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资料免费下载
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公共行政学课件第一节行政学概述一、公共行政的含义1、政府的组织结构:三权分立从小政府的角度分析,公共行政是政府组织中行政机关所管辖的事务美国的魏洛比为代表从大政府的角度分析,公共行政是政府组织中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大部门在内的机构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美国的菲尼克斯为代表2、从政治和行政关系的角度分析,美国学者古德诺的观点较为典型。“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服务QQ:932672047第一节行政学概述3、从管理角度来分析,公共行政是一种协调众人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美国学者古立克著名的“POSDCORB”。西蒙的观点为典型。公共行政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二、公共行政的产生和功能(一)产生的背景1、在国家体制的结构上,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和制衡的原则。2、在官僚制度上,确立了通过选举和择优录用的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服务:QQ:932672947第一节行政学概述3、工业大革命的大生产方式造成的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为现代公共行政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二)功能管制功能服务功能维护功能扶助功能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咨询服务QQ:932672047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一、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1887年威尔逊发表的行政学研究一文标志着公共行政学的发端.1、早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代表人物:威尔逊:两分法理论古德诺:1900年发表的《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比较研究》系统地论述了两分法的理论。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执行”的论断。2、传统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代表人物:法约尔、泰罗、韦伯法约尔的跳板原理:可以减轻直线指挥线路的负担,又有助于使联系迅速有效地执行。韦伯的官僚制理论:(1)传统权力(2)超人权力(3)法定权力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咨询服务QQ:932672047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3、修正公共行政研究时期以行为科学学派为代表哈佛大学的教授梅奥的霍桑实验决策学派的代表人物西蒙提出了以“满意决策取代最优化决策”美国的林德布鲁姆的“渐进决策理论”4、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系统学派:巴纳德:组织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包含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联系。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20世纪七十年代,系统理论又引发出两大理论。一是生态理论,以里格斯为代表。提出了三大行政模式:农业社会(融合型)、工业社会(衍射型)、过渡社会(棱柱型)行政模式。二是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认为不存在一种对所有管理者都适用的一般理论,管理都是因时、因人、因条件而发生变化的。E=f(L,F,S)E=EfficiencyL=LeaderF=FollowS=Surrounding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改革。把企业中的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引入政府的改革中,构建“企业家政府”。戴维·奥斯本和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一书被称作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改革蓝图的代表作。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二、转型时期中国的公共行政1、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化(委托—代理关系)2、政府职能和角色的变化3、随着社会利益的分化,政府开始关注自身的利益4、政府观念的变化(成本效益、服务、有效性、时间、顾客、利益等)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的公共行政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政府定位问题(1)市场经济的作用:从家产政府转向税收政府政府与社会关系重组---政府创造社会---社会创造政府(2)社会建设的作用:从管制政府转型服务政府政府的社会责任重构---政府保障财富创造---政府保障自给自足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的公共行政必须处理好的几个问题:2、政府官员问题3、制度建设和创新问题(在组织结构、领导体制、运作程序和非人格化管理)4、依法行政问题5、观念更新问题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中国社会建设目标1、“五有”社会: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2、“五有”社会与福利社会之比较“五有”社会大福利社会教育教育收入保障收入保障医疗健康保障养老社会服务住房住房就业营养`第二节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实践三、知识经济社会与公共行政1、从等级行政向网络行政的发展2、从精英行政向大众行政的发展3、从官僚式行政向企业式行政的发展四、公共行政的研究趋向1、分析西方的行政理论,使之本土化的趋向2、公共行政研究的技术化和专业化趋向3、公共行政研究的国际合作化趋向第二章行政组织第一节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含义1、静态的组织结构:组织的机构设置、权责划分、人员配置等2、动态的组织行为: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运作、组织的冲突行为以及组织的发展等3、生态的组织环境4、心态的组织意识:麦金西咨询公司的7s理论结构(structure)战略(strategy)系统(system)人员(staff)技巧(skills)作风(stytle)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alues)第二章行政组织二、行政组织的目标管理效果=目标方向╳工作效率(一)目标确立的基本原则:1、目标要明确2、目标要统一3、目标要以社会责任为基础4、目标的范围要适中5、目标的设计要有层次性6、组织性质不同,目标设计也不一样7、目标设计要吸收全体人员参加,使目标被全体成员理解,这样有助于目标的最终实现第二章行政组织(二)任务管理与目标管理的比较日本管理学家小仓光雄比较了现代目标管理和传统任务管理的差异。任务管理任务管理体力不思考不需创造性别人规定一切行动不负责任没有主动性目标管理体力加能力思考需创造性自己制定目标情报加行动负责任确立主动性第二章行政组织二、行政组织的目标从70年代开始,目标管理广泛运用在政府行政之中。如1975年美国联邦政府为促使组织分散化和下属参与决策,要求各级机构在制定预算中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法,它维护了人性的尊严,充分调动了组织中下属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增进了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加强了组织内部的协调与合作,使整个组织过程具有整体性和严密性。