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8篇]
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8篇]打破传统工业题材缺乏吸引力、叙事节奏慢的窠臼。用富有极强冲击力的镜头,展现大国重器的生产过程,让观众体验到科技的力量,体验到工业生产的宏伟和视觉美妙。如济南二机床厂,呈现一场五轴机床的“舞蹈”,两个摆动轴在数控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五轴联动,绘出优美的曲线。下面是由网友整理上传的“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供您参考,欢迎阅览。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一】近日,我校组织党员干部,在多媒体阶梯室集中收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该片全长约40分钟的《基石》由四个小故事组成,分别反映了陈铁军、李卡等革命烈士先进事迹,以及新时期各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阐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该片让我重温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广东地区人民群众用生命、热血和忠诚支持革命的一个个感人故事。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加深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宗旨意识,进一步明白只有永远与人民群众在一齐,党的事业才会有坚不可摧的基石。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意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好处。我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老师,我要全心全意为我的学生和家长服务。平时除了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灵健康。课后多跟孩子谈心,多鼓励孩子,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平时多跟家长沟通,和家长分享教学经验。自我要多积累,多看书,提升自我,为我国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而努力奋斗。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二】在党组织的号召下,我通过广东卫视频道认真地观看了党的专题教育片《基石》,这部接近一个小时的教育片,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撼与深刻的思考。与其他专题教育片不同的是,《基石》专题片讲述的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例如叶剑英等革命烈士,而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一位又一位的普通群众,是那些始终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为党的伟大事业而无私贡献的人民群众。是他们,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基石。一、始终把党的事业放在首位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人为抗日事业而牺牲,其中不乏很多勇敢的女性,她们的英雄事迹让我深深感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位母亲,一位是“英雄母亲”李淑桓。她把自己的儿子都送到抗日的战场,她说“有国才有家”。她也来到东莞抗日游击队,以小学教员的身份作为掩护,秘密从事情报和交通工作。后来她的三个儿子不幸在战场中牺牲,敌军也将她逮捕。即便敌军打断她的腿,她也守口如瓶,直到死去的一刻都不透露游击队的任何信息。同样是“革命母亲”的来自潮汕地区的李梨英,她也把两个儿子送到红军的部队,去红军部队照顾伤员。她年过半百,组织出于对她的照顾想把她送到南洋,她却选择继续留在部队。她说:“我走的是革命路,不是南洋路,就是要死,也要死在革命的队伍里。”后来她忍住丧子的悲痛,悉心照顾战士,把无私的母爱倾注到革命中,战士们都称呼她为“红军阿姆”。在那个战争纷飞的年代,年轻力壮的男子都上战场,这两位母亲都是纤弱女子,也许她们不能像其他战士那样赶赴战场,但她们并没有选择在家度过余生,而是把党的事业放在第一位,用不同的方式为红军部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位宁死也要保守党的秘密,坚决不背叛党;一位终生贡献给红军救护工作,她们都是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倾注了她们的全部精力与生命。她们虽然平凡,但她们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坚挺基石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二、勇于做一名新锐女性除了两位英雄母亲,让我震撼的还有来自佛山的新锐女性――陈铁军。她出身于较富裕的家庭,家境环境较好,在那个年代,她本可以嫁一户好人家,然后过一些较安稳的日子。但是为了逃避封建婚姻,十七岁的她离开佛山,只身前往广州追寻革命道路。受进步思潮的影响,她毅然走上了宣传群众工作的革命路。她与周文雍以夫妻身份执行革命任务,后来却双双被国民反动派捕捉。他们俩受尽折磨,却始终没有背叛他们共同的信仰。周文雍留下了悲壮慷慨的诗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因为共同的理想信念,他们面对死亡,是如此从容。彼此相爱却无法在一起厮守余生的他们在敌军的牢笼里,留下了他们唯一的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合影。我很佩服像陈铁军这样的新锐女性,她们怀有先进的思想,勇于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与坚持自己走的路。她们能为了革命事业把儿女私情隐藏于心中,她们永远把革命事业放在高于自己生命的首位,宁死不屈,很好诠释了“革命精神不可灭”这句话。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女性党员,我们也要向陈铁军学习,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为党的事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三、学会感恩,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除了女性的革命先烈,我还感动于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用鲜血和生命为党的事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石。在东江纵队,人民群众面对日军的严打拷问,他们冒死掩护游击队战友何瑛。何瑛回忆道,在当时,任何一名群众的一个眼神都会暴露她的存在,但人民群众坚决不出卖她,让她非常感慨;在中山石门村,41名年轻力壮的普通百姓坚决不说出游击队的去处,最后惨遭日军屠杀。他们用他们不屈的生命守住了游击队的秘密......许许多多悲壮的历史,让我都不忍直视,在痛心的同时,我非常感慨。革命烈士之一李卡曾经说过,他们这一代是施肥的一代,为下一代照亮追寻光明的道路。作为他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感恩,如果不是千千万万南粤人民为党献出生命,我们也没有今天幸福日子。所谓“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这栋高楼的坚固基石。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的生命线,要实现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在这过程中,我党要用好手中的权利,作为中共党员的一份子,我们要不忘历史,充实现在,展望将来,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继续加强作风建设,让党伟大事业的高楼屹立不倒,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让中国更加富强!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三】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部署,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同志观看到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专题片反映在革命斗争年代南粤大地曾上演一幅幅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广大人民群众用生命与忠诚支持革命,他们是我们幸福生活的缔造者,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坚强基石。