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电影《冒牌上尉》观后感优选例文
电影《冒牌上尉》观后感优选例文电影《冒牌上尉》观后感优选例文**《冒牌上尉》片名TheCaptain/DerHauptmann(2021),别名以希魔的名义(港)。德国历史题材电影,关于二战末期发生在德国的历史真实事件,影片充满魔幻主义色彩,同时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有警醒意义。有关二战题材、有关群体反思的电影很多,德国电影在这方面是佼佼者,当年一部《浪潮》开创浪潮类型电影。随后德国电影对极权社会的批判,还有对人性的拷问一刻不休,作为二战战败国,德国一直在警醒反思当年的疯狂举动,试图通过这些影片警示世人,不要再次回到那个癫狂年代。和那些夸张虚构的故事不同,本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一名19岁的德国逃兵机缘巧合,在各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成功从逃兵变成空军上尉,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令人毛骨悚然、充满魔幻色彩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二战末期德国投降的前两周,德国豁免兵(有资历的老兵,没有军官级别)威利·;赫罗德从溃败战场逃命的途中,躲开了宪兵队的抓捕,捡到一套崭新的空军上尉军装。披上上尉军装后,赫罗德颇有黄袍加身的感觉,摇身一变,他直接从随时会被送上军事法庭接受审判的逃兵身份变成执行最高元首特别任务的上尉。他一路收编其他溃散逃兵,组建了一支自己的小队,起名叫做“赫罗德卫队”,俨然一副钦差大臣的模样。随后他进入德国埃姆斯兰县的监狱,屠杀了上百名逃兵,又进入投降城市,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俨然一个土皇帝。最终他行踪暴露,被真正的宪兵队抓捕送上军事法庭。赫罗德后世被称为“埃姆斯兰德刽子手”,他痛下杀手的对象并不是纳粹日常屠杀的犹太人,而是同宗同族的德国逃兵。在二战末期,失败主义在整个德国国内蔓延,逃兵现象屡禁不止,被抓捕的逃兵统一被关在监狱中。赫罗德入戏太深,打着最高元首的幌子大开杀戒,把监狱里的逃兵纷纷屠杀殆尽。历史上的赫罗德被捕后,在要求挖出囚犯遗体,足足挖出195具尸体,数量之多令人咂舌。历史中的郝罗德从德国军事法庭逃跑后,躲藏在威廉港,以清扫烟囱为生,随后因偷窃面包被英国皇家海军逮捕,并被确认为被通缉的战犯。1946年8月29日,郝罗德和他的6名同伙一起被处决,终年21岁。其实赫罗德招摇撞骗的手法并不高明,从头到脚都充满破绽漏洞,偏偏他能够一路绿灯畅通无阻,究其原因还是各方势力需要有这么一个冒牌货来实现属于自己的利益。按照出场顺序仔细看看赫罗德遇到的各路人马,我们就知道大家其实都是心知肚明,并不点破,只不过各怀鬼胎罢了。第一个遇到赫罗德是的老兵油子瓦尔特·;弗莱塔格WalterFreytag。弗莱塔格本身也是逃兵,但不能承认自己是逃兵,他亟需找到一支部队投靠,这样就能“洗白”自己,完成逃兵向士兵的转变。赫罗德正好可以满足这个要求,于是弗莱塔格大献殷勤。而弗莱塔格一直怀疑赫罗德的身份,从当初在汽车后视镜多次打量赫罗德,到撞见赫罗德修剪军裤。但对于弗莱塔格来说,赫罗德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弗莱塔格只是需要一个能够提供自己是士兵的途径罢了,哪怕要强迫自己举起步枪射杀同胞做投名状,毕竟只有自己能够活着才是真。小村庄里的酒店老板和居民充满市侩气息,早已嗅到德军大势已去,面对纳粹礼睬都不睬。但在利益面前,他们的确需要一名军官可以统计自己的损失,然后多报点“损失”,换来更多的国家赔偿。眼前的这名上尉是真是假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赫罗德可以营造一个国家赔偿的美好幻象,还可以帮助自己解决难以下手的逃兵小偷。在农舍中遇到的第二波逃兵三人组,同样也识破了赫罗德的伪装。老兵油子一眼看出赫罗德没有卷好的裤脚,但同样不揭穿,他们也需要一支部队来投靠,这样才可以抹去逃兵身份。他们也不傻,霸占农舍并不是长久之计,找到组织才好混下去。老兵油子自恃掌握赫罗德身份秘密,一直处于有恃无恐的状态,甚至举枪威胁赫罗德,甚至和赫罗德抢好处,这也为自己今后埋下祸根。号称过目不忘的宪兵队长容克上尉,其实早早就知道赫罗德是一个冒牌货,却能够迟迟没有揭穿赫罗德,根本原因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容克见到赫罗德身披上尉军装出现在监狱时,就决定静观其变,看看这名当初从自己手下逃脱的逃兵究竟葫芦里装的什么药。