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例文
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例文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来获取知识是最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你在找并准备写《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吗?以下网友收集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策略:新授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练习课教学策略:(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复习课教学策略:(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二)回顾整理,建构网(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四)自主简评,完善提高。课标对本学科本册的要求:三、教学总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学的重难点: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四、采用的相关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五、改进教学思路: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六、教学进度安排:一、位置4课时二、20以内退位减法13课时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四、100以内的认识10课时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16课时七、认识时间4课时八、找规律间表4课时九、统计5课时十、总复习5课时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2一、指导思想:通过学生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二、教学内容:1、数一数2、比一比3、1—10的认识和加减法4、认识物体和图形5、分类6、11—20的认识7、认识钟表8、20以内的进位加法9、数学乐园10、我们的校园三、教学内容分析: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习,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7、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四、教学目标: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6—10的加减法2、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1、10以内数的组成2、凑10法。这是学生学习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六、主要教学策略: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七、教学进度:周次时间内容18.26-8.30数一数比一比29.2-9.61—5的认识和加减法39.9-9.131—5的认识和加减法49.16-9.20认识物体和图形59.23-9.27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9.30-10.4分类710.7-10.1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810.14-10.18期中复习910.21-10.25期中复习以及期中测试1010.28-11.1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11.4-11.8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211.11-11.1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311.18-11.2211—20各数的认识1411.25-11.2911—20各数的认识1512.2-12.6认识钟表1612.9-12.1320以内的进位加法1712.16-12.2020以内的进位加法1812.23-12.2720以内的进位加法1912.30-1.320以内的进位加法201.6-1.10期末复习211.13-1.17期末复习221.20-1.24期末测试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3一、班级基本情况本班共有48名学生,其中有15来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5名同学聪明伶俐,学习比较努力,学习成绩优良,有1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学习成绩良好,有5名同学学习不够努力,缺乏自觉性,学习成绩差。二、指导思想为了搞好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好学校的工作计划,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教学工作有秩序地顺利地正常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接班人。三、基本工作要点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班主任工作计划,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成绩。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为祖国培养创新性人才。3.向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的好少年。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四、具体措施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4.利用素质养成督导检查为契机,促进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五、班级主要活动内容1.组织学生报到,了解学生假期活动,安定情绪,让学生开始科学地接受知识灌输,排位,进行教育。2.向学生进行尊师教育,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启发学生制作贺卡,向老师问好。3.提高学生的集体向心力,开展班级拔河比赛。4.庆祝国庆,选好“新队员”做好入队仪式的准备。5.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参加“科学幻想画比赛”。6.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观看《关爱明天》电影。7.组织古诗背诵,开展古诗大王比赛活动。8.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定期评选文明学生。9.组织学生参加校“七巧板”现场选拔赛。10.抓好学生的写字,组织学生进行写字比赛。11.积极配合校新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执行情况检查,并做好准备。12.进行爱国教育、出好黑板报(记念“一二。九)13.加强阅读指导,开展阅读比赛。14.组织学生进行优秀作业评比活动。15.组织庆“元旦”活动。16.中队评优,评先。17.抓好复习,参加期末考试。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4一、班级概况分析:本班学生76人。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学生在学前对数学中的加减、简单的图形等已经有了初步的接触和了解,但这种了解是不深刻的,还需进一步系统学习,学生能借助手指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能运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几乎没有,计算的速度还很慢,等等。总之,刚入学的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也不是已经写满文章的纸。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措施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
本文标题:小一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例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23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