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范例通用4篇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范例通用4篇《金鱼钩》是学生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典范。老班长的形象永远被后人敬仰,因为他心里只有别人,只有自己。下面,网友为您带来《金钩》读书笔记、观感和六篇精选文章。希望你喜欢!《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6【第一篇】今天我们学习了《金色的鱼钩》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在长征时期,一位老班长不顾自己的安危,用那闪烁着金光的鱼钩来钓鱼,要把几位革命小同志带出草地,可是,他自己却牺牲在草地上的感人故事。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着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读完后,我哽咽了很久很久。一根针制的鱼钩,成为了千千万万中国人所敬仰的圣物。难道这小小的鱼钩真的是用金子做成的?有着非凡的力量?不,那是一位老班长的精神在闪光!老班长,用自己的生命为党做的最后一件事,也是最崇高的一件事。在面临生与死的抉择时,许多人都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选择让自己生存,而那位老班长却选择了把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给别人。老班长难道不想活下去吗?他难道不想喝那味道鲜美的鱼汤吗?为了党,为了人民,他必须用自己的那条老命来换三个小战士的生命,这是伟大的选择,这更是老班长对党的一片忠心。老班长金色的思想光辉必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永垂不朽!“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或许,只有此诗,足以慰藉他的英灵!《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6【第二篇】今天早上语文课,我们学习《金色的鱼钩》。我读了一遍课文,被文章中的老班长的行为感动了。老班长他是一个舍己为人、尽职尽责、忠于革命的人。我是从他捧着搪瓷碗,嚼着草根,吃剩下的鱼骨……这几个言行中看出来的。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班长在自己的生命最后的一刻,也一点东西也不肯吃。课文的标题《金色的鱼钩》中的“金色”,不是指鱼钩是金色的,而是指老班长身上的高尚品质像金子般。老班长对三个战士的关心和关爱是无比的伟大的。这让我想到了另外一名小红军。陈赓在过草地时和部队走丢了。他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一个小红军正在草地上。陈赓走过去要把马让给小红军骑,还要他吃点东西。小红军一一回绝了。小红军说他比陈赓强壮,吃的比陈赓还多。陈赓信以为真了,骑上马走了。可是刚走一会儿他说“不好,被骗了”。他马上向回走。这时他看到了奄奄一息的小红军……我想这和生活不是一样的吗?我们生活中不也有无私奉献的人吗?比如医生、护士和警察……如果我们每个人奉献一点,世界就美好了。《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6【第三篇】我非常喜欢《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中,翻着阅读作文。突然,《金色的鱼钩》这篇作文映入我的眼帘,我就读了起来。读着读着,我好像看到老班长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为了战士们的身体健康,急的每天每夜都不合眼……老班长牺牲后的景象,我的眼泪从我的眼睛中流出,嗓子像堵了一个棉花,心情很不愉快。我擦着眼泪,望着寂寥的天空,慢慢的叹了一口气,沉思起来老班长呀,老班长!为同志们,您的眼睛布满了红丝,居然还每天到地里去找野菜,到水池边去钓鱼。您就像战士们的母亲一样,把熬好的鲜鱼野菜汤送到战士手里,而您吃别人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老班长呀,老班,您为战士们牺牲自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要向您一样,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切。一阵风吹来,打断了我的沉思,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不断的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做最好的自己。《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6【第四篇】这个礼拜我们学了《金色的鱼钩》,我被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金子般的精神感动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过草地的事,老班长无微不至,尽心尽力照顾三个战士,最后牺牲了。老班长的精神让我永远不能忘怀。当我读到“他坐在那里,嚼着几根草根,嚼了一会儿,就皱着眉头硬咽下去时。”我难受极了!眼睛不禁湿润了,觉得有万根的针扎着我的喉管。我想:咽鱼骨头是多么难受啊!有时还会堵在喉管里。当小梁知道老班长咽鱼骨头时,他怎么也咽不下去鱼汤,从中我体会到小梁的沉重。老班长留下的不仅仅是一个鱼钩,留下的是一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虽然老班长已经离我远去,但我们身边有很多的“老班长。”2008年,汶川大地震,许多解放军叔叔没日没夜搜救被地震掩埋的人们,当突如其来的雪灾袭击时,也是他们第一时间赶到救灾现场。扎根边疆的士兵坚守着边境的和平,还有边疆建设者,留下的是繁华,带走的是荒凉。我们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应该为社会做出一份贡献。比如在公交上,给老人让座。在生活中,不能浪费一粒米。要学习老班长的这种精神。读了《金色的鱼钩》,我感触很深,老班长的这个鱼钩永远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本文标题:《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感想范例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598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