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创业引导——与企业名家面对面字幕整合
马东:米未的内容创业马东1:细数人生经历纵看创业之路18岁去澳洲,26岁回国,30岁到湖南电视台做《有话好说》的节目主持人,因为敏感话题被广电总局毙掉,回到北京在中央电视台做《挑战主持人》的主持人,四年后做制片人,然后做导演,制片人,大型节目导演,做到管理工作之后发现自己没办法做一个纯粹的主持人和制片人,于是2012年离职。去爱奇艺工作了998天进入了以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让我开脑洞,接受商业逻辑和企业管理方面的这些训练因为做了《奇葩说》离开了爱奇艺,制作策划《奇葩说》的过程当中,碰到了现在的合伙人,一个是原来中央电视台的导演,另外一个是在爱奇艺工作了五年,负责内容营销的说到做点儿什么事情的时候谈的第一件事儿是,咱们要过什么样的日子。如果努力工作的我话会有不错的职业前景,但是要思考我们自己想过的日子是什么呢做内容的人做出来的东西不牛逼是对他最大的惩罚,顺道要是能把钱也挣了当然最好。但是我们要过的日子是一种愉快的满足自己的生活方式(私人飞机例子)所以你会发现财富也好,或者你某一阶段的一个向往或者神往也好总有对你的束缚和约束,然后你要再问自己那是不是你真正想要的马东2:走进米未走近创业我们现在的这个群体:他们平均年龄二十四五岁,每天在一块愉快的玩耍,高高兴兴的玩耍兢兢业业的工作,组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想要的学霸逻辑就是玩儿归玩儿考试不及格就滚。所以我们鼓励大家玩儿,因为文创行业的创业公司,如果你不玩儿大约没戏,但是不意味着不干活儿,关键是要把玩儿和干活这件事儿放到一起去想米未传媒才成立了二百零九天。虽然我们估值很高,但是这个估值,不是这二百零九天锻造出来的,是我们所有的这些人在过去所有的积累的一种体现。但这一切都仅仅是开始,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估值,只可以往上不可以往下,所以我们面临的东西,跟你们在座的所有即将创业的人,是一模一样的。为什么我们要去创业,因为我们遵从自己内心对生活方式的召唤,同时我们遇到了合适的人,在这之后才提供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包括市场资金等等各方面的。所以老叫初心和人,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是互补性让我们在一起,因为确定了这个互补性而产生的信任。米未传媒最重要的职能部门的人从市场上通过朋友介绍猎头公司招的。合适的人跟他谈好条件给予最大的信任,比尔盖茨十几年前找私人财务顾问敢于去信任是因为他有一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一颗大心脏为什么今天的中国是一个适合创业的时代?中国近十年来最大的变化是商业信用成本的降低,我们有了更好的法律体系,我们有更好的信用体系。创业热潮的背后是资本,信任是一切的基础。我们在有了信任基础的前提下,你在多大程度上能信任别人,信任你的合作伙伴,信任跟你一起工作的人,特别重要。释放足够大的善意和信任得到的会更多,所以你要说在整个创业过程当中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看看自己身边有没有人,是不是有足够的信任给予,将要投身这个市场你要做成一件事儿,但是当你去做成,这件事儿的那个瞬间,你要问自己你是不是真的想,以及凭什么,创业不是一个选择,创业是一个结果,是已经想好了的一个结果,它是一个结果的开始,是一个选择的结束。当你还有的选择的时候,可能未必是你去创业的好时候,当你觉得已经这个事儿,不能不做了的时候,你的内心告诉自己不能不做的时候,也许才是那个时候每一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可以创业,创业关乎一个人自己的事儿。初心伙伴是尤其要关注的两个东西。法律相关知识要知道,财务要算明白。创业过程当中你积累最快的应该是对人的认识。所以在心理学上能下多大功夫下多大功夫文创行业就是做人心,就是做他为什么,然后你把这个为什么做给他,然后他因为获得你的这个产品或者叫作品而知道了自己为什么或者不为什么。一个好的文化产品永远是一面镜子,它让你看到它让你看到你自己。《奇葩说》能娱乐到你,是因为我们在人心上面下功夫,我们去猜测大家共同的心理状态是什么,由此多做一点儿。