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最新8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最新8篇)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教案,教案可以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网友整理的《认识人民币》大班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技能目标:通过列举生活中购物,乘车购票,存钱等使用人民币的例子,说明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的功能和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3.情感目标:通过一位小朋友存钱,教育学生保管好自己的零用钱。明白积少成多的道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前调查人民币的作用,课堂反馈2.老师出示“购物图和乘车购票图”①让学生观看②同坐互相说一说画面的意思。(使学生知道买东西要用钱,乘车买票要用钱,这些钱就是我国发行的法定货币----人民币。3.出示“存钱图”①问“小朋友在干什么?”“存钱是为了什么?””你有零花钱么?”“你有存钱的习惯吗?”(让学生在思考,回答问题中明白存钱的道理和合理使用零花钱的好习惯。)二:新课探讨1.观看5套人民币的发布会2.每个人讲课前准备的模拟人民币进行分类,然后在小组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①硬币②分币(3种)纸币角币(6种)元币(12种)3.课件展示分类的过程和纸币4.认识元币①你是怎样辨别人民币的,与你的组员说一说(图案,颜色,认字,认数字)②特殊文字的怎么认?(如:壹,贰,伍)5.以小组为单位认识角币:说说你是怎样认的?6.简单说一说分币三:完成做一做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做游戏①你说我拿,你拿我说②出示超市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拿出相应的面值。师总结:不管拿几种人民币来付,付出的人民币总数都是一样的。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3、在取币,付币,换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难点是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准备:多媒体1元以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超市图)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呀!今天老师也带来了许多的东西,小朋友想要吗?(想)想要可没那么容易,老师有个规则:你们必须用钱来买。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先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1)小朋友面前有1个小钱箱,请取出你认识的人民币,在小组内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2)谁愿意将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这是1元。(电脑显示)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看颜色。看数字。(点击电脑闪烁数字)师:还有1元吗?生:有。这也是1元。师:它们一样吗?生:不一样。这是纸币,这是硬币。参考资料,少熬夜!师:还有其他的想法吗?(在买东西的时候面值是一样的)生:这是5角。师:你怎么知道的?生:看颜色。看数字。(点击电脑闪烁数字)师:还有5角吗?生:有。(根据学生的回答,媒体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将数字突出闪烁,并适时介绍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比较两张数字相同的人民币:他们都有1字,他们大小一样吗?为什么?(从而引出单位:元、角、分)(3)小结:刚才我们学会了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可以看数字和它后面的单位,还可以看颜色、大小等等。(4)下面老师考考大家,(教师出示人民币,指名辨认)(5)小组内把刚才不认识的人民币再认一认。2、练一练小朋友,学得到底怎样呢!电脑老师来考考你,把书翻到61页,完成“想想做做”第1、2两题。(展示学生的答案,校对订正)3、取一取(1)我们来看看电脑屏幕(电脑出示)练习本5角(2)如果买1本这样的练习本,需要多少钱?你准备怎么付?生:付一张5角。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学生跃跃欲试)生:我拿了5张1角。师:为什么这样拿?生:1角+1角+1角+1角+1角=5角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媒体演示)你的方法真不错!还有吗?生:2张2角+1张1角师:说说你的理由?生:2角+2角+1角就是5角师:(电脑演示)你真棒!喔,你还有,来生:1张2角+3张1角也是5角(电脑演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击各种方法)(3)小朋友的方法可真多!要付5角,不仅可以直接付5角的纸币或硬币,还可以用2角,1角的零钱凑成5角。这儿还有一支1元的自动铅(出示自动铅1元)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付钱吗?你能想出几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摆一摆,比一比哪组的方法最多?(4)学生试着拿一拿,交流。多媒体出示。参考资料,少熬夜!哪组先来说?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说得对不对?生:我付2张5角的(电脑演示)师:你总共付了几角?生:10角。师:他的方法对吗?为什么?生:1元就是10角。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我付5角2张2角1张1角师:你是怎么想的?生:5角+2角+2角+1角就是10角,10角就是1元┉(5)小结:小朋友真聪明,不管哪种方法都是付几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角?(板书:1元=10角)4、想一想刚才我们认识了1元=10角,下面大家想一想,1角=()分呢?