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电影“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
电影《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电影《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电影《时时刻刻》改编自英国作家伍尔夫同名小说《达洛维夫人》,众所周知,女权主义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生奋斗的重要目标,甚至可以说是呕心沥血。作为一名有着女性自觉意识的现代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创作很显然渗透其女权主义主张。她借助文学创作来思考女性问题和女性面临的困境;书写男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和束缚;呼唤女性冲破羁绊,争取物质与精神的独立与解放。电影《时时刻刻》同样也是通过一些镜头的描写来体现维多利亚时代男权制社会中女性的尴尬处境以及作者期望靠女性的抚慰力量拯救人类、实现双性和谐境界的女性主义观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社会尤其是英国进入了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发生了剧烈的改变,在英国,传统的价值观开始动摇,宗教的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而生疏。大战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灾难使人们对一向信仰的资本主义价值体系产生了怀疑和反叛情绪,并大大加强了工业化所给人们带来的失落感。而本部电影的时代背景,就是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当时,女性意识可谓少之又少,电影作品甚至在文学界和历史界都引发过大的影响,同时这部电影也深深的打上了女性主义的烙印。电影运用意识流所谓“无情节,无悲喜”的创作手法将女性意识完美地体现在的镜头与情景的构造之中。通过观看电影可知主人公达洛维夫人是个养尊处优,在现实生活中如鱼得水的女人,本书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情节就是她举办宴会,而宴会本身就代表了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功,然而这又是一个在内心深处不满现实、渴望高尚,与生活现实矛盾重重的女人。她的旧情人彼得•沃尔什从印度归来,这是一个我行我素,几乎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度理想化的男人,而他对世俗化的达洛维夫人的种种嘲讽更加剧了主人公内心对现实的不满。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是战争的幸存者沃伦•史密斯,他得了严重的战争后遗症————炮弹震呆症(shellshock),完全处于疯狂与谵妄的状态,在达洛维夫人的宴会正热热闹闹地举行时,他自杀了,但他的死却意味深长。导演完全是运用了意识流的构造手法,通篇无情节,同时也看不到导演想要直接表达出来的情感,所以这些“任务”都落在了电影中主人翁的形象里。电影中达洛维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她会认为人没有权利两只手放在口袋里懒懒散散地虚度时光;人应该干出点什么,成为某种人物。”句子中的人自然包括了男人和女人,这也恰恰透视着作者伍尔夫的一些观点,在伍尔夫生活的年代是一个英国男权专制的年代,女人们充当家庭主妇,无所作为,而她认为女性是一种新时代的新生力量,她希望通过女性去改变世界。这就能很好地理解这句话所涵盖的部分意思,也在电影中见到女性意识的强烈。此外,她组织的宴会也可视为标榜女性创造力和肯定女性价值的场合,因为她能把具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聚在一起,尤其是不同生活方式的女性,在那个小圈子里又重新燃起生活的生机,并使自己成为其他人生活的一部分。达洛维夫人认为,“设宴是一种奉献:联合、创造”,是一种很难用语言表达,并且无论如何也不能指望男人会理解的活动。”这句当中的“也不能指望男人会理解的活动”很明显地透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导演也正是借助达洛维夫人这一个人设形象来表达作者在现实中的观点,她想表达像设宴这种高级的聚会或是举办一些社交活动不应只是男性的特权,她正在挣脱这样一个桎梏,她在为女性争取一些东西,这是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举动。电影中还花大篇幅地描述了主人公达洛维夫人的情感生活,在与议员的这样一段异性恋爱中,达洛维夫人是不愉快的,她的丈夫是冷漠的,夫妻关系是冷漠疏离的,她过得并非像表面上的光鲜亮丽;她是孤独寂寞的,在婚姻中完全找不到激情和爱情,也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然而,达洛维夫人并非天生的冷漠和孤独,少女时代的她也曾热情如火,对爱情和生活抱有美好的希望和憧憬,电影中的旁白叙事时常可以看到她追忆过往的口吻,她会时常想念自己的旧情人彼得,怀念曾经的种种美好,这种心理迷失是由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造成的,男权社会使女性的生活充满了不安和空虚,女性不得不放弃固有的情感和欲望,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无奈和妥协,也是一种禁锢的悲哀。电影中的另一女性人物萨利·;赛顿是一位社会主义者,她被老大妈们称为“那穿红大氅的朋友,那个聪明透顶的姑娘”。