第二章行政组织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和类型一、行政组织的结构(一)行政组织的纵向结构: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是行政组织内部各层级之间的纵向等级模式。一般而言,纵向结构的层次有高、中、低和基层四个。(二)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行政组织的横向分工,是行政组织内同级行政机构之间和机构内部各同级部门之间平衡分工、相互合作与协调的关系模式。第二章行政组织行政组织中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两者成反比关系管理幅度:一个层次的行政机构或一位行政领导直接有效控制下级机构和人员的数目。管理层次:组织的纵向等级结构和层级数目。影响行政幅度的因素包括:(1)行政组织中领导者的素质(2)工作的集中和分散程度(3)工作的标准化程度(4)工作的性质和难易程度(5)领导者的领导方式管理幅度、管理层次与管理规模的关系相互制约关系:管理幅度×管理层次=组织规模管理幅度一定,管理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组织规模一定,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管理层次一定,管理幅度与组织规模成正比。第二章行政组织尖型结构:集权型结构行政权力掌握在最高决策层,地方政府及下级机构没有或很少有自主权。这种结构模式有利于产生强有力的行政控制,但不利于发挥下级机构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扁型结构:分权型结构下级机构有充分的自主权,民主意识较强。但容易导致软弱的行政控制。混合型结构:尖型结构和扁型结构的综合。既体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又给予下级机构充分的自主权。第二章行政组织矩阵组织体制是为解决某项特殊任务而组建的临时性工作组织体制。有两套组织结构,一套是纵向的职能系统,另一套是横向的项目管理系统。优点:加强了各职能部门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有利于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潜力。缺点:由于组织实行双重领导,容易造成纵横部门之间产生冲突。第二章行政组织介绍矩阵组织结构总经理副总生产部副总市场部副总财务部副总计划部项目A经理项目B经理项目C经理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和类型二、行政组织的体制1、首长制和委员会制首长制是指行政组织最高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行政首长个人行使并负责的行政体制。优点:权力集中,责任明确,决策迅速,易于保密。缺点:独揽大权,缺少监督机制,缺乏民主精神。委员会制是指行政组织决策和管理权力由若干人组成的委员共同行使,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集体决定、共同负责的组织体制。优点:集思广益,防止专断;缺点:权责不明,效率低下。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和类型2、集权制和分权制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的一切事务的决定权集中于上级,下级处于被动地位,凡事都依据上级的命令和指示办理的组织体制。优点:政令统一,便于命令的贯彻执行。缺点:集权运用不当,不能因地制宜。分权制是指行政组织中的下级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较大的自主权,上级对下级在权限范围内的事不加过多干涉的组织体制。优点:便于发挥下级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点:政令不统一,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和类型3、层级制和职能制层级制是指行政组织纵向分为若干个层级别,每个层级的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从上而下依次缩小的组织体制。职能制是指行政组织同一层级横向划分为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的业务性质是不同的,但管辖范围大致相同的组织体制。第二节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和类型三、行政组织的类型1、中枢机关: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统辖全局的指挥中心和决策监督中心。2、职能机关:在中枢机关的直接领导下,各级政府负责分管专业行政事务的执行机关。3、辅助机关:协助中枢机关和职能机关处理日常事务的综合性办事机关。4、咨询机关:具有权威的专家组成的机构为政府出谋划策的机构。5、监督反馈机构6、派出机构:是一级政府根据业务需要,在所辖区域内设立的代表机关。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一、组织冲突的含义现代组织理论认为,组织冲突是指一个组织内部成员之间、成员和组织之间、组织中不同部门和单位之间,由于认识上的不一致,或在利益上的矛盾,一方或彼此产生抵触、争执、攻击或阻碍他人实现其目标的行为。二、传统观点对组织冲突的看法传统观点认为组织冲突是组织管理的失败或组织崩溃的前兆。因此,应把组织冲突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三、相互作用论者对组织冲突的看法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罗宾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组织冲突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是互相作用的。组织适应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组织变革组织冲突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组织冲突与组织效率示意图低组织冲突程度组织效率高低CB高A四、组织冲突产生的原因罗宾斯在1978年的《组织冲突》一书中分析了组织冲突产生的原因。(一)组织中工作任务的相互依赖性1、组织中各部门或单位之间在工作任务中的前后衔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输入ABCD产出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2、组织中各部门或单位之间的联合式的相互依赖关系顾客存款部A相互联系单位顾客贷款部B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3、互惠式的相互依赖关系一个组织中的各个部门或单位的工作任务之间产生两个单位之间双方交往或多个单位之间多向交往,则形成了互惠的相互依赖关系。CADB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二)由于组织中纵横向的差异化产生的组织冲突(三)由于资源缺乏引起的组织冲突(四)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冲突五、对组织冲突的管理(一)避免组织冲突的方法1、掌握和协调好组织各部门之间互相的依赖关系(1)对于前后衔接式的相互依赖关系,就可以采用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定任务定时间的方式来缓和冲突。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2)对于互惠式的相互依赖关系,可采用更高层次协调或设立联络人员,协作小组以及规章制度的方式加以处理。(3)对于联合式的相互依赖关系,可采用建立层次管理、完善规章制度、设立联络人员、组成委员会的方式来管理。2、坚持统一的大目标3、通过提高组织效益扩大资源的办法4、要了解和掌握个人之间的性格、爱好等问题第三节组织冲突管理(二)解决组织冲突的方法1、协商解决2、仲裁解决3、权
本文标题:辽宁大学行政管理考研资料免费下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