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在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在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贸促会副会长王锦珍(青海西宁2009年7月16日)尊敬的王副秘书长,同志们:上午好。很高兴来到美丽的青海西宁,出席今天的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中国贸促会,对外交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政府部门以及全国出国展览组展单位一直以来对全国出展工作的支持、参与和配合,表示诚挚的谢意。青海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分会工作,王秘书长在百忙之中前来出席今天的会议,青海分会也为筹备此次会议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我在此一并表示感谢。这次会议是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背景之下召开的。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世界市场萎缩,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外部需求造成较大冲击,加之甲型H1N1流感持续扩散,各国采取的防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贸易往来。因此,受需求减少及疫情外部冲击的双重影响,我国外贸出口面临困境,服务于外向型企业的出国展览业也面临严峻形势。本次会议以“危机中的合作与发展”为主题,反映了展览业界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意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此次会议期间,我们将回顾与总结上次工作会议召开以2来的2年时间里,出国展览工作取得的成绩,解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困难,重点讨论如何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并就业界共同关注的信息共享、项目合作、规范管理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议题深入研讨,凝聚共识,开拓进取,为出国经贸展览工作健康发展,为国家稳外需、保增长大局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一、金融危机中我国出国展览业的基本情况回首过去的一年,我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可谓“负重前行”。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世界经济和贸易急剧下滑,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加剧。从2008年下半年特别是第四季度起,金融危机开始波及世界展览业,国外著名展会纷纷缩减规模,有的展会因为面临大规模退展而被迫缓办或停办,这种冲击持续到了2009年。我国出国展览工作也感受到了“寒意”,出国展览压力加大,其中纺织服装、礼品及办公用品、玩具、五金卫浴等消费品行业受到明显影响,而一些高科技产业比如光电子等,基本维持以往的展出规模和效果。目前,出国展览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参展热情受挫,国内招展难度加大,部分展位滞销。我国企业特别是作为参展主体的中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飙升、利润降低、资金短缺等困难,不得不缩减国际市场3拓展的支出,压缩参展开支,甚至取消参展计划。组团单位普遍反映,2009年部分展览会组织规模较上一年减少20%左右,有的项目甚至减少40%。二是国际展览业形势不容乐观,展会衰退,某些展会陷入了缓办、停办的困局,很多引领世界潮流的龙头展会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展出规模和客商数量缩减,展出效果不如从前。一方面参展企业采取缩小展位面积、降低展位装修成本等措施以节约开支,这必然使企业形象的展示与宣传效果有所减弱;另一方面,展会现场的有效客户群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买家对产品的价格及品质要求更加苛刻,参展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三是在严峻的形势下,展览各组展单位间竞争加剧,特别是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在经济环境不利的背景下,少数组展单位采取不规范的方式谋求生存,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金融危机爆发后,招展困难导致企业不断调整或取消原定的参展计划,而博览会主办方退订摊位条件苛刻,组展单位蒙受了极大损失。为了减少损失,有些单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展位,扰乱了原有市场的价格体系,损害了我出展行业整体利益。四是企业参展壁垒增多。欧美企业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经营环境恶化,某些国家以知识产权为借口,构筑起更高的贸易壁垒,实行更为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为我国企业4参展设置障碍。比如2008到2009年,前往欧洲参加展会的企业面临着比往年更为严厉的知识产权清查。在汉诺威信息技术展、柏林消费电子展、法兰克福办公用品展上,企业轻则被没收样品,重则展台全部被法院查封、并处以重金罚款。这种非关税贸易壁垒的设置,使我国企业在出国参展时,变得更为审慎,有的企业甚至望而却步。同时,某些国际知名展会主办方迫于该国行业协会和参展商压力,对展览会进行重大调整。例如,今年7月份杜塞尔多夫国际服装展览会主办方将主要展商为生产加工型企业的环球时尚馆(GLOBALFASHION)展区取消,这实际上变相拒绝了中国企业的参展。在此形势下,2008年出国展览各项指标增速大幅放缓。统计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我国出国展览规模呈现明显的“前高后低”走势,全年出展规模增速与2007年相比大幅下降。2008年全国组展单位赴国外参加或举办展览会项目1131个,比2007年增长9.8%,实际展出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参展公司2.9万家,同比增长0.3%。这一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过去几年出国展览年平均增幅19%的发展水平,这是2003年“非典”以来出国展览增幅的最低值。进入2009年,出国经贸展览在困难中开局。上半年全国出展总面积19.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但与08年下半年19.12万平方米相比,略有上浮。我们希望在经历金融5危机的“严冬”之后,能够通过大家的努力,使今年的出国展览工作迎来一个“暖春”。除了展出规模各项指标增幅下降,出国展览单个项目展出面积下降也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近一两年,全国各组展单位出展项目的立项数量增速较快,但平均每个项目的展出面积、参展企业却呈现下降趋势。以过去3年为例,2006年全国共实施出国办展项目919个,展出面积43.6万平方米,平均每个项目展出474平方米;2007年办展项目1030个,展出面积41万平方米,同比平均每个项目减少76平方米;2008年办展项目1131个,展出面积41.6万平方米,同比平均每个项目减少30平方米。这些数据值得我们提高警惕,一方面它说明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展项目的平均展出规模呈逐年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它也给我们以启示,如何整合行业内力量,发掘新的展览资源,共同把出国展览市场的“蛋糕”做大,是需要我们共同深入思考的问题。面对金融危机,我国各级部门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入调研,与企业座谈,采取多种支持措施,各地方对企业参展加大支持力度,对重点展会进行摊位补贴,保证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及时到位;各组团单位纷纷也采取措施,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引导企业立足长远,克服当前困难,继6续通过展览会等贸易平台,坚守住原有的市场份额;加强学习和自身建设,提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提升出国展览项目的服务内涵和水平;积极发挥展会的平台、纽带和窗口作用,为行业建言献策;开拓新的工作方向,引领企业拓展内需市场和新兴市场;加强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各项服务;建立危机情况下的工作机制,在为企业让利的同时,加大内部的精细化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员工增加奖励额度等等。