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创业环境与政府措施之探讨
1创业管理期末报告创业环境与政府措施之探讨2目录壹、创业家的定义貳、创业的类型与成功因素參、创业环境与政府角色之探讨肆、发展创业之政府措施伍、实例探讨—光环科技公司陸、结语3壹、创业家的定义有关创业家的社会角色及概念,在西方至少己有很长的发展历史。然而有关创业家研究的开始,基本上是在资本主义的出现才逐渐受到重视的。法国经济学家J.S.Say最先使用「创业家」一词。他认为创业家是「将资源从生产力较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较高级产出较多的地方」。而熊彼得延续Say观点,在他的经典之作「经济动态理论」(TheTheoryofEconomicDynamics),主张健全经济理论与实务的中心课题是,由创新的创业家所引发的动态失衡。则认为无论是管理者或创业家都会经历风险,他认为最大的区别因素,应该是对创新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创业家的特点,在于发现并使用新的创意。企业利润的来源,在于不断成功的创新,而创业家就是创新者。彼得•杜拉克更进一步说明,创业家常被定义成开创崭新的小型企业的人。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新的小型企业都是一种创业家行为或代表着创业精神,即使是开创新事业,但是既没有创造出一种新满足,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消费者需求,显然不是创业家。例如,有人在郊区开一家熟食店,其所作的是以前已被重复许多次,不算是创业家,但是,麦当劳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创业精神,因为,不但提供资源产出,而且开创了一个新市场和新顾客层级,这就是创业精神。显见,彼得•杜拉克对创业家的论点,系指创新的创业家。除了上述之论点外,有关创业家的定义,目前仍是众说纷纭,缺乏一致的说法。例如,Kirzner(1973)认为创业家「是能够辩认市场的不均衡所在,以及采取行动从中谋利,并具有正确地预期下次的不均衡,将会何时何地发生的能力。」,其重点在强调预测能力;Shriastava(1987)定义创业家为「个人或团体为了达成其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目标,而创造新的组织」其重点是扩大的非经济方面的目标:Timmors(1986)认为「创业家是由强烈的承诺与毅然的耐性所驱使的人」其看法较接近心理学层面。Peterson及Albaum(1984)则认为「创业家是组织、管理并承担企业或交易风险的人」,是从管理学的角色出发的;McClelland(1961)则较不受限,他相信一个负有决策责任的创意型管理者,与一企业的创立经营者一样,都可以称为创业家;Carsrud,Olm及Eddy(1986)则提出「创业家是个愿意且能够承担个人风险与责任,同时能结合生产与信用方法,以期待实践利润或其它特殊目标的个人。」许士军(1997)认为创业不过是新创一个事业或企业组织,但其背后所代表的,乃是人类一种发掘及利用机会之动机与能力;经由结合各种必须的资源条件已创业具有满足需要的价值。创业与经营一既有的企业不同,因其涉及所从事的行为具有较高程度的创新性(innovativeness)、风险性(risk-taking)、与前瞻性(proactiveness)。麦克里兰(McClelland)认为,创业主要由于人们所拥有的成就动机的驱使。然而,彼得•杜拉克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种行为,而非人格特质,4他指出「创业精神是基于经济与社会理论,最重要的是再于作一些与众不同的是,而非将原来已经做过的是作得更好,这就是赛伊在二百年前创造「创业家」这个名词所要表达的意义。」针对创业者的类型,许士军将之分为家族主义与专业主义的创业二种,家族主义的创业特色,系以人际关系规范,提供创业所需的重要条件,其成就动机是建立在家族而非个人为主。其已家族名义从事创业社会资源,较易获得外界社会的信任与所必须的资源条件之支持。专业主义的创业者其价值与所拥有的权威来自个人能力与条件上,它们希望将所习得之专业知识与以实际应用已创造对于社会有用之价值。