三、创建购物情境,巩固新知小朋友学得真快!接下来,我们就开展购物活动。先来挑选几位商店经理。哪位经理来介绍一下你的商店?生:这里是“阿凡提商店”,我们商店的东西可多啦!一支铅笔4角,一本本子5角,还有其他好多,大家快来买吧!师:那怎样才是文明小顾客呢?生:要排队。生:要付钱才能买到东西,不能随便拿走。学生进行活动,汇报买的过程。生:我买了一支笔,用了4角,我付了1元,找回6角。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关于人民币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五、课后作业1、到商店看一看,哪些东西的价钱大约是1元;2、帮家里购买物品。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1元=10角1角=10分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有不同的面值(元、角)。2、掌握对10元以内人民币的认识。参考资料,少熬夜!3、积极参与活动,了解货币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10以内“仿真人民币”,各种玩具,画有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盒子。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提问幼儿:平日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玩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幼儿说出是用钱买来的,教师出示“仿真人民币”问幼儿:认识他们吗?他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2、发给幼儿每人一套“仿真人民币”,让幼儿辨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按要求取出相应的币值,例如,教师说出四元,幼儿取出四张一元的人民币;师说六元,幼儿取出一张一元的,一张五元的人民币,或取出六张一元人民币。3、游戏活动。教师变成售货员,卖给幼儿玩具,教师说出玩具的价钱,幼儿按量取钱,谁取得既快又准,就把玩具卖给他。幼儿买到玩具后,可以和其他幼儿继续进行游戏,持有不同玩具的幼儿之间可以进行买卖,用“仿真人民币”进行交换。4、交流小结,让“仿真人民币”回家。每个盒子上都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请幼儿根据盒子上面值的不同,把人民币送到相应的盒子里。5、活动延伸。在活动区内放置十元以上的“仿真人民币”供幼儿继续探索认识。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四篇】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参考资料,少熬夜!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二、游戏凑钱。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三、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记录在大统计表中。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活动目标: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活动准备:记录表、人民币、文具若干。活动过程:一、取款1.教师:刚才我们一起统计了10元钱的换算方法,现在请小朋友按自己的记录单进行取钱,凑成10元钱。2.幼儿互相帮忙查看,看看取的钱是否凑成10元。二、购物1.交代购物要求。告诉幼儿每样文具的价格,买的物品总价格不能超过手里的总钱数,事先安排好收银员,购物后到收银处交款。2.幼儿自由选购商品,并交款付钱。提醒幼儿做文参考资料,少熬夜!明顾客,轻拿轻放。3.换角色继续游戏。三、记帐1.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记录单。2.将幼儿的记录单布置在展板上,与小朋友一起分享。附:记录单取钱5元+2元+2元+1元=10购物铅笔2个(2元)+本(3个)=5元剩余5元活动反思:一、课件下载修改使用的问题因为自己的技术水平有限,平时讲课使用的课件,我一般都是从网上下载后,根据自己的课堂需要认识加以修改,让这个课件能为我所用,适合我用。以前都是这样修改,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与纰漏。谁曾这次竟然非常麻烦,我也是先下载了一个课件后,因为白天在学校里学校班级的事情太多,没有大空修改,于是上周四下午下班后我没有回家,从下午5点多一直修改到晚上9点多,全部修改完后我保存好后,还想再欣赏一下自己一晚上的劳动成果,谁知再次打开课件后,所有我修改后页面上的图片,全部都变成了红红的大大的×号,我着急得不得了,后来经过自己研究询问同事,得知这个课件原来有安全警告,禁止一切外来图片的使用,而且我做完的都没办法恢复了。第二天晚上,我只好再次加班到夜里9点,重新自己再制作课件。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以后再下载课件后,一定要先好好研究一番,再确定如何使用、修改。二、老师们提到的一些建议如下:1.课本上创设情境的环节,是出示了三张小朋友购物的图片,让学生体会到钱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没有利用这个情境图,而是利用我班的孩子经常喊的一句加油口号“加油努力,一切为了人民币”,让学生在课堂开始大声齐喊这句口号,我的想法是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评课时老师提到这句口号平时学生喊着玩就罢了,不能拿到课堂上使用,因为毕竟这句话的价值观有偏颇,人不能只一切“向钱看”,我感觉有道理。2.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人民币,还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节约用钱的教育等等需,所以教学内容也不少,老师们建议可以把前面的节约用钱简单一提,把欣赏节约用钱的名言警句可以视时间,放到后面拓展补充。3.小组讨论交流认识钱币后,让学生汇报有哪些辨认标志的时候,老师么建议可以找学生在前面带着同学们一起找,下面的学生在自己的钱上也指一指,这样印参考资料,少熬夜!象更深刻。小百科: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第五篇】活动目标
本文标题:大班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9109670 .html