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纲(上)
解读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节目提纲(上)导语: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为2009年的经济工作最终定调。在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和国内经济急剧下滑的大背景下,这次会议自然就备受国内外各界的关注。问题:1.虽然经济会议一年一度,但是今年对会议的看重度却跟往常完全不一样,因为国际国内的形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么请您整体评价一下此次会议给您的最深印象、特别之处?如果说本年度经济工作会议给我最深印象是什么的话,我想应该是会议召开的背景,也就是目前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形势。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主要起因于次贷危机,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的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我们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实体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其影响有进一步加深之势。而国内形势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大喜大悲,过热偏冷。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成功完成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些都是另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大喜事。但是今年年初发生在南方部分地区雨雪冰冻灾害和“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为之感怀与悲伤,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日常生活造成的严重影响。今年年初,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06年突破11%,去年达到11.9%,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中国经济“入冬”之表象之一在于,工业增加值、PPI、CPI等各项指标正在超预期回落。11月份CPI同比增长由10月份的4%降为2.4%,创下近22个月的新低。PPI是在2008年8月份达到年内峰值开始回落的,8月份PPI同比增幅还为10.1%,9月、10月就分别回落到9.1%和6.6%,11月份PPI同比上涨2.0%,31个月以来的新低。至于本次会议特别之处,我认为是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的政策和措施先行。11月5日的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事实上已经宣布了宏观政策两大转向,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11月9日,国务院宣布了一项被外界称为“国十条”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以扩大内需。12月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九条金融措施,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追加政策性银行贷款规模1000亿元。这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就已为我们勾画出本次经济工作会议的“总调子”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2.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对来年经济工作宏观定调的重头戏。本次会议也是将2009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和重点工作任务全面出台,首先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插视频)3.我国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样的“总调子”意义是什么?会议提到,明年经济工作有五个重要的任务,如何评价这五项任务?“总调子”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为我国明年的发展制定了一个国家战略,“保持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就是这个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这样的总调子是在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实体经济深受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因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增加,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背景下提出的。我们知道0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495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9%,经济已经出现了过热的迹象,我国采取的是“双防”的政策。而从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开始出现增速下降,从2007年第二季度的12.7%下降到了2008年前三季度的9.9%,已经连续5个季度下降。我们看到,11月28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把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2009年的经济政策将定位为“增长第一”。我们可以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国家发展战略选择来看待,而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基调中发现发展的内在逻辑,“扩内需”是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调结构”是保增长的内在要求,而整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改善民生,民生的进一步改善,又会反过来更大幅度的刺激内需!我们再来看五大重点任务,这五项重点任务是实现如上所说国家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和路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扩内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加大投入有关民生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继续支持“三农”、社会保障、节能减排,农民持续增收是“扩内需”的重要着力点;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保增长、扩内需”的内在要求。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提供体制机制的支撑和保障;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方面解除群众后顾之忧,通过民生的改善,让群众安居乐业,无忧消费。4.08年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财政和货币政策就可以感受的到,年初的时候我国采取的是“双防”政策,即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个从紧的货币政策也是07年的中央经济会议提出;地震后政策又变为“一保一控”;年底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又改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您对比一下,为什么我国的政策在一年中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正如主持人所说,今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可以说说是一年“三变”,有点像过山车的感觉,令人眩晕!一般意义上来讲,宏观调控政策不会、也不能轻易更改,但今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一年“三变”,就这一点恰恰彰显了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非常正确,做所出的决策非常及时、理智和准确!一年“三变”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正是中央对今年国际和国内瞬息万变经济运行形势的顺势调整。07年全年GDP增长11.9%,07年年底CPI达到全年最高值6.9%,PPI也达到全年最高值5.4%,经济过热和物价水平大幅上升在07年底显露出来,在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投资大幅回落,同时,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进而严重的影响欧美等国家实体经济的稳健,致使出口遭受严峻的挑战。而物价水平还在高位徘徊,08年2,3,4月CPI和PPI同比增长都在8以上,综合以上经济运行情况,08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而08年第三季度GDP为9.9%,已经是连续五个季度连续下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CPI和PPI物价指数又在11月表现为双降的局面。在此情况下,提出保持经济平稳较好增长的首要任务,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央一年“三变”宏观政策调整,是对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世界经济进入下行通道,以及国内投资、消费大幅下降的压力之下,所作出的主动适应性调整过程。5.可以讲这是我国十多年来首次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说明年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的话,我国的货币政策是否可能更趋宽松呢?如果会的话,会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好增长,中央可控制的两大重要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那么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一定的。货币政策有发周期调节和保障流动性供给的重要作用。从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基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四次降息,此次贷款利率降幅创出11年来最高水平。从中央银行的动作上,我们可以预测更趋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是明年经济生活的“热点词汇”。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内涵在于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和信贷管理等,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的。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就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提出30条意见》中指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造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鼓励商业银行发放中央投资项目配套贷款,力争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万亿元以上。明年一年期定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降的空间。6.今年我过的经济形势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就是要“调结构”,以前我国GDP的增长是靠出口拉动,现在要变为拉动内需,为什么要“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呢?我们常说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和出口。投资贡献39%,消费贡献38%,净出口贡献23%。近年来,“高投资、高出口、低消费”的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是我国一直没有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过多年积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发展基调的提出有其外在因素,就是世界金融危机,从而传导到实体经济,使世界经济增长受阻,对我国的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面临严峻的形势,也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其中一架马车没有动力了。“扩内需、调结构”提出的内在因素,就是我国经济生活的深层次矛盾,今年年初实施的从紧货币政策在年中和下半年效果开始显现,投资拉动经济的动力大幅减弱,内生需求增长放慢,过去一段时间,房价的过快增长及能源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升,抑制了需求增长。同时,劳动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偏低,职工工资及福利总额占GDP比重在15%~20%之间,而发达国家工薪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54%~65%之间,因此,实行结构性减税,增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最终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动力。同时,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发展障碍,以及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都成为“调结构”主要内涵。7.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就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插视频)8.对于这十项措施您有什么样的看法?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的核心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内需是立足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内在要求和主攻方向,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那么,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五项重点任务是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基本工作框架和途径。本次会议与以往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措施先行,温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部署2010底之前投入4万亿,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项措施,这十项措施是对“扩内需、调结构”目标的具体和深化。十项措施是全面的,是一个整体,可以说我们是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社会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我们先来看前三项和第七项: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约2800亿元,加快建设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约3700亿元,加快建设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约18000亿元,加快灾后重建约10000亿元,这五项措施其实质都是民生工程,落实这五项措施共需投入3.45万亿,必将带动钢铁、水泥、能源、原材料、劳动就业等的加大需求,也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措施的第六项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约1600亿元,以及加快建设生态环境工程约3500亿元,这两项措施是对“调结构”的具体落实。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所谈到的“扩内需、调结构”共六项措施主要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的第十项“加大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主要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再看措施的第四、八、九项又回归到改善民生这一出发点和落脚点,即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和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通过扩内需这一拉力,以及改善民生这一推力,在推和拉的合力作用下,“保增长”这一目标就能够顺利实现!
本文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纲(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44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