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教材全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检测题(90分钟100分)第一部分(共25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①确(záo)②(mì)食③蝉(tuì)④(shū)忽⑤(yān)红2.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4分)人迹罕致人生鼎沸面面相觑蹑手蹑脚著作等身眼神恍惚吹烟袅袅学识渊搏冒冒失失苦中带涩错别字改正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插叙了关于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给百草园增添了一种恐怖气氛。B.《三颗枸杞豆》一文,作者详细地记述了三叔和“我”关于太阳的对话,从中可以看出三叔希望“我”从他虚度光阴中吸取教训,珍惜时间,好好学习。C.《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细致地描述了“他”买橘子水的情景,目的在于表现“他”作为男子汉要求独立的愿望。D.《柳叶儿》一文,写“我”吃柳叶儿吃得“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这一方面表现出“我”对柳叶儿有特殊的情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年生活的艰辛。4.下列各项中没有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的一项是()(3分)A.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B.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C.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D.我把他抱了起来,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台。5.下列加点的词语用括号内的词语替代后,不符合原意的一项是()(3分)A.上海世博会以其雄伟的场馆、多元的文化、高新的科技及全球最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着无与伦比....的梦幻世博。(无可比拟)B.实力超群的中国女子羽毛球队不可思议....地输给韩国队后,主教练李永波坦言:“年轻就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可想像)C.经典是我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诵读经典对提升修养、陶冶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不可怀疑)D.醉驾者如果在一起起车祸面前还无动于衷....,无疑会成为极其危险的人。(不动声色)6.口语交际。(7分)“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以扶持特色带动普及。对基础较好、积极性较高的中小学重点扶持,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的基础上,2020年达到2万所,2025年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摘自2015年3月16日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1)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益阳市某中学将举行以“足球梦,梦起航”为主题的校园足球文化节,请你为校园足球文化节设计两项活动。(2分)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是班级足球队的一员。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足球文化节里,小明参加了不下10场比赛,慢慢地,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了,说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假如你是小明,怎么说服妈妈支持你继续踢足球?(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共3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甲】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7.给下列句子划分停顿。(每句划两处)(2分)(1)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2)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孔子东.游(2)及其日中如探汤.(3)又以.报关尹子(4)为.国与身亦皆如之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2)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10.研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4分)(1)请分别概括两篇文言文的寓意。(2)说说【甲】文中孔子和两小儿的性格。(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和他出去,他不愿让人搀他的手了。一只胖胖的手在我的手掌里,像一条倔强的活鱼一样挣扎着。有一次,我带他去买东西,他提出要让他自己买。我交给他一角钱。他握着钱,走近了柜台,忽又胆怯起来。我说:“你交上钱,我帮你说好了。”“不要,不要,我自己说。”他说。到了柜台跟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噢!”营业员终于过来了,他脸色有点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他忘了他要买什么东西了。我终于忍不住了:“买一包山楂片。”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我有点后悔起来。后来,他会自个儿拿着五个汽水瓶和一元钱到门口小店换橘子水了。他是一定要自己去的。假如有人不放心,跟在他后面,他便停下脚步不走了:“你回去,回去嘛!”我只得由他去了。他买橘子水日益熟练起来,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成了一种可怕的狂热。为了能尽快地拿着空瓶再去买,他便飞快而努力地喝橘子水。一个炎热的下午,我从外面回来,见他正在门口小店买橘子水。他站在冰箱前头,露出半个脑袋。营业员只顾和几个成年人做生意,看都不看他一眼。他满头大汗地、耐心地等待着。我极想走过去帮他叫一声“同志”,可最后还是忍住了。11.为这段文字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来概括本段的中心()(2分)A.他的眼泪B.他对独立的要求C.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12.文章是通过哪些事来表现这个中心的?详略如何?(3分)13.画线句子能体现出“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情?(3分)14.这部分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请你结合选文具体说明。