程方:地产行业的创新案例程方1走向创业今天真的非常高兴,能够再回到学校,和各位师弟师妹们,一起聊一聊创业的事,实际上今天在接到这个邀请之前,我一直也非常的犹豫,就是回来跟师弟师妹们交流什么,讲什么,因为我本人从2008年毕业之后,一直所从事的这个工作,可以说离大家的创业既有关系,又没关系,这个有关系是,因为我干的一直是科技园,孵化器创业孵化,这一摊子事,应该说就是为各位,有创业梦想,有创业想法的同学们,还有已经付诸实施的,已经走上创业之路的,创业者们在服务,第一个就是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个工作经历,第二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房地产领域很多创新的案例,以及这些案例背后,折射出来的这种创业的,思维思路模式,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作为一个创业服务者,和大家看到的,现在我们这个青年创业者,青年学生创业者,大家容易走过的一些,淌过的一些坑,容易犯的一些错误,那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观点,其实创业是没有成功学的,我个人认为成功都是偶然的,但是失败都有它的共性和必然性,所以第三部分,是希望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于一些常见的,创业的这种误区,和一些坑的一些理解,先说说我自己吧,当时离开学校之后,就直接就去了,咱们清华门口的清华科技园,我为什么去清华科技园,其实源于一次很偶然的经历,2007年的暑期,当时已经研究生二年级毕业,准备开始找工作了,不知道找什么工作,因为我是精仪系,精仪系,我们这个实验室,绝大多数的去向,是航空军工这些,比如说航天五院等等,这样一些机构,但是当时不太愿意离开北京,想留在北京,但是又不愿意去军工体系工作,后来当时就想到说我要去创业,那会儿因为很冲动,其实在2007年那会儿,跟大家今天的这个情况,完全不一样,今天可能大家一说到创业,非常的熟悉身边的同学,互联网上,都有很多成功的创业,大家都很熟悉,但是在2007年那会儿,其实创业的氛围并不是很浓,清华的第一个创业的热潮,在什么时候呢在1999年,1999年第一届挑战杯,以及第一届创业大赛,当时涌现了一批的,很不错的高校创业团队,比如就有我们系的师兄,邱虹云,当时做的视美乐,做投影电视的,但是第一波浪潮结束之后,中间沉寂了很多年,尤其是从2003年左右,到2007年这个时间点,几乎学校是没有人,去提创业这个事情,身边的同学也都没有人这么去做,所以大家其实根本不知道,有这条路,但是这个可能跟我个人的性格使然,就我不太喜欢走别人都走的路,就当大家所有人都选择一条,在当时认为最正确的路的时候,我反倒觉得很恐惧,我觉得这个要不走寻常路嘛,所以我当时选择去创业,所以既然要创业,一个学生又没有社会经验,家里也没有背景也没钱,这个怎么创,之前也没有尝试过,所以当时有个师兄给我建议,说这样,你呀你先去清华科技园实习一下,那个地方创业的企业多,创业的校友多,你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创的,学习学习,自己再找找这个方向,我就这么来到了,清华科技园来实习,然后2008年就留在了科技园,因为当时通过这一年的实习,发现这个地方,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虽然自己不是在创业,但是整天和一堆的创业的企业,创业者泡在一块,听他们聊他们的产品,聊他们的商业计划,聊他们的梦想非常振奋,所以很喜欢这样一个工作,就留在这里头了,所以我就是这么阴差阳错的,从一个找工作受挫,到幻想着去创业,然后就这么误打误撞,进了科技园这个行业,当时刚来科技园这个行业的时候,其实这个行业在整个中国,也还是比较新的一个东西,科技园这个事物,大家现在看其实已经非常普遍了,但是在2007年的时候,国内的科技园并不多,那清华科技园,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呢,是1993年,当时教育部批复两家大学,建立大学科技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那么到2000年的时候,才启动了清华南门,这一片园区的建设,到2006年的时候,南门的这一片园区,最后一栋楼,就是科技大厦才竣工,开始开门迎客,所以当时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点,应该是处在这个行业,刚起步的这样一个时点,一切都已经走过了,最初的那个萌芽阶段,已经正准备腾飞,所以这个时间点进的特别好,后来来到清华科技园之后,所在的这个部门,其实非常小就几个人四个人,也就是今