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行政伦理与做人为官之道
行政伦理与做人为官之道《行政伦理学》41-2一、做人为官必须懂得“人伦之理”和“从政之理”,拥有“为人之德”和“为官之德”。二、“为官”首先在于“做人”。三、“为官”要经受得住人性弱点的挑战四、“做人为官”之道的关键——把握领导的本质,正确地使用权力五、“做人为官”之道的治本之策:——领导行为的规范与控制六、“做人为官”之道的根本:——加强自我“为官之德”的修养本章重点41-3一、做人为官必须懂得“人伦之理”和“从政之理”,拥有“为人之德”和“为官之德”。(1)何为“人伦之理”?“人伦之理”就是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道理。即我们所说的伦理。古人言:“伦者,识人事之序也”,可见、“伦”乃是对人与人的相互关系的一种界定。41-4“理”的原义作动词,是“治玉”之意。《战国策》中有这样一句话:“玉之未理者为璞……,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其器。”“理”后引申为道理和准则之意。伦理具体体现父子有亲父慈子孝君臣有义君仁臣忠夫妇有别夫能妻贤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朋友有信汝诚吾信41-5何谓“为政之理”?“为政之理”就是国家机关及其国家机关公务员在处理各种行政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道理和准则。即行政伦理。(2)怎样才能拥有“为人之德”和“为官之德”?关键要“得道”要得什么“道”?“做人”要得“为人之道”;“做官”要得“为官之道”。41-6所以,中国古代强调“德—得”相通。《论语集注》中说:“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那么,“为人之道”和“为官之道”又从何而来呢?事实上,“为人之道”源于“人伦之理”;“为官之道”源于“从政之理”。41-7*“人伦之理”就是“为人之道”,二者的统一讲就是“做人的道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性你就拥有了“为人之德”。*“从政之理”就是“为官之道”,二者的统一讲的就是“做官的道理”,将之内化为自己的内在品性你就拥有了“为官之德”。41-8二、“为官”首先在于“做人”。如何“做人”?常言道“为人处事”,可见学“做人”关键在如何“做事”。41-9(1)不做“违心之事”;“做人”是做自己的人,不是去做别人,所以,“做人”不能“违心”。违心之事会让你丧失自我,既然你说的不是你自己的话,做的也不是你自己的事,那么“做人”还有什么意思呢?41-10(2)不做“亏心之事”;不做亏心事就是做事不整人、不损人、不害人,不做坏事当坏人。“不亏心”是“不亏吾心”,所以,做事要对得起自己,只有不做亏心事,“做人”才坦然。41-11(3)做好“相宜之事”。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并具有相应的社会身份,做“相宜之事”就是要做与你自身的角色和身份相“吻合”之事。对于我们每一个有着特殊角色和身份的社会个体而言,“相宜之事”就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不可推卸,不可逃避,无法选择。41-12(4)力做“应然之事”。如果说“相宜之事”是份内之事,那么,“应然之事”就不完全是份内的事情了,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应然之事”是份外之责。比如:应当助人为乐,应当见义勇为,应当舍己利他等等。这些事情你可做,也可不做,它仅仅是在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所进行的方向性的倡导,“应然”归“应然”,“做”与“不做”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觉自愿。但是,一个人若真正地想要“学会做人”,他自然就应该知道“应然之事”值不值得去做。41-13结论:•不做“违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真实;•不做“亏心之事”是要将人“做”得清白;•应做“相宜之事”是要将人“做”得称职;•力做“应然之事”是要将人“做”得高尚。41-14•世人皆言“做人”难,难在何处?首先是要不做违心的事难人在社会,身不由己,事事都不违心,可能吗?总结一下我们自己,违心的话说了多少?违心的事做了多少?41-15其次是要不做亏心的事难。人就是人,内有七情六欲的冲动,外有名利权色的诱惑,加之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生存竞争的残酷性,要保证一生都不做亏心事,能不难吗?41-16再次是要做好相宜的事难。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多重的角色与身份,多重的角色和身份又赋予了我们多重的责任和义务,对此我们无法推卸、更无法逃避,我们的生命因此而承载得如此厚重,你说“做人”容易吗?在多重的角色和身份中要想都做得“称职”,那么,就需要凡事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这就意味着你得有成倍的付出与辛劳,并且还要能够很好地协调和处理好角色冲突,你说“做人”容易吗?做人难,做样样都称职的人更难!41-17最后是做应然之事难。做应然之事难就难在它不是我们的“绝对义务”;难就难在它不仅不利己,还要靠自愿;难就难在它有可能好心无好报;难就难在它有可能意味着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对高尚的追求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能不难吗?41-18结论:•不过,话说回来,除非你自己放弃“做人”的资格,否则,不管“做人”再难,我们既然要“做人”,那就得知难而上!