其创业所赖之动机来源、纪律、信任以及社会资源取得之基础,有别于家族主义。企业创业发展的过程模式上,可以划分为二方面:在创业动机方面:台湾企业员工创业的主要动机因素,其重要性依次为企业家精神、经济因素、安全保障因素、文化因素与仪式配合成本。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整体的创业动机因素上,并无显著的差异;然而在个别创业动机方面,技术人员对安全保障因素与文化因素的重视程度明显的高于管理人员,而管理人员对企业家精神的重视程度则明显的高于技术人员。在创业关系方面:内外包关系的家庭工厂是技术人员的主要创业关系型态;竞争关系的小型工厂则是管理人员的主要创业关系型态。陈介玄(1994)与谢国雄(1989;1991;1993)在其所研究的台湾中小企业「黑手变头家」的现象过程中,指出员工在母厂数年的工作学习,培养建立与工厂老板之间的关系,然后集资创业成为原任职厂的外包代工厂,完全依赖母厂的定单生存;然后慢慢累积资本与关系,并扩展厂的规模,降低对母厂的依赖;最后终于成为与母厂平行互助的较大型厂或发展成可以独立接受国外定单的中型厂。这种创业是一个由任职学习、创业当家,进而进入成长独立阶段的过程。员工创业的现象在企业是相当普遍的。事实上,在高科技发展之时代,员工远比以前更有弹性。StanDavis和JimBotkin(1996)于「企业推手」一书中,特别指出,在工业时代,员工如果被解雇,就没有工具或资源可以继续发挥生产力,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成为经济体系中最关键的资源。因此,被解雇的员工可以带着有弹性的知识去开创新事业,例如美国科诺克公司(Conoco)为缩减规模而资遣二名项目经理,该二位经理人利用遣散费当作种子基金,创立新公司,一方面把项目研究成果租给科诺克公司,另一方面也出售给其它公司。此外,如康宁玻璃公司协助离职员工独立创业的办法,是允许他们把公司已不再使用的科技出5售给其它公司。显见,在科技日渐发达之时代,创业之方式日新月异,任何创新的做法均可作为创业的关键。事实上,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应是美国加州硅谷了,到处充满创业的气氛、欲投资的创投事业与身怀专业技术或创意的员工,创业的活动不断在离职员工的身上发生,诚如邓海珠(1998)在「硅谷传奇」所言,每当依群人聚在一起交头接耳,就表示另依各创业契机正在形成。贰、创业类型与成功因素之探讨创业的类型依其创业者隶属的主体,分为独立创业与公司分殖二类,所谓独立创业包括黑手变头家(谢国雄,1989)、技术创业家、资本创业家;公司分殖包括:公司某部门独立成新创事业、公司团队离职自组新创事业、公司提供资本并外寻经营或技术团队,设立新创事业、公司某项产品或技术分殖成立新创公司。以技术新创事业之特色,基本上有以下两种特异之资产:第一、新创事业之人力资产特异性。新创事业创业团队可能拥有的独特知识或技能包括:与产品相关的科学知识或技术专长;与制造作业相关的科学知识或技术专长:个人拥有的专利或独门诀窍;个人与创事业供应来源专用的交易关系;个人与新创事业潜在顾客专有的交易关系;个人拥有的管理专业技能如融资、内部控制、训练辅导、领导激励、策略规划…等等;个人拥有的与新创事业经营相关的其它策略性资源如政府关系、生意门路、独特地理区位拥有者、家世背景、…等;个人的创业经验、创业家性格、创业韧性及毅力、建立并领导创业团队的能力;个人对事业经营独到的眼光或远见等。第二、实体资产之特异性。新创事业创业团队可能拥有的独特实资体贠产包括: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专用组配件、原料或配料、特用品管程序及配备、特用制造程序、专用物流设备、专用软件、以及厂房、办公室、仓储、零售点等所在的地理区位等。这些知识与技能以及实体资产的价值与新创事业成功与否息息相关,设若新创事业经营失败,这些资产移作它用的价值可能相对不高,因此可称为特异资产。上述所讨论的创业系泛指所有的新创事业,近年来,由于科技快速发展,技术创业逐渐兴盛,目前国内常见的技术创业类型可包括如下:(一)、技术与研发人员自行创业(二)、研发单位的衍生公司(spin-off)(三)、企业利用技术移转或引进,转投资成立新公司(四)、企业内部创业技术创业之型态常依其技术之取得与运用而有所不同,一般可分为五种类6型,说明如下。