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T∕T 445-2021 汽车底盘测功机
目 次前言Ⅱ…………………………………………………………………………………………………………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分类与型号2………………………………………………………………………………………………5 技术要求3…………………………………………………………………………………………………6 试验方法8…………………………………………………………………………………………………7 检验规则17…………………………………………………………………………………………………8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8…………………………………………………………………………………附录A(规范性附录) 内部损耗功率和功率补偿试验方法 滑行法20…………………………………参考文献22……………………………………………………………………………………………………ⅠJT/T445—202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JT/T445—2008《汽车底盘测功机》,与JT/T445—200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基本惯量”和“恒功率控制”的术语和定义(见3.6、3.9);———删除了“额定吸收功率”“惯量模拟装置”和“当量惯量”的术语和定义(见2008年版的3.4、3.7、3.8);———修改了“汽车底盘测功机”“主滚筒”“恒速控制”“恒力控制”和“热衰退率”的定义(见3.1、3.5、3.7、3.8、3.11,2008年版的3.1、3.5、3.9、3.10、3.12);———修改了“型号”表示方法(见4.2,2008年版的第5章);———修改了“检测能力”的要求(见5.1.2,2008年版的7.1.2);———修改了“功能要求”(见5.1.3,2008年版的第6章);———修改了“三轴式测功机滚筒中心距”的要求(见5.3.3.2,2008年版的7.3.3.2);———修改了“滚筒平行度”的要求(见5.3.5,2008年版的7.3.5);———增加了“功率吸收装置”安装位置的要求(见5.4.2);———增加了安全装置中“停车楔”的要求(见5.5.2);———修改了“举升装置承载面高度”的要求(见5.6.1,2008年版的7.6.1);———增加了用于测量测功机内部损耗的“反拖装置”的要求(见5.7.1);———增加了“基本惯量”的要求,删除了“惯量模拟装置”的要求(见5.8,2008年版的7.8);———修改了“显示分度值”和“显示分辨力”的要求(见5.9.1、5.9.2,2008年版的表3);———增加了“显示界面”的要求(见5.9.6.1);———修改了力采样频率的要求(见5.9.6.2,2008年版的7.9.2);———增加了台架内部阻力的检测以及功率吸收装置加载力和汽车传动系阻力的补偿要求(见5.9.7);———增加了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恒功率控制方式”的要求(见5.10.1);———修改了“恒力控制误差”“恒力控制稳定时间”的要求(见5.10.2.2、5.10.3.2,2008年版的7.10.2.2、7.10.3.2);———增加了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恒功率控制误差”的要求(见5.10.2.3);———增加了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响应时间”的要求(见5.10.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成都成保股份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江兴汽车检测设备有限公司、山东新凌志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成都驰达电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康士柏实业有限公司、厦门市计量检定测试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合肥市强科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南通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中心、山东科大微机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仝晓平、刘元鹏、高建国、张浩、敬天龙、罗文博、邸建辉、江涛、徐益东、唐向臣、温厚勇、李振、王平、杨华西、张强、宗成强、区传金、曲盛林。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T/T445—2001、JT/T445—2008。ⅡJT/T445—2021汽车底盘测功机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分类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电涡流机为功率吸收装置的滚筒式汽车底盘测功机的设计、生产、检验和使用,其他形式的底盘测功机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3847 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自由加速法及加载减速法)GB/T13306 标牌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8285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QC/T789 汽车电涡流缓速器总成技术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汽车底盘测功机 automobilechassisdynamometer用于模拟道路行驶,对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排气污染物、燃料消耗量等进行检测和试验的装置。 3.2额定承载质量 ratedloadquality汽车底盘测功机允许承载的受检车辆的最大轴载质量。3.3功率吸收装置 powerabsorptiondevice用于吸收作用在汽车底盘测功机滚筒上的受检车辆驱动轮输出功率的装置。