当赫罗德表示自己在执行最高元首特殊任务,可以帮助监狱解决人满为患的困境时,容克这才找到了赫罗德的利用价值,可以利用赫罗德的假传圣旨实现自己派系在监狱里的利益最大化,于是顺水推舟,说自己从没见过赫罗德,两人在默契中达成利益同盟。随后军事法庭容克替赫罗德说话,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除掉赫罗德,一石二鸟。胖胖的冲锋队队长舒特则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他真的是头脑简单,满脑肥肠。舒特需要这位特别的上尉,将自己的辛劳告诉元首,让元首知道自己的尽忠职守,而且有容克上尉背书,舒特更是对赫罗德没有丝毫怀疑。何况赫罗德可以帮助自己解决早就想办的难题,干掉监狱里人满为患的逃兵罪犯,顺便还能打压隔壁整天掉书袋的司法派系,舒特心里别提多美了。当赫罗德半开玩笑地说自己是冒牌货时,舒特笑得最欢,反而更加相信赫罗德的上尉身份。《冒牌上尉》的片名和剧情,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是一部黑色魔幻主义题材的电影,简直比《希特勒回来了》还充满魔幻主义。上一部浪潮类型电影《希特勒回来了》以戏谑的口味,架空历史,描绘纳粹势力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全程诙谐幽默,让人在欢笑中反思。而这部看似充满魔幻色彩的《冒牌上尉》则用写实手法展现一起历史真实事件。“埃姆斯兰德刽子手”赫罗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时期,招摇撞骗畅通无阻,除了少部分别有用心者在推波助澜外,剩下的所有人都在盲从。大家迷信那身崭新的军装、迷信那不存在的最高元首指示、迷信所有人都在执行的从众行为。最高元首的指令不会错,最高元首特派上尉的指令也同样不会错,任何人没有质疑,也不会质疑,只要服从指令,哪怕是有违人伦的事也是正确无比。没有人想过质疑,更没有人想过思考,只知道随大流,不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正常行为规范,只要坚决服从权威发出的指令,就不会错。赫罗德原本只是一个想找到一颗鸡蛋充饥死里逃生的逃兵,披上上尉军装后,他得到凭空而来的权力,立马变得胃口大开,当初看到长官的样子都成了自己模仿表演的素材。他是豁免兵身份,军旅生涯时间颇长,除了没有军官级别,对军队里的一套东西了如指掌。之后他的各种招摇撞骗行为都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最高元首的指令就是最好的金科玉律,一切法律法规全部要为元首的指令让路。即便是摇摇欲坠的极权社会末期,人们可以无视制度纪律,却仍然将元首作为所有人的准则。成王败寇,胜利者就是正确者。《极权主义的起源》书中写道:“极权主义的真正恐怖在于它统治一群完全沉默的居民。”极权社会中,所有的“伟光正”只是包裹着丑陋肉体的一层服装。值得庆幸地是二战以同盟国获胜、轴心国失败结束,如果战争结果掉了个个儿,我们身处法西斯式的极权社会之中,是否还会有机会讨论避免极权社会呢。估计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身处的社会就是正常社会形态吧,就像《高堡奇人》所写,“只有好人无所作为,邪恶才会胜利。(Eviltriumphonlywhengoodmendonothing.)”除了正片让人深省,影片结尾的彩蛋同样出彩。结尾实拍采用类似《希特勒回来了》的创意手法,两者异曲同工。这群“赫罗德卫队”打破第四面墙,在德国城市之间招摇过市,一路洗劫路人,鲜有反抗者。这就像《希特勒回来了》中希特勒扮演者走上街头一样,有很多人向着这位假元首行纳粹礼。我们远离这些荒唐事时,自然会啧啧称奇,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人类世界还会有这等魔幻主义故事;而我们身处其中时,就会觉得十分正常,觉得整个世界就应当如此运作,只有颠倒的黑白才是事物本色。《浪潮》《希特勒回来了》《冒牌上尉》等一部部影片告诉我们,在极权社会中,个体意志微不足道,在权威面前善恶早已没有界限,想要活下去只有抛弃个体标志,成为极权社会的一份子。在这种情况下,坚守善恶早已不仅是对错的问题,而是生死的区别,《冒牌上尉》也让人思考,当极权的恶再次蔓延时,个人是否还能够守住心中的善。影片中就给出了证明,两名滑稽戏演员在善恶之间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一名滑稽戏演员选择屠杀同胞换取自己活命的投名状,另一名滑稽戏演员选择自杀坚守内心的正义善良。
本文标题:电影《冒牌上尉》观后感优选例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11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