重温党的革命史,它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无数为党的革命事业牺牲的烈士,之所以抛头颅、洒热血,就是他们坚信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有着共产主义的坚定理想信念和执着追求目标。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每个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在和平建设年代也应如此。“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重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中国共产党正是靠着一个个像牢固基石的基层组织,铺就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道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从战争岁月走向和平年代。党的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石,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走群众路线是我们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观看学习,使我们再次受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在思想再受触动、心灵再受震撼、精神境界上得到提升;更加促使自身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刻查找“四风”问题和工作作风问题。做到保持创先争优意识,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积极投身学校各项工作之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个人更好地成长和学校更好地发展。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四】今天上午,我进入广东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点击专题片《基石》,观看片中内容,接受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该片以翔实的史料,生动讲述了血雨风腥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与南粤儿女生死相依、血肉相连的动人故事。使我心灵震撼的是,身体柔弱的母亲,为了红军、为了革命、也表现出强大、坚毅的勇气。李淑桓从香港回来,先后送三个儿子参加东江纵队和八路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三个儿子不幸先后壮烈牺牲,她怀着悲愤的心情,也毅然加入了组织参加革命,直到牺牲。李梨英送三个儿子参加红军,并不顾个人安危,以坚贞不屈的气节,照料潮汕红军伤员,赢得红军阿姆的称号。何丽清,为了保护红军不被敌人发现,为使仅出生几个月没有奶吃的儿子不发出哭声,捂住了儿子的嘴巴,致使儿子夭折,为了革命,她成了悲痛而又伟大的母亲。这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再一次告诫我们:没有人民群众的倾力支持,没有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就没有共产党领导事业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铸就了党的铜墙铁壁,是人民,用他的对党的信仰和忠诚,为党的事业奠定了强大的基石。使我思想敬佩的是,他们有着富裕的家境,为了革命的理想,取大义,放弃了家业,甚至亲人,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虽壮烈牺牲,却永垂青史。彭湃,大地主的儿子,日本留学归来,看到佃户食不果腹,自毁田契,他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赢得当地农民的支持,为了革命,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3岁。陈铁军,追寻理想和光明的少女,原本出生于佛山的一个富商家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逃避婚姻的束缚,从佛山走到广州,从此,走上了追寻革命的道路,最后,与革命伴侣周文雍举行刑场上的婚礼。这一幕幕悲壮的历史警醒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敬畏他们,他们为了大多数人民追寻明天的太阳,而把自己永远留在暗夜中,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如星光汇聚,照亮我们追寻光明的道路。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的伟大目标,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声。实现梦想,就要实行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路线图,我们要深入领会,要认真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事业的生命线”,懂得“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的哲理。作为一名农业工作者,直接与农民群众打交道,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农民群众,我们的工作成效,亦会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农业工作者,要转变工作作风,要密切联系群众,要为民办事问民意,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服务好“三产”中的以现代农业为特征的第一产业,促进“三化”中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实现“高要梦”、“中国梦”。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八篇【五】在学校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以及中层干部集体观看了由广东省委组织部制作的专题片《基石》。让我们又重温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曲曲悲壮的革命事迹、一幅幅气吞山河的革命画卷,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名字,李淑桓、李梨英、何瑛、何兰欢、何丽清、彭湃、李卡......这些历史的镜头深深的震撼着我的心灵。让我深受教育。为了党的革命事业,我们的人民群众和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更好的履行一个党员的职责,我们的党员干部不惜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让我更深刻的领会了群众路线这个我党克敌制胜的法宝,在当前“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活动中,党的理论创新更加需要来自群众、依靠群众,因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与广大群众的利益更加密切。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群众路线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从理论上遵循、贯彻、继承和运用的重要法宝。做为一名教师党员,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教改中,投于学生的教育中。首先,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要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和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因时、因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要注重教书育人,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加强业务学习,增强科研意识和改革意识,积极参与教研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在工作和实践中与同进成长,在学生的前面,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改的先行者、示范者。其次,真心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础,没有一个好的人格品质,不论从事哪个行业,都将失去起码的条件。我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学生办好事、办实事。这样,
本文标题:组织收看专题片《基石》党员观后感[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88472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