天我们公司的,最早的前身我们四个人,所以回顾这几年的成长,我另外有一个体会,就是一会儿也会在后面,和师弟师妹们分享一下,就是个人的成长,其实有时候离不开,一个平台的发展,那么你想你的成长,进步的最快,那最好把你绑到一个,高速成长的平台上,这个远远比你个人的这种努力,可能要快得多,当然这是指人生刚起步的阶段,所以来到科技园之后,其实尽管说这个公司,是一个很成熟的公司,有几十万平米的楼,但是这个时候,再往下怎么做是一片空白,也没有知道,当时提出了一个很懵懂的概念,就是说科技园,建好楼之后就要招商,招完商之后这些企业进来之后,你得对企业进行服务,怎么服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部门就承担了这个,所谓的今天叫轻资产服务,这样的一个业务板块,就开始研究,这些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怎么给它提供服务,所以得益于当时,在科技园初期,就是2008年这个时间点上的一个,这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使得我们对于企业的研究,对于小微企业的成长,对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的这种划分,变得非常的系统化理论化,而且是也非常的科学,直到今天当时一些研究的结论,还支撑着我们所有的这种,这个园区和工作的发展,所以就这样一步一步的,从这个科技园的,服务开始入手,到了2009年的时候,当时刚好在这个公司,工作了不到一年时间,这个时候科技园,开始接一些外部的业务,就是其它的地方政府,因为2009年的时候,2008年四万亿之后,全国的科技园区建设,就开始提速,有四万亿投入下来,政府总得这些钱,总得找一些抓手,发展产业总得找一些抓手,所以各地的科技园建设,就开始提速大跃进,这个时候在2009年这一年,我们就发现,来找我们合作的地方政府特别多,那么这些地方政府,也都提出说我们不会干科技园,你们能不能够指导我们干科技园,就这样误打误撞的,我们接了很多的,地方政府的园区规划的业务,但是在当时科技园,没有人做过园区规划,没有人做过园区规划,我记得2009年,做第一份规划的时候,是找了一份其它行业的规划报告,对照着提纲然后,就是半模仿性质,做了一份二十几页扔给人家,但是最后人家这个地方政府,开完专家评审会之后,也是非常客气的说还是不错的,但是今天我回过头来看,人家就真的非常的给面子,一直到2009年的,这个时间可能得到2010年,到2010年的4月份,一个偶然机会出差,我见到了一份,罗兰贝格给一个外地政府,做的规划报告,这个时候我真的是惊呆了,为什么惊呆了呢,在我的印象中所有的规划报告,就是像政府的这种行为一样,一本像咱们论文一样,厚厚的一本,当我看到罗兰贝格的报告的时候,是厚厚的一本一百多页,全部是精美的PPT,罗兰贝格的报告,我建议大家如果是有空的话,可以去研究一下,做PPT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它是把你的思想,把你对事情的理解和认识,你的表达,清晰的传递出一种能力,所以当时第一次看到,罗兰贝格的这个,规划报告的时候惊呆了,没想到报告还能做成这样,还能这么精美,那转眼一想罗兰贝格,这是国际顶尖的咨询公司,我们怎么向人家学习呢,当时就可能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所以在我们接的下一规划的时候,来了一个最简单,最赤裸的这个做法抄,就是抄生抄,罗兰贝格的报告不是这样吗,我们按照他的逻辑结构,按照他的这个行文方式,按照他的PPT的形式,做了一份相似度70%的报告,当然里头核心的观点我们替换了,当我们把这份报告,交给我们的客户的时候,我们的客户也惊呆了,他觉得太值了,花这么点钱就请你,做了一份这么好的报告,从此就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这个时候当然不是说抄,不是说抄的一发不可收拾,是在这个报告的基础上,我们就开始研究,为什么他的PPT是这样设计,比如说这个他有很清晰的,设计思路,比如说罗兰贝格,在他的PPT的每一页最上头,一定用18号字楷体,1.5倍行距,把它的核心观点一句话写在那儿,然后在中间部分,一定是用他自己有的,这个PPT的图形列表图形模板,将他的数据,和他的一些核心观点,用图形化来展示,那么他的图形,这个PPT模块的配色
本文标题:创业引导——与企业名家面对面字幕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84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