技术创业型态与特性型态特性说明著名案例本业转投资本类型多由大型高科技企棊,由公司内部某单位衍生(Spin-off)出独立公司,或是寻找利基市场独资或与其它企业合资合成立新公司。本类型的新创企业由于有母公司技术与管理上的支持,更重要是经营网络(如人脉、信道)的取得无碍,故一般如果没有重大策略方向的误判或市场巨变,大多可以存活至成熟期。明碁电子、华邦电子、瀚宇彩晶异业转投资本类型多由传统企业集团,为寻找高科技领域的投资机会,以合资或独资(较常出现)方式成立新公司。本类型的新创企业,由于母公司大多缺乏高科技企业的管理人才,仅能提供财务上的支持,故往往在创业之初的技术产品选择、高科技技术与管理人才的聘用与辨识,都会出现些许问题,如预期市场未出现、企业政治斗争在成长期即已出现等,这类型新创企业如果遭遇问题,母公司的支持将成为关键。和信多媒体、奇美电子、东森宽频电信专业创业本类型多由有经验的创业家或创业投资公司所投资的新创企业,由于会被这类创投事业所青睐的技术创业,大多己经通过层层考验,故企业经营方向与创业团队成员皆己具雏形。本创业类型较常出现问题就是新创企业与创投事业的代理问题,如信赖、契约、变现时间等。旺宏电子、雅虎、红帽Linux、台积电独立创业本类型多由技术专家试图将新创技术带入利基市场,一般可能由于其技术/产品的创新程度太高,或是市场机会尚未明朗,故无法获得知名创投事业的青睐。此类创业如能获得重大成功,大多搭上或自行创造出所谓的龙卷风暴市场,否则经常在创业鸿沟中挣扎甚至就此湮灭。微软、Cisco全懋电子先锋拓荒者本类型多由具有创业热情的非专业技术人员或经理人,以效能强化型的技术/产品,专注于某小型市场(不一定是利基市场)完成其创业梦想。此类创业历程一般较长,如果其间发生关键人物脱队,往往造成企业倒闭的悲剧,此类型最终命运大多被并购,较佳的机会是搭上龙卷风暴。趋势科技、鸿海精密工业、技嘉科技技术创业的类型与竞争要素,依其特质而有所不同:(一)本业转投资:强调技术智能财产、设计人才与产业网络关系。(二)异业转投资:要求快速变动的应变能力、密切的上下游产业与市场之网络7关系与国际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三)专业创业:强调技术专利等智能资产的掌握与运用、技术人员的知识管理能力、雄厚的后援资金、策略联盟之谈判与契约运用、技术创新能力。(四)独立创业:要求上下游客户产业关系的掌握、产品量产速度与成本控制、产品上市与退出之时机拿揑等。(五)先锋拓荒者:该产业要求上下游客户产业关系的掌握、足够承接上游市场遽增的产能、迅速有效的服务与严格的生产良率等。熊彼得指出创业精神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其作用在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新组合,社会经济能否不断创新与成长,创业活动居间扮演关键角色,但新创事业之风险性易高出许多,如何预知创业成败之影响,进而于事先加以有效规划控制,以提升创业成功之机率。Stuart及Abetti(1987)指出影响初期创业成功之主要因素有市场吸引力、市场之动态性、研究发展密集度、创业者本身特质等。Merrifield(1987)则指出创业成功与否之机率决定于企业之吸引力及企业适应力两类。Roure及Maidigue(1987)则认为成功之创业者大多有早其相关工作之经验,能组成完整的大型团队,能与人一起工作。Hofer及Sandberg(1987)指出成功的创业者具有认知改变环境需求之能力。张钧(1988)以经济成长率、利率及汇率作为衡量总体因素之指针,探讨外部环境变动对于创业成功之影响,发现经济成长率与中小企业之存活有正向关系,利率水准之高低与中小企业存活率有负向关系。张钧亦认为成功的创业者特色,包括:塑造企业家个性,有旺盛的企图心与敏锐的观察力;掌握投资创业机会,快速调整变革因应。张金山(1990)以我国企业于1981年至1986年创业并经营成功之创业家为对象,研究发现:(1)父亲曾创业过的创业家有较强的成就动机;(2)创业时家族经济状况较差者,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倾向;(3)主动创业的创
本文标题:创业环境与政府措施之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795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