萨利一心想破除私有制。年少时,她常做一些违反常规的事情,泼辣、任性、浪漫、爱冲动、鲁莽、不拘小节,与别人无话不谈,甚至毫不忌讳地谈论性。她的行为常常惹怒大人们,被视为不规矩。她因自己拥有女性的身体、气质而惬意,尽力维护自己作为女性的权利,并大胆为妇女争取权利,尤其是选举权。可见,萨利是世俗的反叛者,她不甘成为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羞答答、沉默寡言的典型年轻女孩。萨利可以说是这部电影中的先锋人物,她代表着新事物,她反抗旧世俗,争取作为女性的权利。从她的这种所谓的反叛中,足见作者伍尔夫在电影中的又一情感外化,这一代表新女性的形象无疑给读者带来一丝旧社会的曙光。同时,在电影中,萨利这样一种“反叛”---代表着年轻新女性的性格又受到达洛维夫人的女儿伊丽莎白的崇拜。更有在电影中,通过对克拉丽莎和萨利的一连串的描写,从相知相知、再到依赖彼此,我们更是可以窥见同性恋的影子。在当时那样一个背景下,电影大胆地对女性之间的同性恋进行描写,也足以看见这部电影的新女性观念。这样一种在男权制社会中的创作尝试,其实与其中当时对女性的压迫有关,与当时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也不无关系。联系现实,这注定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伍尔夫的女性意识是强烈的,她的态度也是坚定的,她呼吁着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保有自己的思想,保有自己的空间,这是当时时代的一种进步。伊丽莎白是达洛维夫人的女儿,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充满激情的年轻一代女性,同时也在潜在地为这部电影注入了一股象征年轻的血液。伊丽莎白曾在一个晴朗的日子,冲出与世隔绝的压抑环境,踏上一辆城市公交车,像海盗船行驶在海洋中一般,任凭其想象力自由驰骋,完全忘记自己淑女这一形象。伊丽莎白具有冒险精神的环城漫游反映出她对为她规定好的“家中天使”这一角色的强烈不满,她想挣脱周围的种种控制和束缚。她只想在乡间独处,自由自在地过日子;或者单独跟父亲一起在乡下逗狗玩,这样就可以逃脱不得不去参加的宴会。同时伊丽莎白认为,女性同样可以从事男性从事的事业,想寻找富有挑战性的职业,想自由选择做医生、农民或像其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政治家,而不愿像她母亲那样做“完美的主妇”。这样一种象征自由的年轻女性无疑是作者和读者都喜爱的,伊丽莎白反映了当时在男权压迫下女性的反抗,虽然身体被禁锢,但是思想是自由的。这也是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她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把伊丽莎白自比,伍尔夫生活在一战后的英国,她极力用自己那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去唤醒世人,这和电影中的伊丽莎白的种种行为是有着很大的关联的。在30年前,女性从不敢想自由选择职业,想的只是安守本分,相夫教子,操持家务,做着一个个家庭主妇,同时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在表达作者自己情感的同时也透露着电影中对新女性的期许以及对年轻一代女性的希望。电影中还有不得不提到的两位女性,一个是基尔曼小姐,她是一位职业教师——————伊丽莎白的历史老师。她是个充满智慧、受过教育的女性,能在社会问题、历史、妇女社会地位等方面启迪伊丽莎白。从基尔曼小姐身上可以看到下层妇女愤世嫉俗的情绪和更为高涨的争取平等权利的呼声。基尔曼小姐看不惯克拉丽莎上流社会的做派,电影中出现过一句基尔曼小姐的说辞,代表着一定的观点和立场。“你这个既未经历过悲伤又未享受过快乐的人,你白白浪费自己的生命,在她的身上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欲望:要征服她,要揭露她。如果她能打倒她,就会感到轻松些”另一个是布鲁顿夫人,这是一个极为爱国的女性,她渴望民族自豪感和一定的政治地位,可以说她渴望权力,她希望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女性而言,是难能可贵的,也预示着男权制度会逐步走向瓦解。以上电影中塑造的几位女性人物都渴求自由、独立、自我价值实现甚至是政治地位的确立。这一方面表明英国维多利亚男权制社会中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要“杀死房中的天使”的女性主义主张,贤妻良母式的“房中天使”形象是当时男权中心的集中反映,电影借由塑造和描写“房中天使”的反叛,实际上是在呼唤人们从女性本体出发重新认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强化女性的支配意识,解构男权中心。小说写于战后的英国,而电影经典则是后人的改编拍摄,当时人们的生活相对于以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宗教观念和传统的价值观的分崩离析,出现了一个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电影通过达洛维夫人平常一天对一生的回顾,极力表达了当时一部分先进人士的女性主义的意识,向世人传达了男女应当平等的价值观念,鼓励女性跳出男权主义的桎梏,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正视自己的本我存在。当然这部电影同时具有很高的现实意义,不管是在英国文学界还是历史界,其中的价值都是值得考究的。
本文标题:电影“时时刻刻”观后感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00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