•“做人”难,“做官”更难,为什么?41-19三、“为官”要经受得住人性弱点的挑战“人性”是什么?人性是人的属性的简称,它包括两个方面:A、自然属性(动物性)人的本性B、社会属性(社会性)人的本质41-20解答与人性相关的四个问题:(1)人是自私的吗?(2)人存在的境界和层次是由什么所决定的?41-21------禽兽------小人------俗夫------君子------圣人动物性动物性动物性动物性动物性41-2241-23(3)人性的弱点是什么?人性的弱点就在于人性中天然地包含了“兽性”41-24人的行为发生的真正本质:需要刺激引发引发动机行为价值过滤区41-25在价值过滤区进行着“人性的斗争”具体表现为:Iwanttodosth与Ioughttodosth41-26结论:从人性的弱点方面考虑,由于领导行为是一种权力伴随型的行为,名利权色挑战人性,所以,在价值过滤区内领导所面临的“人性的斗争”将更为激烈和尖锐。领导若不能战胜自身人性的弱点,那么权力在领导者手中异化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所以,“做人”难,“做官”更难!41-27四、领导干部“做人为官”之道的关键:把握领导的本质,正确地使用权力(1)领导的本质是什么?“领导”,从字义学上讲,“领”就是带领;“导”就是引导。所谓领导就是在人们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组织当中,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依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通过教育、示范、命令等途径引导人们去实现目标的行为过程。41-28可见,领导的本质应当包括三个方面:(1)领导是一种责任。(2)领导是一种服务。(3)领导是一种职权。在这三者当中:•责任是对领导活动目的性的规定;•服务是对领导活动的过程性的规定;•职权是对领导活动手段性的规定。就此而言,权力具有工具属性,权力的这一属性客观上为权力的异化留下了可能性的空间。41-29(2)为了防止权力的异化,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两种对立的权力观错误:(1)权力就是地位;(2)权力就是荣誉;(3)权力就是主宰;(4)权力就是支配;(5)权力就是利益。41-30正确:(1)权力就是责任(2)权力就是服务(3)权力就是信任(4)权力就是考验(5)权力就是舞台41-31(3)领导如何正确地使用权力?领导者用权“八忌”:•忌“独”。即独断专横。•忌“柔”。即优柔寡断,缺乏魄力。•忌“散”。即权力太过分散,缺乏必要的集中。•忌“争”。即缺乏合作精神,搞权力“内耗”。•忌“怠”。即有权在手却不尽职尽责,懈怠职权。41-32•忌“越”。即混淆职权,对上“越权”,对下“侵权”。•忌“显”。即行使职权耀武扬威,不可一世。以权欺人,以权压人。•忌“违”。即利用手中的权力违法乱纪、以权谋私;利用手中的权力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用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41-33五、领导干部“做人为官”之道的治本之策:领导行为的规范与控制(1)不必机制:高薪养廉积极面:解决领导干部心理失衡消极面:A、导致另外层面的心理失衡B、激活本性使情况更加严重41-34(2)不能机制:制度保廉“管理就是建制”“科学的管理就是制度的管理”在建制管理方面要走出两个认识上的误区:A、“用人不疑,疑人不用”B、“水至清则无鱼”41-35•如何建制?程序模拟疏漏分析建章定制程序运行(信息反馈)反复反复*在疏漏分析当中事实上就是在对“人”进行“不诚实”的假设41-36(3)不敢机制:法制督廉(4)不愿机制:道德倡廉思考:“最根本的约束是制度的约束”“最根本的约束是自我的约束。”41-37六、领导干部“做人为官”之道的根本:加强自我“为官之德”的修养自我修养主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道德、学识、技艺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学习、磨炼、陶冶和提高的实践活动,以及经过的自身的不懈努力所最终实现的程度和达到的境界。自我修养具有主体性、向善性、至善性的特征。41-381、领导干部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1)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格气质;(2)理论文化修养——增强文化内涵;(3)专业技能修养——提高能力水平。41-392、领导干部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意义(1)从知识能力上讲,领导者只有加强自我的修养才能够具有“修身,博学,成才,格物以致知。”的完善的综合素质。(2)从人生追求上讲,领导者只有加强自我的修养才能够成就“修身,明德,养性,提升人生境界。”的道德追求。41-40(3)从为政上讲,领导者只有加强自我的修养才能够达到“修身,正己,正人,以安百姓。”的政治愿望。(4)从使命上讲,领导者只有加强自我的修养才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41-41(3)领导干部自我修养的方法:A、孔子将道德修养的方法称为“为仁之方”:(1)“欲仁得仁”。(2)“善学知仁”。(3)“克己为仁”。(4)“内省思仁”。(5)“力行近仁”。(6)“磨炼成仁”。41-42B、孟子将道德修养的方法称为“成仁之道”:(1)“存心保善”。(2)“寡欲养心”。(3)“反求诸己”。(4)“尽心知性”。(5)“动心忍性”。(6)“以义求仁”。
本文标题:行政伦理与做人为官之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7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