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例集锦(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例集锦(通用4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精心设计教案是非常必要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有什么特点?以下是网友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语文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能从整体上把握本段的结构,理解本段课文的主要内容。3、能通过句中关键词语想象、感受、品读体味晋祠的水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4、品味优美生动、精准的语言,体会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作用。5、教给学生批注的方法。以读促写,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学法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7课《美丽的晋祠》的第2、3自然段,一起感受了晋祠山和树的美,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板书课题,齐读)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用怎样的方法学习的吗?(学生交流,老师板书)二、研读课文,感悟晋祠的水之美(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第四自然段是围绕什么来写的?(板书:水)(二)、快速浏览,找出总写水的特点的句子。(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板书)1、指导体会顿号的作用2、指导朗读(三)文中哪些语句分别表现了水的这些特点呢?默读勾画相关语句,并作出批注。交流:1、第一个特点——多A、抓住“这里”、“那里”、“桥下”、“亭中”、“路边”等词语体会到睡得数量多,并指导朗读。B、这里写了几种水?(潭、渠、河、井、溪)什么是“渠”?指导朗读体会水的种类多。C、抓住“……细流脉脉”、“如线如缕”、“……碧波闪闪”、“如锦如缎”体会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的妙处,指导朗读体会水的姿态美。2、第二个特点——静A、抓住“叮叮咚咚”体会“鸟鸣山更幽”,指导参考资料,少熬夜!朗读。B、“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和上文的哪一句话相呼应?3、第三个特点——清A、抓住“历历可见”体会水之清。B、指导朗读4、第四个特点——柔A、指名读,想象柔和美,从哪些词语体会到?B、出示动词想象画面。C、体会比喻句的妙处。D、比较区别文中两个“绝”的不同意义。(四)、学习总结部分1、引读李白的诗句并区别引号的不同作用。2、引读最后一句,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体会“漂”。3、指导朗读。三、感悟写法,大胆质疑1、作者的写法中有没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2、为了是文章更有条理,层次更清晰,可以怎样调整?四、课后拓展,学以致用用上今天学习到的方法来描绘我们美丽的校园。小学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义。2、能力解“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会用“培养”造句。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4、体会少先队员们在欢庆自己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热爱自己的祖国。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拟人句及难句。教学时间:2课时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义。2、了解诗歌形式,认识“节”。3、理解提出的不懂的词。句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1、2两节内容。教学过程1、导语激趣,揭题解题。2、配乐朗读,激情生趣。3、简介诗体,认识小节。4、欣赏歌曲,自读课文5、归纳:所以更加快乐,用“因为……所以”句参考资料,少熬夜!式说一说“我们为什么快乐”。6、.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7、认读生字“贺”、“培”,理解“祝贺”和”‘培养”的意思。9、练习:完成《作业本》1。2,3题。第2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少先队员幸福自豪的心情,逐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2.读懂3、4节,能用“培养”造句。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教学过程1.听写句子:“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2.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快乐、幸福。带着这种心情齐读3。4小节。思考我们之所以如此快乐的原因。(1)划出有关句子。(第3节1,2行)(2)进一步理解“培养”。(3)指导用“培养”造句。3.当小朋友懂得幸福的生活来自祖国的培养,产生什么想法?(1)划出有关句子。(2)理解“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就勇敢地向天空飞翔”。(联系上文,“我们像小一样”)(3)什么是“理想”,你们的理想是什么?4.这一节写了两个意思,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两个意思?6、齐读第4节。(1)小结:我们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这快乐的节日。(2)指导朗读,感情达到高潮。7、背诵全文。8、练习:课堂作业本4、5、6题。小学语文教案【第三篇】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课前准备:教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故参考资料,少熬夜!事、文章。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在前几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最好”1.默读课文,想一想: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②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最好”1.作者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2.老师在读这课文时,也不禁被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读、划、议)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的认识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并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事例?(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2.结合本单元前三课文,谈一谈你对科学又有了哪些认识?五、拓展阅读,迁移延伸1.阅读《嗅苹果》,读后交流自己的体会。嗅苹果学生们向苏格拉底请教:怎样才能坚持真理?笑容可掬的苏格拉底让大家坐下来,随后取出一个苹果。他用手指捏着,慢慢地从每个同学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同学们集中精力,注意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苹果举起来左右晃了晃,问:“哪位同学闻到了苹果的气味儿?”有一位同学举手回答:“我闻到了,是香味!”苏格拉底再次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一个学生的座位旁边走过,边走边叮嘱:“请同学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嗅一嗅空气中的气味。”稍停,苏格拉底第三次从讲台走到学生们中间,让每一个学生再嗅一嗅苹果的气味。参考资料,少熬夜!经过三次“嗅一嗅”之后,除一个学生外,其他学生都举起了手,都说闻到了苹果的香味。那位没举手的学生环顾周围看了看,觉得一定是自己错了,于是也随波逐流地赶紧举起了手。苏格拉底脸上的笑容不见了。他举起苹果缓缓地说:“非常遗憾,这是一枚假苹果,什么味儿也没有。”小学语文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乐趣”为主题,共五篇课文,有老舍的《养花》,有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有冰心的《山中杂记》,还有《爸爸带我去爬树》,和选自《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涉及劳动之趣、田园之趣、动物之趣、游戏之趣和自然之趣,蕴含着辛苦之乐、农家之乐、和谐之乐、学习之乐、群居之乐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乐趣,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之趣;热爱自然,体会自然之乐。教学目标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知识,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采用精读、品读或者是自读的方式探究阅读中的疑难问题,指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回归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意识。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在写作中学会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进行细节描写,写出从童年趣事中得到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能用简练的语言正确说明文章所写的事例;了解人物的言行心理及环境对揭示人物品质的作用。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课时分配《养花》2课时《古诗二首》2课时《山中杂记》1课时《爸爸带我去爬树》1课时《美猴王》1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综合活动3课时习作3课时养花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方法。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学难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将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教学构想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话说,有事可做。学生在精读,深思,感悟的过程中,体会到老舍先生对花草的关切,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积淀,对“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人生哲理的体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学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花卉类的图片和相关文字介绍;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学习过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图片,指名做简要的介绍。2,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话想说的?(这些花真是太美了!我很喜欢这些美丽的花!我也想自己种出这么美的花!)3,有同学自己养过花的吗?你能和大家说说自己养花的过程和养花的感受吗?4,老舍先生因爱花而爱养花,养花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就为我们介绍了他在养花过程中的真切感受。二,初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1,用最适合自己学习的一种读书方式自读课文。自读要求: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要读准生字的音。一边读一边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为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可以将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下来。2,学生按要求自渎,教师巡视。3,集体交流。(1)指名读自己读得最好的部分。教师相机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2)指名说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因此,我只种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喜欢。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三,学习课文的1-2自然段,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请同学们速读1-2自然段,老舍先生为什么养花?(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2,默读课文,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找出来,再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3,集体交流。4,齐读1-2自然段。四,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纠正发音。2,指导生字的书写:载循秉砸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把能体现作者爱花的语
本文标题:【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例集锦(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61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