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
建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限内部发行主编部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年月日北京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关于批准发布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和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号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厅计委计经委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号和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字第号文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标号文的安排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编制的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和原油长输管道工程建设标准业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全国统一标准予以发布自一九九三年六月一日起施行两项建设标准的管理及解释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年月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编制说明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是根据国家计委计标号关于制订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几点意见和建设部国家计委建标字第号关于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按照国家计委计标号一九八八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制订计划的安排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总院会同大庆胜利华北新疆江汉等石油管理局勘察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国多年来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和生产实践的经验遵循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贯彻节约土地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有关政策多次征求了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最后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召开了全国审查会议会同各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建设标准共分六章总则项目构成建设规模的确定工艺与装备建筑与建设用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建设标准系首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总院标准规范处地址北京市学院路信箱邮政编码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年月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项目构成第三章建设规模的确定第四章工艺与装备第一节集输流程第二节油气处理站与矿场油库工艺流程第三节装备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第六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附加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油田油气集输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正确掌握建设标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投资效益制订本建设标准第二条本建设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油田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油气集输工程部分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该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监督检查整个建设过程建设标准的尺度第三条本建设标准适用于陆上一般地区新建油田从采油井口起将采出的油气水等井产物加以汇集处理储存和矿场内输送的油气集输工程老油田调整改造和海滩沙漠中新油田的油气集输工程可参照执行第四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必须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和土地管理矿产资源环境保护等国家有关的政策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节能降耗的原则综合利用资源注重投资效益第五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必须根据油田地质勘探成果油气物性油田地质开发设计采油工艺设计油田所处自然环境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坚持地面适应地下地面地下相结合达到总体优化按照国家确定的油气产品的销售对象和运输方式的要求全面规划分期实施第六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除执行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定额指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二章项目构成第七条新建油田的油气集输工程一般由采油井计量站接转站油气集中处理站矿场原油库和油气集输管线构成第八条采油井由井口装置及相应的采油设备构成第九条计量站由分离计量及加热设施构成第十条接转站由分离缓冲输油加热及控制仪表设施构成第十一条油气集中处理站由油气分离缓冲设施原油脱水加热稳定设施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设施原油储存油气计量输送控制中心及其他辅助设施构成本建设标准不包括含油污水处理注水以上变电三部分工程内容第十二条矿场油库由原油储存输油加热计量及其他辅助设施构成第十三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可根据需要组合成多种功能和不同规模的各种站库第十四条油气集输管线包括出油管线集油管线集气管线输油管线输气管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三章建设规模的确定第十五条油气集输工程的建设规模应按油田地质开发设计的最大产能确定其建设的集输能力应按油田产液量预测经综合分析比较分步确定实施第一期工程适应期应与油田地质调整改造期相协调一致宜为第十六条计量站应设在所辖采油井组的适中位置计量站管辖采油井数宜为口第十七条站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单井原油日产量生产总井数油田开井率或年生产天数确定第十八条采油井的集油距离大于时宜设接转站其转输的液量不应大于当接转站所辖的最远采油井距集中处理站或脱水转油站的距离大于时该接转站可设事故储油罐其储液量应按的转输液量计第十九条新油田应控制集中处理站的设置数量对于产能小于且油田面积不超过时宜建一座集中处理站若油田内各个储油构造相互距离较远需分散建设集中处理站时每座站的规模不宜小于第二十条油气混输管线的管径应按地质开发设计提供的最大产液量和产气量计算油井出油管线的管径不应小于输油输气管线的管径应按输油输气量的倍计算第二十一条油田原油储罐总容量的储备能力不包括各类站场的作业罐以管线外输原油为主的油田宜为以铁路外运原油为主的油田宜为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四章工艺与装备第一节集输流程第二十二条油气集输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