3.4额定吸收转矩 ratedabsorbedtorque功率吸收装置所能吸收的受检车辆驱动轮传递在滚筒表面的最大转矩。3.5主滚筒 mainroller与功率吸收装置相连接的滚筒。两轴式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主滚筒位于车辆行驶方向最远端的第1轴滚筒,三轴式汽车底盘测功机的主滚筒位于车辆行驶方向最远端的第1轴和第3轴。1JT/T445—20213.6基本惯量 basicinertia汽车底盘测功机所有旋转部件转动时的惯性质量。3.7恒速控制 constantspeedcontrolmode通过调节功率吸收装置的励磁电流,使滚筒表面线速度保持恒定的控制方式。3.8恒力控制 constantforcecontrolmode通过调节功率吸收装置的励磁电流,使滚筒表面切向力保持恒定的控制方式。3.9恒功率控制 constantpowercontrol通过调节功率吸收装置的励磁电流,使滚筒表面保持恒定吸收功率的控制方式。3.10内部损耗功率 Internallosspower汽车底盘测功机所有转动部件运转时的摩擦损耗功率与电涡流机风阻损耗功率的总和。3.11热衰退率 thermaldiminutionrate在规定测试工况和时间内,电涡流机吸收转矩的下降程度。4 分类与型号4.1 分类汽车底盘测功机(以下简称“测功机”)按额定承载质量和滚筒组合形式分类,测功机分类见表1。表1 汽车底盘测功机分类额定承载质量(t)31013滚筒组合形式双轴式双轴式双轴式或三轴式4.2 型号测功机型号表示方法见图1。图1 型号表示方法 示例:××××-DCF03C,表示额定承载质量为3t,功率吸收装置为风冷式电涡流机,第三次改进设计的测功机。2JT/T445—20215 技术要求5.1 基本要求5.1.1 环境适应性在以下环境条件下,测功机应能正常工作:a) 温度:0℃~40℃;b) 相对湿度:不大于85%;c) 工作电压:AC198V~242V,AC342V~418V,49Hz~51Hz;d) 工作现场的电磁干扰应对测试过程及结果无影响。5.1.2 检测能力测功机检测能力应符合表2的要求。用于汽车污染物排放检测的测功机,功率吸收能力还应符合GB3847和GB18285的要求。表2 测功机检测能力额定承载质量(t)31013两轴式三轴式额定吸收转矩(N·m)≥1200≥2500≥5000≥7000最高测试车速(km/h)≥130≥130≥130 注:额定吸收转矩是指电涡流机冷态时的最大制动转矩。5.1.3 功能要求5.1.3.1 基本功能5.1.3.1.1 测功机应具有汽车驱动轮输出功率的检测功能。5.1.3.1.2 测功机应具有内部损耗功率的检测和补偿功能。5.1.3.1.3 测功机应具有汽车车速表示值误差的检测功能。5.1.3.2 扩展功能5.1.3.2.1 测功机可具有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的加载及控制功能。5.1.3.2.2 测功机可具有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的加载及控制功能。5.1.3.2.3 测功机可具有汽车传动系阻力的检测功能。5.1.3.2.4 测功机可具有汽车里程表示值误差的检测功能。5.2 台体5.2.1 测功机台体应具有承载标称额定承载质量的能力。5.2.2 测功机台体应有用于运输、安装的起吊挂钩装置。5.3 滚筒5.3.1 主滚筒直径测功机的主滚筒直径应符合以下要求:3JT/T445—2021a) 3t:218mm±2mm;b) 10t:320mm±2mm;c) 13t:370mm~530mm。5.3.2 主滚筒直径差每侧主滚筒长度方向二分之一处和距滚筒两端面30mm处的直径差应不超过±0.2mm,其平均值与滚筒标称直径差应不超过±0.2mm,左、右两侧主滚筒的平均直径差应不超过±0.2mm。5.3.3 滚筒中心距5.3.3.1 双轴式测功机的滚筒中心距A(mm)和滚筒直径D(mm)应符合以下要求:a) 3t:A=(620+D)×sin31.5°,允许偏差-6.5mm~12.7mm;b) 10t:(620+D)×sin31.5°A(800+D)×sin31.5°;c) 13t:A=(1000+D)×sin31.5°,允许偏差-13.0mm~13.0mm。5.3.3.2 三轴式测功机的滚筒中心距应符合以下要求:a) 第1轴滚筒和第2轴滚筒的中心距应符合5.3.3.1c)的要求;b) 第1轴滚筒和第2轴滚筒轴心连线的中点与第3轴滚筒轴心的距离L应能保证双后驱车辆的轴距在1170mm~1520mm范围时,最后驱动轴的驱动轮不与除第3轴滚筒外的任何部位发生干涉,见图2。说明:1———第1轴滚筒(主滚筒); 3———第3轴滚筒(主滚筒)。2———第2轴滚筒;图2 三轴式滚筒中心距5.3.4 滚筒表面径向圆跳动量滚筒表面径向圆跳动量应不大于0.2mm。5.3.5 滚筒平行度两轴式测功机的滚筒平行度应不大于1mm/m,三轴式测功机的第2、第3轴的滚筒平行度应不大于3mm/m。5.3.6 滚筒高度差5.3.6.1 两轴式滚筒高度差各滚筒上母线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mm,滚筒间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mm。4JT/T445—20215.3.6.2 三轴式滚筒高度差第1轴滚筒与第2轴滚筒等高,第3轴滚筒应低于第1、第2轴滚筒,各滚筒上母线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mm,第1、第2轴的4个滚筒间、第3轴的两个滚筒间的高度差应不大于2mm。第1、第2轴滚筒轴心连线与该连线中点到第3轴滚筒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应满足式(1)的要求,第1、第2轴滚筒与第3轴滚筒上母线高度差应满足式(2)的要求,允许误差±5%。见图2。α=tan-1[(1000+D)×(1-cos31.5°)]2×L(1)ΔH=(1000+D)×(1-cos31.5°)2(2)式中:α———第1、第2轴滚筒轴心连线的中点与第3轴滚筒轴心连线间的夹角,单位为度(°);D———滚筒直径,单位为毫米(mm);L———第1轴滚筒和第2轴滚筒轴心连线的中点与第3轴滚筒轴心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ΔH———第1、第2轴滚筒与第3轴滚筒上母线高度差,单位为毫米(
本文标题:JT∕T 445-2021 汽车底盘测功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174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