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会议通知(第一轮)doc-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关于召开第一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的通知(第一轮)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二〇一〇年五月各有关单位:自1960年激光发明以来的四十年多年里,中国的激光雷达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地发展与提高,在激光雷达研制及探测研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色,取得了一批在国际上受到认可和赞赏的科研成果;激光雷达在我国气象、气候、环境、空间、遥感及光电工程等部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前,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发展,气候变化、数字地球、大气和空间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需求给我国激光雷达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总结交流我国激光雷达科学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激光雷达的技术发展,开拓激光雷达的应用领域,加强激光雷达科学技术合作,提升我国激光雷达研究水平,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西安理工大学等六家单位(排名不分先后)商定在2010年1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联合主办第一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TheFirstChineseLaserRadarConference)。以后每两年召开一次,由六家单位轮流承办。第一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办;它是我国激光雷达学术界的第一次盛会,会议拟邀请若干名国内激光雷达著名学者做大会报告,与会人员将就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2.会议主题激光雷达技术应用于气候变化研究3.会议征文范围●激光雷达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进展●大气边界层结构与动力学●影响气候与空气质量的微量气体●大气中的水汽、温度与风场●大气气溶胶、云的特征及其直接与间接气候效应●中层及高层大气物理与化学●激光雷达在天气和气候研究中的应用●激光雷达网●空基激光雷达4.会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丁一汇院士(国家气候中心)任阵海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呂达仁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龚知本院士(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主任委员胡欢陵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智深教授(中国海洋大学)龚顺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委员刘文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陈卫标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易帆教授(武汉大学)华灯鑫教授(西安理工大学)黄建平教授(兰州大学)李柏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虞统高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李陶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威教授(武汉大学)王赤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中心)张寅超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陶宗明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5.会议组织委员会主任委员王英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主任委员吴毅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朱小磊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岳显昌副教授(武汉大学)委员王普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君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吴松华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周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胡顺星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刘东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6.会议报告会议采用大会口头报告方式,依据文章多少决定是否采用墙报方式7.会议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具体地点待定)8.会议时间2010年11月的适当时候,会期5天左右9.时间节点在中国科学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网站()上建立《第一届中国激光雷达学术会议》网页。●2010年5月10日发布会议的第一轮通知●2010年7月10日发布会议的第二轮通知,提醒提交学术论文●2010年8月31日学术论文提交截止●2010年9月-10月学术委员会专家完成学术论文的阅审,并发布会议的第三轮(学术论文接收)通知●2010年10月31日发布会议的第四轮通知,给出会议的详尽信息10.会议联系人周军:E-mailjzhou@aiofm.ac.cn电话0551-5591521手机13955155352刘东:E-maildliu@aiofm.ac.cn电话0551-5591579手机15255561977
本文标题:会议通知(第一轮)doc-中科院大气成分与光学重点实验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71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