和密闭流程有条件时应采用不加热输送宜两级布站采油井口压力应满足第一级油气分离器合理的压力要求第二十三条根据加热保温方式的不同油气集输基本流程为以下四种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井口加热单管流程井口掺水双管流程井口热水伴热三管流程第二十四条油气集输工程建设应根据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和稠油的不同类型及油田所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单井原油日产量油气比等选定一种适应本油田特点的油气集输流程第二十五条凝点低于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或井口出油温度高于集输系统要求的中质原油且生产气油比大于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不加热单管流程第二十六条凝点高于油气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或中质原油单井原油产量大于生产气油比大于且采油井能连续生产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水套炉加热单管流程第二十七条高含蜡量高凝点高粘度的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且单井原油日产量不高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采用井口掺水双管流程对于稠油当有条件时也可采用井口掺轻质油的双管流程第二十八条凝点高于集输系统环境温度的轻质原油中质原油单井原油产量小于且生产气油比小于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宜选用井口热水伴热三管流程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二十九条采油井口压力不能满足集输系统总压降的要求时油气集输系统宜增设接转站第三十条接转站宜采用密闭流程事故停电时依靠采油井口压力自压越站单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加热或不加热的单管流程双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掺液双管流程掺入介质根据工艺需要确定三管流程接转站宜用于井口热水伴热三管流程第二节油气处理站与矿场油库工艺流程第三十一条油田建设应配套建设原油稳定轻油回收等油气处理设施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工艺应力求简单适用经济合理宜采用负压闪蒸分离原油稳定工艺和压缩与浅冷处理轻油回收工艺第三十二条原油稳定和轻油回收装置所需动力及热源应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上游装置的位能和压力能宜采用一热多用技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第三十三条油气集中处理站可根据油气分离原油脱水原油稳定天然气脱水轻油回收原油储存计量与输送等不同工艺过程的需要建设不同功能的处理站第三十四条油气分离及原油脱水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为原油自油气分离器经沉降脱水加热后再进入电脱水器第三十五条负压闪蒸分离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为含水合格的原油经泵送入负压闪蒸塔自塔顶经负压压缩机抽出的富气送至轻油回收装置自塔底经泵抽出的稳定原油送至原油储罐第三十六条甘醇吸收天然气脱水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为甘醇的贫液在吸收塔中与天然气对流接触吸收天然气中的水分甘醇富液经换热闪蒸过滤后在再生塔中脱水冷却后循环重复使用第三十七条压缩与浅冷处理天然气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为将低压富气用压缩机增压至与外加冷源换热至在低温分离器中使天然气凝液轻油与天然气分离轻油经脱乙烷塔再进入稳定塔自稳定塔顶分出液化石油气自塔底分出稳定轻油第三十八条管道输送矿场原油库工艺流程的一般形式宜为稳定原油进入储油罐经输油泵增压再经计量和加热后外输至用户第三节装备第三十九条油气集输工程应立足国内采用适用的先进技术装备当需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装备时应进行单独的技术经济论证第四十条站库内的储油罐应采用钢质储罐单个储油罐的容量小于时宜采用固定顶油罐单个储油罐的容量大于或等于时宜采用浮顶油罐第四十一条各类站库原油加热炉的设置台数宜为台不得设备用加热炉按设计热效率不低于选用第四十二条输油泵应按高效率工作区运行选用排量大于的油泵泵效应大于排量小于或等于的油泵泵效应大于同时运行的泵不宜超过台设备用泵台第四十三条原动机选型应结合所在地区能源供给情况和国家的能源政策综合考虑当有可供利用的电源时应选用电动机当无可供利用的电源时可选用内燃机或燃气轮机宜采用热电热动力联供系统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需要原动机调速时可选用变频调速或机械调速第四十四条油气集输工程自动化水平应根据油田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地区的油田油气集输系统的井站库宜采用就地集中控制方式对于人烟稀少环境条件恶劣地区的油田应采用井站库分区域的集中控制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五章建筑与建设用地第四十五条油气集输工程建筑标准应贯彻安全生产和节约用地的原则根据站场的建设规模所处地区环境条件确定第四十六条井站库的生产厂房应采用砖混结构或预制大板结构建筑抗震宜比国家规定设防烈度高一度对于大功率机泵还应考虑减振隔音和消声的措施大型站场的值班化验库房及维修等辅助设施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大于第四十七条油气集输系统埋地敷设钢质油气管道的防腐绝缘应采用石油沥青防腐绝缘涂层严格控制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和聚乙烯防水结构的采用地上设置的钢质油气管道和容器应采用常规材料保温第四十八条各类井站库的永久占地应严格控制站库内的生产管理及生产辅助设施宜合理联合建设中小型油气站场的土地利用系数应为大型油气站场的土地利用系数应为第四十九条采油井场建设用地包括井场固定设施用地及油井作业场地井深小于或等于的井其建设用地不应大于井深大于的井其建设用地不应大于第五十条计量站的建设用地包括计量间水套炉及辅助设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计量站建设用地指标表序号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座井及以下井第五十一条接转站的建设用地包括分离缓冲罐加热炉输油泵房事故罐天然气干燥器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接转站建设用地指标表序号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座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接转液量注建设用地指标无流程之分除序号的建设用地指标中含座事故罐外其余均含座事故罐第五十二条集中处理站建设用地包括原油脱水稳定加热储存外输油田气干燥供热锅炉房消防及其他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不包括轻油回收装置的用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集中处理站建设用地指标表序号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座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外输油量为注日输量与年输能力的关系如下约合约合约合约合约合约合约合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第五十三条轻油回收装置建设用地包括压缩区工艺装置区储罐区灌装区火炬消防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轻油回收装置建设用地指标表序号规模建设用地指标套处理气量处理气量第五十四条矿场油库建设用地包括输油泵房储罐区加热炉区锅炉房消防及公用和辅助设施的占地其建设用地指标不应大于表的规定矿场油库建
本文标题:油田油气集输工程建设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12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