(3分)(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野蔷薇苔野蔷薇的花多姿多彩,好看得很,并且野蔷薇苔也是很好吃的。我们童年的春天,在原野上见到野蔷薇抽苔了,就会很高兴地给摘下来,除掉柔柔的刺,剥去鲜嫩的皮,剩下一根翡翠样的杆儿,咬在嘴里,那味儿就甜在整个童年的记忆里了。现在也常在故乡见到这样的野蔷薇苔,见了也仍然像孩子一样将它给摘下来,去刺剥皮然后给吃掉。人见了就很不理解,怎么会有这种嗜好呢?其实别人不知道,这是在回味童年,童年是最难忘的,童年养成的习惯,有时到老也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最不能忘记的是童年的春荒,为了度过那一段青黄不接的日子,家里的粮食只能省着吃,因此我们每顿只吃个半饱,这样,到野地里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以这么说,我们小时候喜欢春天,绝不是因为春天里有鲜花和蝴蝶,而是因为春天里有给我们果腹的野蔷薇苔。朱洪武小时落难,吃过野菜马兰头,后来他做了皇帝,也仍然不忘这种野菜,每年都让御膳房做一道马兰头菜给他品尝,我不知他是不是品出了当年的滋味,但有一点却是可贵的,他并没有因为自己当了帝王而忘了苦难的童年。我当然没有朱皇帝的大富大贵,但帝王和平民百姓的某些情感却有共通之处,那就是所谓的童年情结。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故乡山原上的野蔷薇是那么多,一丛丛一簇簇的,有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每人摘了一大把,然后躺在草地上慢慢地捋刺、剥皮,再品尝。我们将嘴唇吃得发绿,这样,不说家里省点儿粮食,也起码在这一天里不至于太饿肚子。俗话说:“常将有日当无日,莫在无时想有时。”我现在的日子自然比过去好得多了,但我从来没有因此忘记童年的野蔷薇苔。它常使我对生活怀有一种忧患意识,谁也不敢保证将来的世界就绝对没有战争,没有饥饿……而那时,我们是不是还会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得到那漫山遍野的野蔷薇苔呢?我因此而感谢生长粮食和野蔷薇苔的土地,更因此而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15.作者在第3段中写道:“到野地里去摘野蔷薇苔既符合我们童年的天性,同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中,“童年的天性”与“情理”分别指什么?(2分)“童年的天性”是指(不超过5个字)“情理”是指(不超过15个字)16.作者回忆童年,表达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童年情结”和“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童年情结”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20个字)“忧患意识”的具体内容是(不超过20个字)17.全文最后一句两次使用“因此”一词,作用是什么?(不超过20个字)(1分)1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三项是()(3分)A.作者在第1段末尾说野蔷薇味儿甜是借助感觉转换表现野蔷薇在童年生活记忆中最美妙的事物。B.作者难忘野蔷薇是因为它的花多姿多彩,苔鲜嫩翠绿,既具观赏价值,又有食用价值。C.文中两次使用对比手法,将童年生活和朱元璋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人都有童年情结;将童年生活和现在进行对比是为了强调人必须有忧患意识。D.作者设想将来“我们是不是还会轻而易举地就能找得到那漫山遍野的野蔷薇苔呢?”是呼吁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E.本文的主旨可以归纳为“不要忘了过去,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第三部分(共40分)19.作文。(40分)已步入中学的我们,带着童年的梦想,开始了全新的生活。我们虽然留恋童年那快乐天真、无忧无虑、没有负担的生活,却也希望快快长大,去学本领。请结合实际,以“告别童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材典型,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自选,600字左右。七年级语文(下)(配套江苏版教材)第二单元童年趣事检测题参考答案1.①凿②觅③蜕④倏⑤殷(要注意形近字及同音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别字,字迹要工整。)2.错别字致生吹搏改正至声炊博(本题中,错别字出现的原因是形近或音同,它们或字形整体相近,或字音相同,细微处略有差别。解题时要注意每一个字的字形及意义的细微差别,要全神贯注,不能马虎了事。这就需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区分这些字局部的差别,如部首的不同、形体的差异和读音的差别等。)3.A(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给百草园抹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乐园的内涵。)4.A(A项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其他三项均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5.D(“无动于衷”是指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儿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或应该关注的事情毫无反应或漠不关心。“不动声色”是指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6.(1)推进校园足球普及。(本题考查对文段的概括能力。由“各地中小学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可知本文段所讲的是校园足球。通过“加大学时比重”、足球特色学校数量的增多,可知本文段的主要内容是:推进校园足球普及。)(2)(示例)①举办校园足球赛;②举办以足球文化为主题的晚会(演讲会、朗诵会);③组织足球梦绘画大赛;④聘请足球裁判或运动员进行足球知识讲座。(每项活动1分,任选两项即可)(学校举行校园足球文化节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足球、热爱足球,所以设计的活动应该是能让更多人参加、能让更多人了解足球的活动,如足球赛,与足球有关的绘画大赛、演讲会等。)(3)(示例)妈妈,踢足球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与团队精神,有利于我的成长;再说,身体好了,更能搞好学习。请您同意我继续踢足球吧。(针对性强1分,表达清楚1分,文明得体1分)(本题考查语言交际能力。本题说服的对象是妈妈,目的是说服妈妈让自己踢足球。妈妈不支持小明踢足球的理由是“每天弄得脏兮兮的,像个野孩子,还影响了学习”,故说服时需要针对妈妈的理由进行,如“自己洗衣服”“锻炼身体有利于学习”等。另外,还可以用踢足球的好处来说服妈妈,如“培养坚强的意志”“培养团队精神”等。)7.⑴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本文标题:教材全解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784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