲仔细地收藏起来了,收在她最珍惜的位子里,和所有庄严的文件摆在一起,收了那么多年!卡片上写着的是我早已忘记了的甜言蜜语,可是,就算是这样的甜言蜜语也不是常有的。忽然发现,这么多年来,我好像也只是画过这样一张卡片。长大了以后,常常只会去选一张现成的印刷好了的甚至带点香味的卡片,在异国的街角,匆匆忙忙地签一个名字,匆匆忙忙地寄出,有时候,在母亲收到的时候,她的生日都已经过了好几天了。所以,这也许是母亲要好好地收起这张粗糙的生日卡片的最大理由了吧,因为,这么多年来我也只给了她一张而已。这么多年来,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希望从这些证据里,能够证明她是爱我的。而我呢?我不过只是在十四岁那一年,给了她一张甜蜜的卡片而已。她却因此而相信了我,并且把他细心地收藏起来,因为,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在那一刹那里,我才发现,原来,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在那一刹那里,我不禁流下泪来。15.为什么作者一直认为母亲不喜欢自己?(2分)16.“我只会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不断地向她要求更多的证据”中的“证据”具体指哪些?(3分)17.本文的语言朴素而生动,请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所有的纸张都已经泛黄了,却还保有着一层庄严和湿润的光泽。18.划线句“也许这.是她从我这里能得到的唯一的证据了”其中“这”指什么?(2分)19.作者最后发现“原来世间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容易受骗和容易满足的啊!”你读完全文以后发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3题。(16分)春之怀古张晓风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来源:学*科*网]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好得让人心平气和的。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压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放风筝时猛然感觉到的飞腾,一双患风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音来为这季节命名:“春”。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那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土壤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选自《张晓风散文集》)【注释】踯躅:停留。湮远:久远。20.对于春天的美景,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而又自然贴切的想像。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你也写两句。(3分)示例: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会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21.文章第⑤节中,把“鸟”比喻为“数学家”,去丈量天空,却不敢宣布统计数字,这里写出了远古春天的天空哪三个特点?请加以概括。(3分)(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22.按照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
本文标题:新余一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58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