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有关语文教案样例【推荐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有关语文教案样例【推荐4篇】作为一名教职员工,经常需要备课,这将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好呢?以下是网友征集的语文教案精选。欢迎阅读收藏。语文教案【第一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新词,初步学会用“只有......才......”“可是”写句子。2.能根据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课文。3.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呕心沥血。一丝不苟的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读懂文中的四个事例,感受竺可帧为科学事业一丝不苟、。呕心沥血的精神。能按提供的情节复述第一、二段。三、教学准备课文录音、投影片。(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二)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2.听录音,感知大意。(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2)交流讨论。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2)自学字词。(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4.检查自学效果。(1)认读生字词,说说易读错、写错的字。(篇一遍辨一辩)支撑旋钮哆哆嗦嗦与世长辞巡逻喧闹辨别从不间断车水马龙荣誉(2)说说词语意思。(“哆哆嗦嗦”、“与世长辞”、“从不间断”、“车水马龙”)(3)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其中一部分。与课文后参考资料,少熬夜!续学习有联系的可存疑。5、自由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评议6.作业:(1)《作业本》第2、3、4题。(2)朗读课文。语文教案【第二篇】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2.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第一问的内容。2.能联系实际说说这一问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有没有听过演讲?2.板书课题,揭示教学内容。3.学生根据资料介绍“陶校长”4.说说你想从这可了解到什么?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效果。正音:锻炼堡垒稳定激励鞭策专心致志韧性指导书写:锻炼堡垒激励等3.分段朗读。学生评议。4.从这篇文章当中,你看出演讲有什么特点?5.陶校长的演讲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说的?三、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默读思考:陶校长的第一问是什么?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2.集体交流:a.指名回答。b.出示关联词语“因为……才……否则……”朗读。c.说说为什么要先问这个问题?d.从这段你还明白了什么?e.朗读体会。3.总结: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参考资料,少熬夜!康第一的观念。4.理清层次:这段话是怎样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先说了什么?在说什么?最后说什么?)5.齐读本段。四、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2.将陶校长的第一问复述出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7课,陶校长演讲的题目是什么?2.他的第一问是什么?3.为什么要这样问?4.如何才能做到呢?二、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1.自学这段要求:看看这一段问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2.学生自学本段。3.小组交流讨论。4.集体讨论:a.问了什么?b.为什么要这样问?c.朗读指导,突出“有了……才……”d.怎样才能做到?e.朗读指导,突出“要想……就……就……”5.有感情朗读课文。6.小结学法。三、学习余下段落1.学生自学三四两问。2.小组交流讨论明白了什么?3.全班交流:a.你明白了什么?b.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引导学生理解三四两问。4.朗读指导。5.齐读课文。四、课堂练习复述课文。语文教案【第三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的: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二.词语积累:1.注音加点字:A.翰藻(han)记载(zai)概括(gai)B.脉络(mai)稗官(bai)粗糙(cao)C.意蕴(yun)纯粹(cui)妍媸(chi)D.高寀(cai)神佛(fo)敷衍(yan)2.解释成语:应运而生千锤百炼有血有肉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心惊胆战大快人心权倾一时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填表: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参考资料,少熬夜!四.阅读第二部分。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参考资料,少熬夜!说明。(讨论)七.教学后记:省略语文教案【第四篇】一导入瘟魔拆散了一个个快乐、和睦的家庭。桓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一个个死去,他的心情怎么样?他会想些什么?学生甲:桓景很难过。他想一定要为家里人报仇。学生乙:桓景特别伤心。他想一定要除掉瘟魔,不让瘟魔再害人了。学生丙:桓景看到家人死去,伤心得都哭了。他想不管有多困难,一定要学好武艺,杀死瘟魔。就是这种一定要斩妖除魔的信念支撑着桓景,他排除万难去拜师学艺。最后,他杀死瘟魔了吗?他是怎样铲除瘟魔的?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细读课文1.上节课我们画出了表现桓景不怕困难、特别勇敢的句子。请你快速看看自己画出的句子,一会儿和同学们交流。2.集体交流。对于句子的分析,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1)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蹚过了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对比朗读: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蹚过了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见到了费长房。①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②从这些不同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甲:我觉得桓景走了很远的路,才见到费长房。学生乙:路特别远,又不好走,桓景很辛苦。③桓景在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甲:可能会碰到野兽,有生命危险。学生乙:他的干粮吃完了,鞋磨破了,他挨饿受冻。学生丙:山路很危险,有几次夜里赶路他差点儿摔下山崖。④遇到这么多困难,他为什么仍不放弃?(为家里人报仇,要除掉瘟魔的决心支撑着他坚持下去。)⑤是啊!每当想起家人,桓景就有了力量。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桓景克服了很多困难,经过了很长时间,历经千辛万苦才见到费长房。)⑥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参考资料,少熬夜!⑦桓景见到费长房时,他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甲:他的衣服和鞋子都破了。学生乙:他的身上可能还有伤。学生丙:桓景一定又黑又瘦。⑧如果你就是费长房,你会说什么?(2)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①想象桓景每天都是怎样练习的.。学生甲:他每天特别早就起来练习武艺。学生乙:有时候他练武入了神,忘记了吃饭。所以课文中用了“勤学苦练”这个词。②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3)恒景武艺学成之后,师傅费长房让他下山,斩妖除魔。默读第6、7自然段,找找从哪些词句看出桓景特别勇敢。①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看课文中的插图)想象他们搏斗的情景。体会“见势不妙”的意思。②此时山上的乡亲们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会是什么心情?学生甲:他们心里很紧张,因为瘟魔很厉害。学生乙:他们担心桓景会受伤。学生丙:看着桓景和瘟魔搏斗,他们相信桓景一定能赢。(4)桓景对准他的后背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看到瘟魔死了,老百姓什么反应?(欢呼雀跃)(5)指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三复述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家人死于瘟疫不怕困难拜师学艺勤学苦练练成武艺斩妖除魔为民除害。2.复述故事情节。(1)把故事讲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2)指名在全班讲一讲。四总结很多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你可以通过看书、上网查找、询问家长等途径了解这些故事。把你喜欢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新课标》指出,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更要注意学生读中独特的个性体验。设计教案时,尤其要注意孩子的朗读能力的训练。侧重找出本文中关键的句、段进行理解、体会、朗读。参考资料,少熬夜!“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要尊重学生的个别体会,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在体会的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读。本文中,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的过程是重点。教师可让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个别谈了体会后,再将自己深刻的体会放到句子中品读。不足之处:在重难点的突破上,有点平均使力,教案设计得虽然不错,但实际操作却出现卡壳。1.读一读下面的字,先按字母表顺序给它们排排队,再按笔画从多到少排排队。注意书写要工整。妻拜瓶侵袭拜瓶妻侵袭袭瓶侵拜妻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因为……所以……只要……就……如果……就……不仅……还……(1)(如果)刘明的腿不受伤,他(就)能参加这场比赛了。(2)(因为)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所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3)她(不仅)学习成绩特别好,(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学。(4)(只要)坚持锻炼,你的身体(就)会康复。3.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民间故事,讲给
本文标题:有关语文教案样例【推荐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61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