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南京地产“亚文化”谋杀了谁?
南京地产“亚文化”谋杀了谁?作者:李宗苗|新闻来源:观点地产网|点击数:100|更新时间:2008-6-2710:54:34众所周知,当下房地产市道正在展露它令人寒心的一面。今年1到5月的销售数据显示,南京商品房销售面积减少47%。然而,在一片萧条中,一些产品开始了“猛烈反攻”,屡屡制造逆市飘红的奇迹。什么样的产品呢?我们看到,率先冲出观望重围的,是那些瞄准了细分需求的产品。比如那些在产品品质上做到没有竞争对手的产品,它价格可能比较贵,但愿意掏钱的买家即便在当下市道也有不少。仁恒国际公寓就是这种产品,它把品质感做到了极致,做出了一种相对的“稀缺”,买家因此纷纷慷慨解囊,买来收藏。除了创造市场区隔的高端产品,那些切中刚性需求的房子,也成为淡市英雄。应该说,这种高附加值的产品的热销,总价低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的精细意识、科学意识。连阴淡市中,卖多少钱不重要,值不值得买才是关键。那些举步维艰的房子都有一个通病:肆意浪费面积,功能分区不科学不合理不实用。当这种房子成为供应的主流,即使政府不调控,市场也会作出调整。我曾问过一些开发商朋友,你们为什么喜欢把120平方米的房子做成3房?不觉得这样浪费面积浪费钱吗?他们的回答大致相同:南京差不多都是这种户型啊!“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这样!”这是不是一种典型的南京城市心态?就不能个性一点吗?如果说在以前,个性意味“另类”,意味“非主流”,那么,在当下,只有共性,没有个性,千人一面,市场将会惩罚我们,并且已经在惩罚我们。牛市下,什么样的房子都可以卖出去,而且可能还卖得很好。淡市下,卖得好的房子一定是不一样的房子。我们要认真想一想,为什么那些有经济实力换房的南京人,现在仍然住在老的住宅小区里?为什么南京人的换房周期要比深圳人、广州人长?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南京业界目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对市场、对客户、对产品进行细致研究和讨论的浓烈氛围,更谈不上形成“行业习惯”。事实正是如此。在本土开发商上攻乏力、出现瓶颈之时,市场寄希望于外来的品牌开发商有所作为。但是,显然,这些品牌开发商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适应期。一位资深地产评论人士称,南京地产一些“过江龙”的开发水平与影响力,多年来徒有其名,即便今日,浪得虚名者并非寥寥。舞刀弄枪,挥毫泼墨,总有动作走样变形的时候,甚至偶尔的“离神”、“闪腰”,都是难免的,而且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失败,或者因为害怕失败,他们可能不再是窖藏多年味道香醇绵长的好酒,而蜕变成为无色无味的“温吞水”、“白开水”。世界从此不分你我。这的确是一个容易让人迷失的城市。在强大的“四大”(大机关、大军区、大学校、大国企)面前,生长于这个六朝古都的人们,看上去豁达而宽容,热情而知足,骨子里却有着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南京人想不明白、到最后干脆不去想的问题是:南京是谁?南京的区位优势并不明显,有能力跨地域发展的大品牌开发商,鲜有选择南京作为区域总部的。这就是南京,一个谁都想占有,但谁都不想“明媒正娶”的南京。如果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甚至成都、重庆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首都”的话,南京就是中国房地产的“陪都”。“陪都”,而不是“首都”,因此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南京地产的“亚文化”、“大萝卜”。那种舍我其谁的豪气,一呼百应的感召,绝处逢生的血性,都暂时与南京无关。
本文标题:南京地产“亚文化”谋杀了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9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