通过积极的应对措施,去年出展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绩,比如,各单位赴海外举办单独展在数量和规模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出国办展主体更加多元,展会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可以说,过去的一年多,出国展览业界在困难的局面中仍旧发出了“稳定”与“提升”的最强音。首先,出国举办单独展数量有了大幅提升。2008年全国组展单位赴海外举办单独展43个,比2007年增长59%,展出面积9.1万多平方米,同比增长34%,现场成交30.12亿美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为应对金融危机,各级政府、经贸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出国经贸展览对外贸出口的“助推器”作用,并积极利用国际展览会引导当地企业拓展国际市场,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传统市场的下降,通过市场多元化来减轻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其次,出国展览组展格局进一步开放。2008年以来,为7进一步提高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内地分别与港、澳签署了《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五和六,具体到出国展览,安排承诺“允许香港、澳门服务提供者在北京、天津、重庆、浙江、广西、湖南、海南、福建、江西、云南、贵州和四川等省市自治区设立的独资、合资或合作企业,经营出国展览业务。”第三,出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近年来我国企业出国参展中,知识产权纠纷呈现频发、高发趋势,特别是赴德国参展中,电子、五金、医药、礼品、文具等展览会成为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区”,这其中又以电子产品侵权与反侵权纠纷的发生率最高。知识产权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2009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商务部、贸促会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企业境外参展知识产权工作的通知》,这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今后做好境外展览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文件已经转发给各组展单位,贸促会也将按照《通知》的整体部署,在出国展览审批管理工作中逐项落实。今年3月,贸促会配合商务部与中欧知识产权项目(二期)合作,在汉诺威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上设立了“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站”,现场进行咨询、调解服务,有效化解了参展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取得了良好了效果。今后要尝试把知识产权服务站常态化,为中国参展企业提供更多8服务。二、未来出国展览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走向还不明朗,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依旧存在,但这场危机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宏观来看,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对外贸易有着应对经济危机的有利条件和新的发展机遇,具有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我国出国展览业也将在这样的机遇中寻求新的发展。第一、中国展览业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出国展览业总规模近年来保持了19%的增长速度,“走出去”举办单独展的数量和质量逐步提高,不论从展览业从业者素质还是展览活动的数量规模来看,中国都正在步入展览业大国的行列,具备了相当的抗风险能力。第二、我国政府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支持经济增长、外贸发展的种种政策作用已经显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政府根据形势变化,审时度势,通过各种手段继续大力支持外贸发展,帮助外贸企业克服眼前困难,保持进出口稳定、健康增长。2008年8月至今,国家针对外需回落,在不到一年内7次调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机电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一举措对于我国促进出口、稳定就业9意义重大。同时,各级地方政府选取与本地区产业结构、主要出口市场相对应的展览会项目,积极加大对出国展览业的补贴力度,无疑将提升企业出国参展、拓展贸易的热情。第三、美国和欧洲是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也是我出展的主要市场,到这些国家办展毫无疑问对促进我国的出口也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特别是外需情况仍未好转。但可以相信,在大规模经济刺激措施作用下,预计明年将会出现反弹趋势。因此,我们要提前谋划,合理计划我们的有限资源,不仅将我们的出展做得更好,为我国出口恢复增长做出努力。另外,我们仍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新兴市场是我国外经贸新的增长点,也是我们出国展览工作发展的新地区。第四、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成为推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的新动力。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战略节点,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以“一个世纪的进步”为主题,探讨如何应对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让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希望,如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又处在一个世界性的历史时刻。目前,上海世博会正成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契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世博会5.28平方公里园区内,将有8大类2万场次的各类演出和巡游活动,包括综艺演出、文10化展示、媒体演播、巡游狂欢、餐饮娱乐、竞技体验、民俗风情、开闭园活动等。展览业界应该利用好这一盛事,积极投身于上海世博会的国内参展工作中,以实物展览、网上世博会、举办论坛、文化演艺活动等途径参与世博,共襄盛举。同时,要发挥展览界自身优势,参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参展的设计施工等工作,积极参与筹备世博会,分享世博商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对出国展览业应对危机的建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外部需求萎缩导致出口减少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最大困难,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努力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出国展览不仅是外贸环境的
本文标题:在全国出国经贸展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0995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