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22T 2143-2014 无公害农产品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ICS65.020.20B31备案号:44330-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143—2014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APollution-freeagriculturalproductiontechnicalregulationoffreshsweetpotato2014-11-25发布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峰、王凤、王忠伟、王洋。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1无公害农产品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甘薯(IpomoeabatatasLam)的产地环境、栽培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和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甘薯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6种薯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鲜食甘薯freshsweetpotato鲜食或蒸熟后食用的甘薯。4产地环境和地块选择4.1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的规定。4.2地块选择4.2.1前茬以禾谷类作物为宜,忌连作。4.2.2土壤条件土壤耕层深厚,通透性能良好,以沙壤土为宜。5生产投入品管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25.1农药5.1.1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不应采购下列农药: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b)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c)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f)超过保质期的;g)国家禁止使用的。5.1.2贮存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5.1.3包装物处理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清洗水妥善处理,将清洗后的包装物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5.2肥料5.2.1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并索取购肥凭证,除国家规定的免于肥料登记的产品除外。不应采购下列肥料:a)无肥料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的;b)无肥料生产许可证的;c)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的;d)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e)非法销售点销售的;f)超过保质期的;g)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5.2.2贮藏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避免烧伤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5.2.3包装物处理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应重复使用。6栽培措施6.1种薯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36.1.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抗病,并已通过审(认)定的甘薯鲜食品种,应使用脱毒种薯(苗)。6.1.2种薯质量应符合GB4406的要求。6.1.3种薯选择选用无病、无虫、无破伤,未受冻害,具有所选用品种特性、大小均匀一致的种薯。6.2育苗6.2.1育苗方式及苗床6.2.1.1育苗方式采用温室、塑料大棚、中棚加温或火炕育苗。6.2.1.2苗床可选用电热温床,加热炕;苗床一般长10m~20m,宽1.2m~1.5m。苗床基质:土壤、草炭、沙子混合物。6.2.2种薯处理6.2.2.1温汤浸种将种薯浸入51℃~54℃温水中浸泡10min。6.2.2.2药剂处理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浸薯块5min,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2000倍液浸薯块5min~10min。6.2.3排薯上床6.2.3.1时间栽前35d~40d,一般为4月1日~4月15日。6.2.3.2排薯量每平方米18kg~20kg(折合生产田用种量50kg/667m2)。6.2.3.3方法薯块间隔1cm~2cm,保持薯面上齐下不齐,排种后浇足水,使水面与薯种上面持平,待水全部渗下后,覆3cm~5cm厚的细土,以细沙与有机肥混合为宜,昀后床面用地膜覆盖、封严。6.2.4苗床管理6.2.4.1温度水分管理温度水分管理见表1。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4表1温度水分管理时间温度℃水分目的排种到出苗阶段30~35/催芽出苗到炼苗阶段后期炼苗20~2518~20浇水,床土见干见湿为准。炼苗采苗前5d~6d20浇一次大水,以后停止浇水。蹲苗6.2.4.2采苗6.2.4.2.1健苗标准株高22cm~25cm,叶片较大而肥厚,茎粗节短(5mm),基部无气生根,断口浆汁较浓,无黑斑病病害。6.2.4.2.2方法达到健苗标准即可剪苗。剪苗以高剪苗为宜,剪苗后,次日追施尿素(30g/m2),施肥后用清水淋洗叶面和浇水。6.3整地深翻起垄,耕深20cm以上,垄距65cm~90cm,垄高26cm~30cm,以秋翻为宜。6.4施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一般以每生产1000kg鲜薯,需施入氮(N)5kg,磷(P2O5)5kg,钾(K2O)10kg~12kg,氮、磷、钾比例以1∶1∶2~1∶1∶2.5。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目标产量,鲜薯2500kg/667m2~3000kg/667m2,需施优质农家肥(沤肥、堆肥)2500kg~3000kg,补施尿素10kg,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15kg。如农家肥不足,可选适量生物有机复合肥代替农家肥。6.5定植6.5.1时间终霜期后,一般为5月中下旬。6.5.2密度一般每667m2为3500株~4500株。6.5.3方法垄作、沟栽,浇足定植水,栽植时露出3片展开叶,其余节位连叶片全部埋入土中,栽深约5cm,可成90度折栽土中。6.6田间管理6.6.1前期管理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2143—20145查苗补栽,发现缺苗立即补栽;弱苗追肥,以追施小苗弱苗为主,每667m2用硫酸铵5kg~10kg兑水浇施;中耕锄草,从成活期至封垅前,中耕2遍。6.6.2中后期管理防旱排涝,土壤于旱时,浇小水,遇到多雨季节,及时排涝,保证田间无积水;控疯长防早衰,叶面积糸数长期超过5.0,可提蔓、不翻秧,控制疯长,叶面积系数不足4.0,可喷施1%的尿素与0.2%~0.4%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1次~2次,防止早衰。6.7病虫草害防治6.7.1黑斑病定植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2000倍液浸浸茎基部(6cm~10cm)10min,随后栽植。6.7.2地下害虫定植期,每667m2用35%甲基异柳磷乳油114ml制成毒饵进行防治。6.7.3杂草防治每667m2用50%异丙草胺乳油200ml~250ml土壤喷雾,可有效防除甘薯田的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7收获及贮藏7.1收获7.1.1时间根据市场需要、适时收获、一般为9月中下旬。7.1.2方法可采用大犁深耕,收获时土壤含水量要适宜,注意不使薯皮损伤,田间晾晒5个~6个小时,用纸箱、钙塑瓦楞箱或内衬软布的塑料周转箱装箱,不用网袋装薯。7.2贮存7.2.1温湿度要求昀适温度11℃~15℃,相对湿度保持85%。7.2.2贮存方式采用大屋和窖贮法。8记录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3年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
本文标题:DB22T 2143-2014 无公害农产品 鲜食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826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